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860092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民安全教育日”法律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本题所列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里)1.维护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 )的共同义务。A工作人员 B.港澳同胞和同胞C.安全机关工作人员 D.包括港澳同胞和同胞在的全中国人民2.安全法规定,机关、 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 )教育。A.职业道德教育 B.维护安全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3.网信、电信、公安、安全等主管部门发现某单位信息中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容的信息,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对该单位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理。以下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责令

2、该单位停止传输信息B.责令该单位删除相关信息C.没收该单位所有互联网服务器,停止互联网接入服务D.责令该单位关闭4.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安全工作任务时,经出示相应证件,有权( )中国公民或者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 A.公开 B.查验 C.销毁 D.扣押 5.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 )A.秘密 B. 个人隐私C.个人秘密 D.商业秘密6.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 A.隐瞒 B.协助 C.抵抗 D.误导 7.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

3、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 )。A.拘留 B.帮教 C.监管 D.监视居住8.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国安全的活动,入境后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 )A.处以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B.应当从重处罚C.可以以钱代罚 D.可以不予追究9.对非法持有属于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 )A.搜查 B.查封 C.没收 D.销毁10.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

4、人批准,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一定的约束措施。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法定约束措施?( )A.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B.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C.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D.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与其他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本题所列选项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里,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安全工作应当统筹( )A.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B.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C.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D.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2.关于维护安全的职责,下列选

5、项中正确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涉及安全的行政法规,规定有关行政措施,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B.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统一指挥维护安全的军事行动,制定涉及安全的军事法规,发布有关决定和命令。C.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当履行维护安全的责任。D.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搜集涉及安全的情报信息。3.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 )原则。A.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B.防为主、惩防结合C.先发制敌、保持主动 D.预防为主、打击为辅4.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 )A.政治立场 B.宗教信仰自由C.民族风俗习惯 D

6、.言论自由5.恐怖活动人员,是指( )A.实施恐怖活动的人 B.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C.恐怖组织成员配偶 D.恐怖组织成员子女6.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A.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B.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C.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D.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7.以下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A.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B.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C.为恐怖活动组织提供资

7、金D.为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场地8.安全机关对用于间谍行为的工具和其他财物,以及用于资助间谍行为的资金、场所、物资,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 )。 A.查封 B.扣押 C.没收 D.冻结9.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应( )。A.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分B.由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C.由社区或者村民委员会进行批评教育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安全机关对查验中发现的不符合维护安全要求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可以责令有关组织和个人进行( )。 A.整改 B.查封 C.扣押 D.销毁 三、

8、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中华人民国总理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 )2.中华人民国公民有维护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3.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时,可以随意进入限制进入的有关地区、场所、单位。( )4.安全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无偿征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 )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宣扬极端主义的物品、资料、信息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6.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

9、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7.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两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8.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9.公安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10.反恐怖主义法的规定:煽动、胁迫他人以宗教仪式取代结婚、离婚登记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是安全? 2.什么是恐怖主义?3.简述哪些行为属于恐怖活动?4.简述哪些行为属于间谍行为?5.在反恐工作中,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哪些职责?五、论述题(20分。以下两

10、道题任选一题作答)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表述准确。2.字数不少于500字,结合实际部分不少于答题容的三分之一。1、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作为工作人员如何履行维护安全义务?2、 请结合本单位职能,谈一谈如何防恐怖主义活动?答案1、D B C B A B B D A D2、ABCD/BCD/ABC/BC/AB/ABCD/ABCD/ABD/ABD/BC3、错、对、错、错、对、对、错、对、错、对4、(1)安全是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安全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

11、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2)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和行动。(3)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均属于恐怖活动的行为。(4)反间谍法指出,本法所称间谍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12、: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国安全的活动;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5)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职责有:(一)制定防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二)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配备、更新防和处置设备、设施;(三)指定相关机构或者落

13、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四)实行风险评估,实时监测安全威胁,完善部安全管理;(五)定期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防措施落实情况。5(1)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行使法律监督权,法律监督权也叫检察权。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其他机关的区别。它既不同于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审判机关,而只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法律监督机关。它的基本职能是保证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刑罚执行活动的合法性;通过对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察究,保证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实现对行政权的制约;代表对犯罪人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是:(1)对于叛国案、分裂案以及严重破坏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2)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3)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5)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Word 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