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528300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74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冶金行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 年 1 月 目录目录 前言 基础环境篇 前言 基础环境篇 第一章“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第二章“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任务目标篇任务目标篇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指导方针 第四章发展目标和远景展望 产业发展篇产业发展篇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 第七章繁荣发展服务业 第八章继续加强基础设施 第九章积极发展建筑业 城乡区域篇城乡区域篇 第十章构建布局合理的

2、城镇格局 第十一章构建城乡统筹的乡村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构建功能明晰的特色区域格局 社会发展篇社会发展篇 第十三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第十四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第十六章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七章建设文明平安山东 资源环境篇资源环境篇 第十八章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第十九章加快生态省建设 改革开放篇改革开放篇 第二十章深化体制改革 第二十一章扩大对外开放 支撑保障篇支撑保障篇 第二十二章增强自主创新的引领能力 第二十三章增强投资的支撑能力 第二十四章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 第二十五章增强人才智力的保障能力 第二十六章增强规划实施的落实能力 前言前言 二十一世

3、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对 于我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至关重要。编制和实施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大而 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具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 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我省实际制定,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增强活力、加快建设,主要阐述政府 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纲要是今后 5 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 蓝图,是全

4、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 要依据。 基础环境篇基础环境篇 “十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展望“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机遇 与风险挑战并存,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同在,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实现经济 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第一章“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 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省八次党 代会精神,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

5、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克服非 典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种困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 提高,“十五”主要计划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国民经济呈现逐年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于 2002 年和 2004 年连续登上 1 万亿元和 1.5 万亿元两个台阶,2005 年达到 18468.3 亿元,年均增长 13.2%,人均生产 总值达到 2447 美元。政府财力持续扩大,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072.7 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 22.5%。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质、高产、高效

6、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4.8%。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和涌现了一大批优势产业群、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 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6%。现代服务业主导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传统服务业日 益繁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2%。 外经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外经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2005 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89.7 亿美元, 出口总值达到 462.5 亿美元,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2 倍。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达到 29.3%,

7、居全省出口产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24.1%,年均提高 2 个 百分点。民营经济规模、素质、经营水平迈上新台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由 2000 年的 31.6%提 高到 48%。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国有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9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了投资 主体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农民累计减负 220 多亿元,累计对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16.3 亿元。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经营性用地使用 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普遍推开。各项社会事业改革迈出了新

8、步伐。 重点建设成就显著。重点建设成就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30%,五年累计 29816 亿元,是“九五”时期的 2.93 倍。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进展顺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3163 公里,铁 路营业里程 3257 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3.8 亿吨,电力装机总容量 3600 万千瓦,分别增长 58%、 17%、124%和 80%。 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呈现互联互动良 好态势。城镇化水平由 2000 年的 38%提高到 2005 年的 45%,山东半岛已成为全国最密集的城市

9、和产业聚 集区之一。农村公路改造完成 8.8 万公里,村村通电、通车、通电话基本实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52%。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能力不断提高,五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1.4 万项,授权专 利 4.36 万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更加巩固,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 117.1 万人, 比 2000 年增长 2.9 倍。“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医疗卫生得到加强,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 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升。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5.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10、配收入达到 10744.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930.6 元,年均分别增长 10.6%和 8.1%。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 21.9 平方米和 29.6 平方米。累 计新增城镇就业 453.4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552.7 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2863 万农民参加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保护得到大力加强,循环经济有效推进。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下 降 4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35%;森林覆盖率达到 24%,城乡居民生 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五年

11、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带 领全省人民抓住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省委、省政府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一 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 一是解放思想,推动加快发展。一是解放思想,推动加快发展。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环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 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经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二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发展趋势,确立了“一二三四五六” 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实施加快半岛

12、城市群发展,打造制造业强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繁荣发展 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是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突破。三是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突破。培育外经外贸、高新技术和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培植支柱产业、 大型企业、知名品牌“三个一批”,突出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实施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 破菏泽,促强扶弱带中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了全省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是执政为民,维护群众利益。四是执政为民,维护群众利益。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十大民心工 程”,着力为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以路

13、水电医学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五是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五是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平安山东”、“诚信山东”和“文明山东”建设,深入开展保 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 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在全省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 展的浓厚氛围。 六是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成效。六是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成效。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实施政府工作提速,建立健 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

14、系”,环环相扣抓实施,不间断地抓重点促全面,不断完善激 励干事创业的机制和制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全省上下思路清、工作细,真抓实干,埋 头苦干,确保各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比 较突出,产业层次和素质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应对经济国 际化的能力不够强;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日益明显,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仍比较 脆弱,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某些方面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第二章“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外

15、环境和我省基础条件,“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 加快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还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和竞争的考验。 (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未来五年,我省处在经济实力、整体素质、发展地位跃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战 略机遇。 跨越重要台阶的经济发展阶段。跨越重要台阶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将进入工业化、 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跨越 3000 美元,经 济发展迎来乘势而上、实现跨越的重要时期。 消费结

16、构加速升级阶段。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阶段。我省城镇人均收入已突破 1000 美元、城乡恩格尔系数降低到 0.5 以下,消 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城市居民消费从舒适型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消费从侧重量的增加向侧重质的改 善转变,已进入住房、汽车等 10 万元级消费阶段,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投资建设集中回报阶段投资建设集中回报阶段。“十五”期间,特别是后三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一大批基 础设施和工业在建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投产并产生效益。预计今后我省仍能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继 续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比较优势更加充分发挥阶段。比较优势更加充分发挥阶段。市场容量大,相对较低成本、多层次、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备的基础设 施和较强的能源保障能力,使我省的综合优势更为突出,制造业强省建设面临新的机遇。 对外开放水平加速提高阶段对外开放水平加速提高阶段。我省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和中日韩东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将 更大规模地承接国际产业、研发集群式转移,经济外向度将进一步提高,并促进开放层次和水平的快速提 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