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上传人:葳** 文档编号:148619466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阅读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4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分析。,突破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

2、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高考设题方式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二是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手法,第二个方面放在“表达技巧”章节讲解。,【迁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答案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缠绵悱恻,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 【常见设问】 1.(20

3、17全国卷)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2014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方法指导】 鉴赏人物形象“4角度”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

4、象。,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三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典例示范】 典例 (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

6、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解析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步骤一)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步骤二),【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

7、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溪沙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箨:竹笋的壳皮。,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

8、满悲愤凄凉。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解析第二问应该从手法角度作答,其中要明确诗歌常用的手法或

9、技巧,本词中,上片重点写了庭院和景致,属于烘托人物;下片写少女“纤手弄清泉”,属于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答案(1)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女子形象。(2)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下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泉写其活泼天真。,突破二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三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三是写景作用题。 前两种类型有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体现

10、在前者答案要点有“画面特点”“画面内容(意象)”两部分,对情感分析一般不作要求;后者答案要点除以上两点外,还要分析其所蕴涵的感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必备知识】 古代诗歌意境特点,【迁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诗歌名句,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特点?,答案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 (一)画面描述题 【常见设问】 1.(2019天津卷)“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2018天津卷)“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2017天津卷)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方法指

11、导】 画面描述“3步骤”,说明: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有时可以省略。,解析第一步:概括特点。本题通过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来概括画面特点。如“平畴”指平旷的田野,“怀新”指孕育着新的生机。第二步:描绘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答案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步骤一、二),【即练即悟】 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12、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解析概括时,首先要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如“滋漫”在这里是“满溢”的意思。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远远望去,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阳照在江面上,江水满溢,夕照增辉。描绘的是一幅寥廓壮美的画面。作答时用简洁的语言将诗句所描述的画面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二)意境赏析题 【常见设问】 (2012湖南卷)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

13、,赏析全诗。 【方法指导】 意境赏析“4步骤”,说明:有时有些步骤需要结合在一起运用,因此,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典例示范】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解析第一步:筛选诗歌中的典型景物(意象)。前两句的主要意象有辽远的大漠、高飞的大雁。后两句的主要意象有日出、铁衣。第二步: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图景画面。把第一步中筛选出来的主要意象组合和画面描摹出来。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第三步:概括画面氛

14、围特征。辽远的大漠、高飞的大雁,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构成喜忧对比;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构成暖冷、声色等的比照。由此可概括出雄健、壮美的意境。第四步:据氛围特征分析情感。根据上面的意境分析,不难概括出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一、二、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

15、壮的情怀。(步骤四),【即练即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解析审题。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其实就是指所描写的景物营造了什么氛围。 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归纳出意境的特点。 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给我们的感受。 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例如幽深僻远、清幽明净、幽静平和,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冷(凄)清、萧瑟凄凉、凄苦悲凉,恬

16、静优美、恬淡闲适、瑰丽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迷离渺远等。再来结合这首诗,“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春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三)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常见设问】,(2016全国卷)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方法指导】 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氛围。 (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4)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