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短篇练习(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580359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文言文短篇练习(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文言文短篇练习(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文言文短篇练习(新-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日:“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若:好像。奇爱:十分喜欢。以:把。欲:想,希望。乃:于是。知:明白。1解释下面的字。 何氏之庐也 庐: 人问其故 故: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这则寓言故事的题目是_,选自战国时期的_。求剑的楚人求不到剑的原因是_2 楚国的那个渡江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_3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处理? _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

2、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注释:尝:曾经,诸:一些,这些。1写出画线的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1)顾反为女杀彘()(2)特与婴儿戏耳() (3)是教子

3、欺也() (4)妻适市来()2翻译。 (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1为文中画线的字注音。2解释画线的字。 A使弈秋诲二人弈()B思援弓缴而射之()C虽与之俱学() D为是其智弗若与()3翻译句子。 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4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

4、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内集:_俄而:_骤:_差:_2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撒盐空中差可拟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以虫蚁为兽为人谋而不忠乎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白雪纷纷何所似?_(2)未若柳絮因风起。_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_5你认为“兄予胡儿”与“兄女”的回答哪个更好?为什么?_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

5、母知其谊(xun)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谊矣。注释:诵:背书。方织:正在织布。辍然中止:突然停止。复进:继续背诵。谊:遗忘。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引:拿。裂:割断。1这篇短文主要讲_的重要。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其织”的“其”是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1补充成语:

6、螳螂捕蝉,_2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_3写出选段中的“其”分别指什么?其:_;_;_;_;_;_。4解释句中画线词。欲取蝉()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选自鹤林玉露)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张乖崖为崇阳令()乖崖命杖之()尔能杖我()2解释文中加粗的“自”。一吏自库中出()自仗剑下阶斩其首()3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诘之,乃库中钱也。 _4请你就文章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谈谈你的

7、认识。_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1)管庄子将刺之()(2)管与止之曰()2翻译下列句子。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_3用个成语概括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_。(至少写一个)三人越谷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选自苏洵谏论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 (2)顾见猛虎(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个勇敢的人认为胆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超过它的。B.那个勇敢的人感到羞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够越过去。C.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