作业布置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1精品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4862156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布置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1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作业布置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1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业布置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1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布置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1精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布置研究与实践阶段报告1 影响学生作业主动性的四个因素 对作业的理解有不同的说法。学者说:作业是指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所做的各种课程;教师说: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各种训练;学生说:作业就是老师布置的习题。我的观点是: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指定作业与自主作业,也包括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还包括实践作业和拓展作业。对作业的研究,就是要开展作业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低效、无效作业而造成的课业负。分析作业的核心指标是作业的有效与无效,而决定学生作业的有效性的关键指标是学生完成这些作业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因此,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是“减负”的最重要策略之一。影响学生作业的

2、主动性的第一方面是作业的性质。什么样的作业,学生会感觉有负担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被动状态下、在内心不很情愿时,就会对任务产生“负担感”。学生完成作业也是这样的,学生不愿意做那些机械的抄写,不愿意纯粹概念的背诵记忆,也不愿意做重复的“同步练习”,更是憎恶以作业作为惩罚的手段。这些作业的完成是被动,所以也是无效作业,或者是低效作业。影响学生作业主动性的第二方面是学生对作业的可接受量。有同学表示:“老师你布置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许多作业做和不做是一样的,我们不是做作业,而是写作业。”然而,对于不同的学生,感觉“负担”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该“因材布置作业”,要在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

3、的思维和认知特点、不同的基础与潜力等后,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关于作业量的问题是争论比较多的。老师仅只考虑作业量是不够的。大家必须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不要布置随意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第三方面重要因素是教师作业设计的意图是否明晰,学生对作业意图能否准确体会。目前,许多老师将作业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手段。假如我们用任务学习的观点来分析的话,学生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应该是围绕着他的具体的、个性的学习活动展开的,而不是统一的。诚然,不少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并没有明确的理由和清晰的意图,而只是把搜集到的一批单元练、同步练、一课一练等练习册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上到哪,练习做到哪,这样既配合,又省力。有时对作业的具体内容,老师自己也不很清楚。这种随意的、盲目的作业是无效作业,这种疲劳战术浪费了学生很少宝贵时间,这正是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作业有效性的第四方面因素是合理的作业难度。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认知负荷,也会成为学生“负担”,出现无效作业。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学生做作业时没能体会出教师布置这些作业的意图,而出现只重视了最后作业是否完成的形式的结果,忽略了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解决和落实哪些要点和方法的实质掌握,并由此而导致作业的无效。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