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戏教案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48607401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社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社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社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社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社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社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社戏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戏教案篇一: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童趣 童真 风俗画 社戏教学设计 滑县万古镇第三初中 张建党 内容分析 社戏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是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一篇。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社戏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作者就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写月下行船的景色,表现“我”在去看社戏途中的愉快心情;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 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储蓄地说明了怀念社戏的原因,对表

2、现课文的中心意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文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叙事详略得当,景物描写细致逼真,成功地刻画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渴望展示自己。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就必须适时适度地引导,利用多媒体、歌曲、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能够激发学生

3、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把课堂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地表现空间,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设计思想 新课程理念中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注重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的加强。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及从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以小说情节,作品中写景的价值和作用,作品反映的主题及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竞赛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对人物描写的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4、。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竞赛抢答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重点和难点分析 1、重点: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2、难点: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六、学习过程设计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查阅资料,了解社戏民俗。 第一学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意图。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5、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二)自 主互动课堂 篇二:社戏教学设计 银屏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组磨课专题 课题:社戏 授课人: 银屏镇中心学校 宋兴武 班 级: 斯辰学校七年级班 时 间: 2014年12月8日上午第 节社戏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赏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 理解本文人物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6、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三、本课创新设计的设想及理论依据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旨在简化头绪,长文短教,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摒弃繁琐的分析、提问和板书,优化课堂结构,还给学生阅读时间,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阅读,使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提高

7、课堂学习效益,受到美的熏陶,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童年MTV、轻缓的乐曲、越剧片段、江南水乡月夜画面、江浙一带月夜航船、看戏画面等) 五、课堂教学实践(第五次磨课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童年MTV 师: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板块解说:选用多媒体播放童年,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进入

8、特定的学习氛围中,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熟悉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过渡到不熟悉的小说,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引发遐想和求知欲望,调动内在学习诱因及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为走进文本作了知识上、情感上的准备。) (二) 师:(简介作者,推荐阅读鲁迅作品)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自然环境描写细腻,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人物),因为他(他们)_(评价其性格的品质),比如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话。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评价人物句子如下) 生答

9、示例1: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并且“找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 师:有理有据,说得不错,谁再来补充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双喜的。 生答示例2:我也喜欢双喜,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生答示例3: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生答示例4: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

10、,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 (三)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概括一下全文内容,力求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表达,小组合作解决,提示可从“时间”、“事情”、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 生答示例1:围绕课题,从时间角度来看,全文是这样安排的: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生答示例2:从事情角度来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师: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生答示例:详写的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略写的有: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 师: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答示例:因为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关系紧密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 师:很

11、好,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 (四) 师:平桥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图片展示) 生答示例:离海不远、极偏僻、临河、住户不满30家、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桥村的环境。 师:为什么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生答示例: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评人物,简笔式速写;赏环境,点缀式展现。这三步,头绪简化结构优化,整体美化,对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品味能力,口头

12、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进行了训练,相信对大家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有所帮助。 (五)读精段,层次式品析,揣摩描写手法的运用。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夏夜行船”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 (学生朗读并记诵美句) 师:谁来说一说“我”所见的句子生答示例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生答示例2: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生答示例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生答示例4: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生答示例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生6:那航船就像一条

13、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师:找得很多,谁来说说“我”所闻的句子 生答示例1: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生答示例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生答示例3: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生答示例4: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小艇看着唱采起来。 师:很好,谁来说说从嗅觉角度来写的句子 生答示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 师:不错,那么从感觉角度来写的,谁来说说 生答示例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生答示例2: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生答示例3: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乡的夜色里。 生4:回望?

14、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师:同学们看书都很仔细,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用“我觉得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体验感悟、讨论交流) 师: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如气味、声音、心情、动态等方面来品味,谁再来谈谈。 生答示例1:我觉得“清香”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生答示例2:我觉得“潺潺”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水声美。 生答示例3:我觉得“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笛声美。 生答示例4:我觉得“起伏”、“踊

15、跃”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切,刚才我们对文中的两个精段进行了由句到词,由粗到细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我们在读的时候还要思考,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 生答示例3:看戏归来小朋友一面议论戏子,或骂,或笑,一面摇得那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表现了对看戏仍然兴趣很浓,愉快兴奋。 师:说得很好,这几段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优美,使“我”这次看戏更具有独特的韵味,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师:好,想象一下一个清新秀美的月夜,一场精彩的戏正在开演,而你还在看戏的途中,带着这份情感,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朗读一下这部分景物描写的句子,好,请看画面,听音乐,开始! (师播放江南水乡月夜画面,众生配乐齐读) (板块解说:新课程标准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