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528794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力电梯安装01 现场勘查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勘查,2,培训目标:,了解Layout尺寸标识含义; 熟悉工地安全要求; 掌握井道安全绳固定方式; 提高国标对电梯空间要求的认识。,现场勘查,1 井道、机房勘查,井道和轿厢,4,现场勘查,5,现场勘查,6,现场勘查,现场勘查,一份经甲方盖章确认,完全正确的电梯安装布置图。(俗称土建图) 测量结果是否与施工布置图相符。,1. 底坑深度PH; 2. 运行高度H; 3. 顶层高度SH; 4. 井道宽度WW; 5. 井道深度WD; 6. 厅门门洞高度HR; 7. 门洞宽度LR; 8. 机房高度MH; 9. 机房宽度MW; 10. 机房深度MD; 11. 井道的垂直度; 12. 机房、井道吊钩位置,

2、无机房电梯应特别注意顶层三档支架及非标段导轨的支架位置,确保曳引机、限速器、曳引绳悬挂装置、锁梯板等电梯部件的安装位置。,7,现场勘查,无机房电梯井道高度测量方法: 依据顶层楼面完成装饰面向上A点位置(顶端2.5米标准段导轨与调节段导轨的连接点)。 例:S Mono Space A=1300mm;以该点为基准,用圈尺拉至地坑测量高度,再以该点向上测量顶层高度。,注意:A值依据电梯型号、电梯速度、轿厢型号、轿厢高度而定。,8,现场勘查,仔细测量各档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 检查井道壁是否有凸出异物,施工现场和道路是否确保安全,机房口通道是否畅通(便于电梯设备的搬运),机房及井道内是否有与电

3、梯无关的管道或设备,底坑是否存在未清除的建筑尘土及积水,厅门地坎、上坎及导轨支架安装位置应有足够强度的建筑结构,是否按图纸要求灌制混凝土梁。 勘查中发现与施工布置图不相符之处,应及时书面通知建筑承包商整改,以便尽快研究解决方案。,9,现场勘查,井道如垂直度超差,电梯无法垂直安装,则必须有业主提出申请,经政府职能部门同意及备案,并获得电梯安装施工开工报告,报公司相关部门备案,方可进场施工。,机房内水管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案例:1,案例:2,10,2 安全事项,现场勘查,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施工,安全规定可参照下述文件:,AM-01.03.001 适用於电梯施工现场的防坠落安

4、全系统。 AM-01.03.002 适用於电梯施工中的电器安全。,注意! 只有持有有效合格操作证的人员才可进行施工。,为防止在施工时不慎坠落致命或受伤,请务必正确使用安全带及安全带自锁器。,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吊装物体下方区域工作。 确保电梯井道里所有的部件都放置在合适且安全的地方。,按照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要求正确处理施工废弃材料。,11,3 工地要求,现场勘查,在开始安装前一周必须进行工地检查。,注意!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电梯井道和机房封顶之前,由建筑商将曳引机吊装到位。如果这样不可能,则在其它工作开始之前,先将马达和控制柜从井道内搬运至最顶层。,12,现场勘查,安装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5、,根据土建图的要求,应该为电梯暂时或永久地设置适当的照明。 根据井道布置图在井道顶部设置吊耳并标明安全承载重量。 每个楼层必须有完成面的标记。,对于群组电梯,在最低公共楼层设置土建结构轴线。 清理井道及底坑,底坑无积水。 根据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在电梯层门口安装防护板。 防护板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每个层门入口安装临时的防护板,其尺寸要求如右图所示。而且能移动或者开启。,13,现场勘查,钢制脚手架应正确安装,且有安全警告牌及检查数据标识。,第一个平台离底坑1m。,第二个平台离第一个平台2.2m,这个距离是为了能够方便安装导轨及对重。,中间平台高度根据图纸并且考虑导轨的固定及层门位置。 垂直支撑杆连接

6、位置应低于最高楼层完成面约1.1m。,顶层垂直支撑连接位置下的水平工作平台支撑应延伸到井道后壁,以安全地安装轿厢地板及轿厢壁。 水平爬杆间距不大于600mm。,在井道中心吊钩位置固定安全绳。,14,4 脚手架检查,现场勘查,脚手架应有持有有效架子工证的人员负责搭建和拆除,并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脚手架搭建前应综合考虑脚手架搭建高度及搭建环境,并采取确实有效的搭建形式和搭建手段,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承载能力。 垂直立杆搭设前须先清除底坑内杂物,立杆直接座落在坚固的地面,确保脚手架底座稳固。脚手架横管必须顶靠井道四周墙面,并不得出现摇摆晃动等状况。 脚手架钢管不应有变形、弯曲、龟裂等损坏。扣件应

7、完整无损、无脱扣、锈蚀现象。 脚手架每个工作平台的承载能力均应不小于250Kg/m2。 安全绳悬挂在脚手架攀爬侧位置,当脚手架井字对角长度大于2.5m时,则在其对角位置再悬挂一根安全绳。安全绳悬挂点承受力应小于1500Kg。,15,现场勘查,脚手架应设置防坠落隔断,该隔断必须有效防护从脚手架周围(包括厅门口)的坠落风险,相邻两层隔断间距不应大于10m。 脚手架搭建完成、验收合格后,应有有资责的搭建单位出具加盖所属公司公章的脚手架合格证明,并将“脚手架合格,可以使用”的标识悬挂或张贴在脚手架的显著位置。,注意:脚手架搭建要求以通力公司发布的脚手架搭建标准为准。,16,5 安全绳固定方式,现场勘查

8、,安全绳必须悬挂与机房或井道中心吊钩或承载能力不小于1500Kg悬挂位置,固定点应光滑,无锐角或毛刺等现象。,17,现场勘查,18,现场勘查,19,现场勘查,注意:井道安全绳严禁中途对接,如因井道高度较高,现场确无法满足安全绳整根垂放至井道底坑,则必须在上部安全绳绳尾高度向上一个楼层位置再另外设置一个安全绳悬挂吊点,20,6 国标对机房、井道空间要求,现场勘查,GB7588-5.2.1.1.全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井道应有无孔地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只允许有下述开口:,层门开口; 通往井道地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地开口; 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地排

9、气孔; 通风孔; 井道与机房或滑轮间之间必要地功能性开口; 根据5.6,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口。,21,现场勘查,GB7588-5.2.2.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5.2.2.1. 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5.2.2.1.1 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 m,宽度不得小于 m。 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小于0.50m,宽度不得小于0.50m。,5.2.2.1.2 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距离大于 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在相邻的轿厢都采取

10、8.12.3.所述(在有相邻轿厢的情况下,如果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m,可使用安全门。安全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8m,宽度不应小于0.35m)的轿厢安全门措施时,则不需执行本条款。,22,现场勘查,5.2.2.2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 。,5.2.2.2.1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 。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 。,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在所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5.2.2.2.2 只有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处于,对通往底坑的通道门(见5.7.3.2),在不是通向危险区域情况下,可不必设置电气安全装置。这是指电梯正常运行中,轿厢、对重(或平衡重)的最

11、低部分,包括导靴、护脚板等和底坑底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至少为2m 的情况。 电梯的随行电缆、补偿绳或链及其附件、限速器张紧轮和类似装置,认为不构成危险。,5.2.2.2.3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井道内开启,关闭位置时,电梯才能运行。,23,现场勘查,GB7588-5.5.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如果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 载荷设计,且:,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 对重(或平衡重

12、)上装设安全钳。,注:电梯井道最好不设置在人们能到达的空间上面。,24,现场勘查,GB7588-5.6.井道内的防护,5.6.1 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 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 m的高度。,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 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该遵循GB12265.1-1997中4.5.1的规定。 特殊情况,为了满足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25,现场勘查,5.6.2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该遵循GB12265.1

13、-1997中4.5.1的规定。,5.6.2.1 这种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 m高度。,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满足5.2.2.2.2情况除外。,5.6.2.2 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这种隔障应该,其宽度应至少等于该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26,现场勘查,GB7588-5.7.顶层空间和底坑,5.7.1.1.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轿顶最

14、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 1 (m)。 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0.1+0.035V2,1.0+0.035V2,0.3+0.035V2,27,现场勘查,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

15、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5.7.1.2. 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5.7.1.3.当电梯驱动主机的减速是按照12.8的规定被监控时,5.7.1.1 和5.7.1.2中用于计算行程的0.035V2的值可按下述情况减少。,电梯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4m/s时,可减少到1/2,且不应小于0.25m 电梯额定速度大小4m/s时,可减少到1/3,且不应小于0.28m,0.1+0.035V2,28,现场勘查,GB7588-5.7.3.底坑,5.7.3.

16、1 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5.7.3.2 除层门外,如果有通向底坑的门,该门应符合5.2.2(检修门)的要求。,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 如果没有其他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地进入底坑,应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29,现场勘查,5.7.3.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1.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Y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X0.15m之间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Y0.10m。,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30,现场勘查,底坑中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