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设计2高二语文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528381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士塔》教学设计2高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道士塔》教学设计2高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道士塔》教学设计2高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士塔》教学设计2高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士塔》教学设计2高二语文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道士塔教学设计2_高二语文教案道 士 塔余秋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师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具体了解中国现代史,初步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媒体设计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谈话导入我们谈起中国屈辱的现代史,总是对列强产生切齿的痛恨,因为他们曾践踏我们

2、的家园,曾欺凌我们的人民,曾侵占我们的经济,曾掠夺我们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应该痛定思痛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就是从文化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所遭受的灾难进行了剖析。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

3、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三、关于敦煌师生查阅资料,关在课堂进行交流。(材料附后)四、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下列任务:找出作者批判的对象。 王圆箓、中国的官员、外国侵略者 试概括各部分大意。圆箓其人。道士宅院。敦煌劫难。专家之恨。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评议的历史事实。选取你感兴趣的段落作深入研读,并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3、师生同共同明确敦煌文物的遗失情况:1900年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

4、国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掠走写本5箱。1908年法国伯希和掠走精品5000件。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奥尔登堡掠走一批经卷,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华尔纳粘揭盗壁画26块。五、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况、王圆箓和莫高窟的关系、莫高窟被劫经过,这是课文的史实部分。作者对这些内容的叙述没有一气说完,而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切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展开,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可见,作者的感情、观点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下节课要重点研讨的内容。 作业 布置 巩固作业 :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预习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二,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板 书 设 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简介 二、关于敦煌 三、课文感知 圆箓其人。 (课件) (课件) 道士宅院。敦煌劫难。专家之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