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48604681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重复请自行下载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危险固体、液体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制度和标准,并建立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针对危险固体、液体方面,我校特制定如下规程:一、使用操作规程1、凡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刺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这些气体是: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氯化氢、二硫化碳、氯、碘、二氧化硫、氧化锰、二氧化氮等。2、进行有毒物质的试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实验后要洗手,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3、所有使用过含毒物的溶液,必须由该试验的工作人员作一定安全处置合乎排放标准后,再倒入下水道,然后仔细洗净仪器和工作

2、地点。4、工作人员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物质操作,尤其是氢化物的操作。5、一切有毒药品和溶液应倒入废液罐内,禁止直接倒入下水系统。应经过安全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水糟。6、禁止用实验室内的任何容器盛放饮料和其它食物。7、有毒液体、生产污水或其它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在取样时,不许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气管吸取。8. 遇到毒性强烈的物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二、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操作规程1、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2、 搬运酸、碱前应仔细作下列几项检查:(1)装运器具的强度;(2)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3)容

3、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4)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3、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溶液溅出;4、酸碱或其它苛性液体,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5、开放盛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6、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慢将酸注入。禁止将水注入酸内。7、拿取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磁匙采取。8、废酸、废碱必须倒在专门的缸子内。缸子应放在安全的地方。9、如腐蚀性物质触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0. 腐蚀性强烈的物质有:溴及溴水;硝酸;硫酸;王

4、水;氢氟酸;酸溶液;氢氰酸;五氧化二磷;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冰醋酸;磷;硝酸银;盐酸。三、使用易燃品安全操作规程盖住失火地点或用四氯化碳等灭火机灭火。除酒精外,化学物品失火,不许用水灭火。6、应经常检查防火设备:灭火机、黄沙、石棉及毛毡。7、当加热、蒸溜及其它有关用火的工作进行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不许随便离开,用完后即关掉热源。8、可燃的尤其是易挥发的可燃物,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不许用无盖的开口容器贮存。四、使用易爆品安全操作规程1、预防由于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的措施:(1)仔细检查供真空操作用的全部仪器有无裂纹。不许使用有裂纹的仪器。(2)使用前应检查容器真空度是否够高。检查时应将容器用布包好。2、禁止浓硫酸和结晶状高锰酸钾接触。3、禁止和有机物一起研磨硝盐。有机物不得和浓硝酸一起混合及加热。五、危险化学品一般操作规程1、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烧杯和锥形瓶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并必须缓缓将浓硫酸加入水中,配制王水时,应将硝酸缓缓注入盐酸,同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不准用相反次序操作。2、一切试剂瓶要有标签,有毒药品要在标签上注明。3、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时,必须于耐热容器内进行。4、严禁试剂入口。如需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