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绪论学案高二语文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528387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高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高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高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种起源》绪论学案高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种起源》绪论学案高二语文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物种起源绪论学案_高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过程与方法: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教学过程:一、解题:辨析绪论与序言。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

2、理解全书的内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2关于物种起源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3:解释下列词语 琐屑: 。审慎: 。趋向: 。札记: 。二、研习课文1通读全文和注释。(1)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2、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性语句。 解说:1、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 。 2、理清文章结构并用简洁

3、的语言概括段意。 3、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4、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 5、第三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5-9节,找出各段的关键句。 二、研读课文 1、 第5段的关键句是-? 2、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3、他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 4、作者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 5、这说明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6、(1)辨析选择题,在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

4、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2) 本段的最后两句话有什么任用?7、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是什么?物种起源绪论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二、研习课文第二题 1.解说: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1)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 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整理成

5、书的过程() 第一部分: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 (4)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 向提供过帮助的自然学者致谢() 第二部分(5-9)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批判神创论,同时阐明他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3、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确:“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总结: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整理成书的经过”,表现达尔文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 促使达尔文提前出版物种起源的两个原因是:一是尽管研究工作将近结束。但全部 成尚需更多时间,而自己渐感体力不支(主观方面);二是因为华莱斯通过独立研究了几乎和达尔文一样的结论,达尔文不

6、忍心20多年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客观方面)。总结: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提前发表的原因”。表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精神。5、第三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内容过简的原因) 作者还提到,“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得到的一般结 论”可以从这些语句中看到作者谦虚谨慎的态度。第二课时研习课文1、 第5段的关键句是-? 明确: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2、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明确: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 生物相互间的亲

7、缘关系:生物可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六个层次,同一层次、上一层与下一层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如:桃花与梅花同属蔷薇科,家猫与东北虎同属猫科,人与金丝猴同属灵长目。 生物胚胎间的关系:人、鸡、猪、蛙、龟、鱼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地理的分布:在大体相似的气候,如南美洲、非洲、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可是生物类型彼此差别很大,或者是说在有些地区,如非洲(或南美洲)内部各地气候条件很大,但那里的生物类型却彼此相似。 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古生物学的地质学按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在越早形成的地层

8、里,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就证明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从最简单的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3、他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 明确: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4、作者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 明确:“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5、这说明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轻率、精益求精的精神。 6、(1)辨析选择题,在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

9、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项;对于第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2) 本段的最后两句话有什么任用? 明确:这两句话举了两个事例,来否定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7、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明确:a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b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