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高二语文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528778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高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高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高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高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高二语文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风神初振”的初唐诗_高二语文教案第四课时诗歌鉴赏(三)春江花月夜简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教学设想: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星光灿烂的唐

2、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上节课我们已布置了初步感知这篇杰作。下面就请两位同学合作朗诵这首诗,相信会给大家更真实的情感体验。二、配乐诗朗诵听朗诵,教师简单评价,鼓励为主。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

3、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三、作者简介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着名。今仅存诗两首。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

4、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传诵。四、弄清大意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重在写月) 1、春江、海(阔大的意境) (升)生(一个世界的诞生,有生命) 何处春江(境界更为阔大) 花林(丛)素洁的画面(实中有虚) 空里流霜看不见(过渡性)江天一色无纤尘(纯净、空灵的背景上一轮明月,给月亮赋予了一种生命气息,孤独的一种情感) 前8句:纯明、单一 “孤”一人和一月的精神对话,人类初始的

5、月光,一尘不染-过渡至人 2、人生宇宙的拷问: “江畔何人初照人”、“人生代代只相似”、“不知江月送流水”(人一代一代无穷无尽的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她等待什么人,何时能等到?江水何时能把她等的人送到?月的孤独月的期待思妇的期待) 3、人的期待: 青枫点缀离愁;江边,扁舟子;远处: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时间流逝) “玉户帘中拂还来”(有月的晚上,平凡人的诗意生活,“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卷”长时间思念,无意识、无聊的举动 瞬间的停住,一刹那的若有所思,无以言说的寂寞和孤独(举例:我与地坛母亲去世后,月光下的地坛、车辙、母亲的脚印) “鸿雁(

6、善飞之鸟)-鱼龙(善潜游)”(人类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 “落月”(借月亮寄托思念,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变的无奈) “不知乘月满江树”(这种离情别绪,这种思念之苦,在月落之后,将如何排遣?我们似乎看到月光隐没的一刹那,望月之人无奈的轻闭自己的双眼,我们似乎能听到离愁人的内心一声无奈的叹息,轰然作响,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落月的余晖静静洒在江边的花林、枫树,月无声,林无声,天地间一片寂然无声。)4、小结:月升月落:轮回 短暂 变(永恒)。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

7、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五、整体把握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诗中情景理融为一体,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下面我们分别从情、景、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1、景春江月夜美景请大家首先把诗中描写月夜美景的语句一起朗读一下。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六人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一篇,加以修改完善,用于全班交流。2、理宇宙人生哲理看到如此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请朗读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江、月、人和谐一体的诗句,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结合诗句阐释。教师小

8、结。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触动了诗人怎么的情感?4、填空归纳分析其中哪些表达思妇相思,哪些表达游子思归?要求结合诗句阐释。(展示课件)(1)“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

9、情。(2)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寂寞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六、知识拓展为何古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就会生发这样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景和情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何又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是否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审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自己从历代诗文中去寻找。1、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

10、花三个意象的寓意。(1)全班学生分三组比赛列举有关所选意象的诗句。规定时间内列最多诗文的获胜。(2)全班分析意象在具体诗句中蕴涵的情感。(3)综合概括意象的一般寓意。触此景生此情。2、教师评价总结。a、明月:1、思念月可以跨越时空;2、时间流逝、人生短暂升落、圆缺3、愁绪阴晴圆缺、悲欢离合4、爱情花前月下b、江水:1、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2、人生短暂历史长河。(时间)c、落花:伤春核心意象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生命无常 五、作业:1、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2、选题:春江花月夜中另外两个意象“春”、“夜”的情感寄寓分析3、收集古典诗歌中描

11、写所选意象的诗句,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并综合分析此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般情感寄寓。4、背诵全诗。附:1、板书2、参考诗句(1)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 李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 苏轼)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江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

12、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落花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 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 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 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 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3、鉴赏文章: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

13、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重在写月)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

14、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