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48604582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规章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重复请自行下载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务管理制度篇一:机务管理制度1 机务管理制度 机务管理是对车辆的技术管理、设备的管理、材料的管理以及经济定额的制定和实施;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车辆运输生产安全,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科技进步,是汽车运输企业重要管理的一部分。 第一章 组织机构 1、机务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有效。 2、分公司机务部为机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配编机务管理人员。 3、机务管理人员应具有汽车工程或相近专业初级以上职称。具备相应的机务管理业务知识。 第二章 管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发布的机务管理工作政策、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 2、制

2、定本单位的机务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并负责实施。 3、参与车辆设备选型论证和技术评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经验,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4、编制并组织实施车辆维护和检测计划,负责车辆出入库检验,督导驾驶员正确使用维护车辆,预防和处理机械事故;正确处理车辆技术管理和运输生产的关系,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5、建立车辆、设备技术档案和基础记录台帐,统计报送机务管理统计资料。6、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普及、技术创新”活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7、机务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车辆管理 一、营运车辆管理 1、基本要求 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3、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车辆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车辆选购 2.1、选购车辆应根据车辆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及维修方便性,选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道路运输车辆发展规划和满足实际需求的运输车辆。 2.2、选购的车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及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的要求。 2.3、选购中高级客车时,选择交通部、我省及其他省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社会发布推荐的中高级客车车型。 2.4、客运车辆的选购根据政字200

4、717号文件规定的程序审批选购。 3、车辆技术档案管理 3.1、新车投入使用前,应结合车辆全面的技术检查、调整,建立车辆技术档案。 3.2、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营运客车等级核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车辆登记证书、营运手续相关复印件等。 3.3、车辆技术档案应妥善保管。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3.4、车辆办理过户变更手续时,应当将车辆技术档案完整移交。 4、车辆维护 4.1、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4.2、日常维护是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

5、容,由驾驶员负责执行车辆的维护作业。 4.3、一级维护是除日常维护作业以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作等安全部件,由汽车维修工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4.4、二级维护是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主,并检查轮胎,进行轮胎换位。 4.5、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应按期强制执行。维护作业项目应符合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原厂说明书的规定,不得漏项或减项作业,不得降低技术要求。 4.6、车辆维护按车辆行驶间隔里程进行。日常维护是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进行。一级维护是车辆每运行23千千米进行一次。二级维护是车辆每运行1.41.7万千米进行一次。 4.7、车辆

6、经封存后启用时,进行必要的维护,封存3个月以上启封使用时进行二级维护。4.8、车辆换季维护。为保证车辆冬夏季合理使用、正常运行,应做好车辆换季维护工作。冬季应采取预热、保温、防冻、防滑措施;夏季应采取降温、防爆、防气阻等措施。进入冬夏季之前,应结合二级维护进行一次季节性维护,换用冬、夏季润滑油(脂),检查调整电路等。 5、车辆报废更新 5.1、车辆更新应以提高运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原则,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按照国家车辆报废更新规定、标准,适时报废更新车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和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5.2、车辆经过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继续使用不经济、不安全的应予以报废。 5.3、公营

7、车辆报废由分公司写出报废申请,经公司机务处鉴定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按交警主管部门规定的报废程序办理报废。 5.4、租赁经营车辆报废由分公司进行清算,清算无欠款后经公司机务处鉴定审核后按交警主管部门规定的报废程序办理报废。 6、车辆定期例检 分公司应组织机务、安全、营调等职能部门人员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周期为58天,检查内容以日常维护内容为主,重点对有关安全的部位进行检查。 7、安全例行检查(车辆出入库检验) 车辆出入库检验按检车台管理办法执行。 附检车台管理办法、车辆出入库检验考核规定 8、轮胎使用管理 8.1、加强轮胎管理,总结推广减少轮胎消耗、降低成本以及确保行车安全的先进经验。 8.2、

8、公营车辆应健全轮胎入库、领用、核发、报废管理制度,在用轮胎(含周转胎)有专人管理,建有轮胎卡片,定车使用,及时记录换装日期、实际行驶里程等。 8.3、车辆二级维护时进行轮胎换位。采用专用工具拆装轮胎,按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同一轴上配装同一规格、尺寸、花纹、成色、帘布层数的轮胎。 8.4、前轮严禁使用翻新胎、带伤胎及胎冠花纹8mm以下的旧胎,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8.5、各类轮胎按标准气压充气,并经常保持,充入的空气不得含有水分和油液等杂质。 8.6、定期检查车辆的前轮定位、轮毂轴承松紧度。左右轮距、轮胎与翼板之间的距离和与地板之间的距离,以及胎面的磨损程度和胎体的技术状况、轮辋的情

9、况等,保持技术状况良好。 8.7、组织有关人员对早期损坏的轮胎进行分析研究,查出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 9、车辆运行使用 9.1、新车投入使用前根据车辆技术管理或制造厂家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清洁、润滑、紧固和调整,配备附加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全面的技术状况检查,确认符合运行条件后投入营运。 9.2、新车严格执行走合期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驾驶操作规程,做好走合维护工作,走合期满,按照车辆使用的有关规定或随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车辆。篇二:农场机务和作业管理规定 农机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规定 一、农牧业机器的预防维护制度 (一)农牧业机器的交接 1农牧业机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建立技术档案

10、。 2凡购进、修理、调动机器或使用管理人员变更时,应进行交接工作,包括检查机器的技术状况、清点工具备件、交接档案资料和填写交接记录。 (二)农牧业机器的试运转 新的、大修后或更换主要配件的机器,使用前必须按照机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试运转规程进行检查、调整和保养等试运转或磨合工作。 (三)农业机器的技术保养 1农业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进行强制性的各部位的清洁、润滑、加添、紧固、检查、调整、更换和维修等技术保养维护措施。 2技术保养内容和操作方法要按照机器使用说明书所列的技术保养操作规程进行,一般要进行班保养和定期保养。 (四)农牧业机械的维修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破碎等原因引起

11、技术状态恶化、不能正常运转等故障且不能依靠技术保养完全解决的要根据故障情况进行临时修理、小修或大修,不得带病作业。 (五)农牧业机器的保管 1非作业期间的农业机械应进行妥善停放保管,选择和建设必要良好的停放保管场地或库棚,保障机械停放保管的安全、不受损坏和方便操作。 2保管的技术措施包括:各种机器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前必须对机器进行认真检查、清洁和保养。 3必须遮盖以防水和防晒。4对易锈蚀或损坏的零件(尤其是较贵重的零件)如割刀、输种(肥)管、开沟器、锄铲、输送带、传动皮带和传动链等,应卸下,放在室内保管,并应按机器分别保管,防止混乱,互相挤压造成变形、损坏等,对于链条应在6080的机油里加

12、热润滑后保管。 5停放在场上的机具的铁轮或收割台等工作部分应架离地面,不与土壤接触。 6对于轮胎最好卸下放进室内保管或将机器架起,使轮胎不着地,并将轮胎内的空气放掉一部分,轮胎应遮盖起来,防止日晒、雨淋而老化。 7对于易产生变形的部件应垫平、挂起,机器上的弹簧必须放松。 8金属零件的工作表面应涂防锈油。某些金属零件表面及木制零件应涂漆。 9在长期存放拖拉机或柴油机之前,必须先将各部件擦净,放净冷却水,换新润滑油,从油箱放出燃油并进行清洗,向汽缸内注入若干机油充分润滑缸壁,然后关闭开关,用油纸包好进、排气管口及其他管口。 10用电启动的柴油机,应卸下蓄电池,将它存放在室内,并每月检查和充电一次。

13、 11已存放的柴油机,要定期清除尘土、检查机器外部情况,定期摇转曲轴,防止各运动部件锈蚀。 12机器零配件要专人、专库分类保管。 13在场内、库房和棚库中,必须设置灭火器和其他防火设备,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制度。 14对保管中的机器必须作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油料的贮存和保管 1根据要求选用农机用油料。 2油料在使用前要采取净化和过滤的方法进行清洁与去除杂质,一般盛装在大油罐中的柴油应沉淀96h以上,装在油桶内的柴油,在地头放置时其沉淀时间至少保证48h,在油罐进口出口处均应装有过滤器,向机车油箱加油时也要用过滤器。 3必须保持各种贮油设备和加油工具的清洁,各种油桶应当有盖,实行专桶专

14、用。 4 要建有贮油库,专人管理,必须建立和严格实现油料的领取制度。 5油库必须设置在距其他建筑物至少有40m防火间隔之处,油罐之间也要有至少5m的安全防火距离。 6拖拉机加油时应距油罐有15m左右。油库应配备防火用具,有严格的安全防火制度。 7油库内各种油料应当按性质和牌号,分别贮存。 8容易受热挥发的油料,应当贮存在室内或地下室内以减少损失和污损。 9 露天存放的油桶,要防止雨水渗入桶内和避免桶底受潮腐蚀。 10必须要定期清洗油桶集污物,换装油桶应按要求刷洗。 11进入油缸内清理操作时应有人保护,佩带保险带、信号绳,连续操作不能超过15分钟。 12避免在风雪雨天装卸油料。 13使用过的废油

15、要经过处理再利用。 三、机务作业管理 (一)编制机械作业服务计划 1根据农业生产任务与作业服务需求、技术措施和机械装备条件,确定机械化作业任务,编制年度和阶段作业计划,其内容包括:作业项目、作业面积、完成时间、需用机具、耗油量和作业质量要求等。 2各类生产作业期间,可张贴作业明白单,简单明了表示出作业内容、时 间、地点、要求等; 3制定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工艺方案及标准; 4制订农机具维修计划、零件备品计划和油料计划; (二)进行生产作业前的准备 根据机械作业服务计划,组织调配机具、农机零配件和油料等;组织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作业区作业条件的勘察、规划及整理。 (三)组织开展标准化作业 按照机械化作业计划、工艺方案及作业标准进行标准化作业;进行作业质量检查登记。 四、农机作业安全生产规定 (一)农机作业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机械设备安全驾驶、操作规定等,必须以人为本、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二)作业前及启动起步注意事项 1检查润滑油、燃油和水,变速杆置于空挡,观察轮胎气压,操作部件是否可靠,各管路有无松动,检查机具各部件是否完整可靠,转动部件是否灵活,紧固件是否紧固等,保证主机和农具技术状态良好。 2拖拉机正常起动后,观察周围情况有无障碍,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