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8621479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2. 按照西周宗法制度原则,想一下谁将会获得王位 表一妻妾称谓正妻A.老三(20岁 男)B.老四(14岁 男)妾一C.老大(25岁 男)妾二D.老二(30岁 男)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

2、密结合4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5. 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继承了秦国王位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灭六国统一天下 D.修建万里长城6.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7.

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唐朝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8. 根据下述图片判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最终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是易形成暴政,压制民主D.反映皇权与相权之争贯穿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9.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责是 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C.管理地方军事 D.管理地方财政10. 著名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由中央集体管制

4、,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管理。有的地区秦朝所设立的地区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新任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 C.郡县制 D.分封制11.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建设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到最后实施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其运作程序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12. 北宋,为三分相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中书省作为最高的行政机构 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C.杯酒释兵权 D.设十三刺史13. 某班同学围绕“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进行研究性学习,

5、分别拟定了四个选题作为研究方向。其中无法完成的题目是 A浅析明太祖朱元璋高度集权的目的 B.明代内阁制度的创立及发展趋势C明代宦官专政与内阁制度的内在联系 D论清代军机大臣与皇帝的权力制约14.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5. 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

6、,却有相责。” A唐代的三省 B.元代的行省 C.明代的内阁 D.清代的密折制度16.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17. 右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

7、货物的税率 18.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 右图中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 1901年,针对刚刚签订的辛丑条约,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21.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

8、,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A日军率先逃离战场 B.清朝军民奋起放抗C.清政府“避战保船” D.北洋军队丧失主力23. 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4. 下图为2008年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剧照,剧情是朱开山领导山河煤矿与日本森田物产的较量。日本侵略势力第一次染指我国东北的尝试是A、甲午中日战

9、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日俄战争D、九一八事变25. 右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 多伦B. 宛平 C.台儿庄 D.平型关26. 1937年12月,上海发行的报纸报导:南京上游29公里处,有英、美两国船只遭到某国飞机轰炸沉没。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事件? A英、美自己炸沉船只,嫁祸中国,企图扩大在中国利益B德国与美国对欧洲事务有歧见,故对美国军舰发动攻击C日本加速在中国的侵略,开始攻击英美在华的军队设备D中共在长江中游发展,受到英、美两国扫荡,愤而报复27. 20世纪30年代后期,我国政局发生的关键性变化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10、战争 B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C八路军和的组建 D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28.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南京大屠杀A B C D29.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日军投降30.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

11、败一成,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二非选择题(31题24分 32题16分 共40分)31. (24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绵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2、请回答:(1) (12分) 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 (8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3) (4分) 你怎样证明材料三中黄宗羲的观点?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此出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也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

13、未可逆料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上海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她的近代历史是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缩影。请回答:(1)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2)试联系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4分)(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6分)(4)上海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请列举近代史上上海遭受列强侵略的史实。(2分)KEY (2) 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明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后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当时宰相胡惟庸擅权专恣。(8分)(3)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发展到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4分)32. (1)政治: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