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8526843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精品文档,仅供参考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血压防治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血压防治知识 高血压的知识 1、加强宣传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每个人都有权懂得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告诉其他人。 2、预防高血压应从

2、儿童抓起。青少年应作传播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使者。 3、动员您身边的每一个人,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提高保健意识。宣传防治高血压知识,是每个家庭、学校、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替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 5、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 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 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非同日三次收缩压水平均大于140 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

3、,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 * 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 *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元凶。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0-40 万人,现存活心肌梗死患者累积200 万人。 * 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而支付巨额医疗费。 * 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美国资料显示,高血压是9

4、1%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 * 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二者并存时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 *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二者并存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 高血压的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1、减肥:要保持正常体重。判断体重正常的标准为体重指数(BMI),当BMI(Kg/m2)18.5时,为体重过低,应加强营养和热量的摄入;BMI 18.5-23.9为正常体重;BMI 24.3-27.9为超重,BMI 28为肥胖。当超重肥胖时,需控制热量的摄入,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使体重指数控制在

5、20-24。 2、膳食限制盐:研究证实,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明显呈正相关。正常人24小时的排盐量为3-5克,那么在食物中每日补充5克盐酒可以满足人体正常需要。所以WHO推荐每人每日吃盐以5克为宜,不要超过6克。而我国吃盐普遍超过这标准,特别是此方每日在12克以上,有的高达20-30克,故此方的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高。同时食盐摄入越多,尿中排出的钙也越多,为了你的健康应逐步改变传统的吃盐习惯。 3、合理膳食 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收支平衡)。超重胖人,要多活动一点,少吃一点,使BMI逐步达到正常水平。其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蛋白质占15%,碳水化和物占50-60%。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

6、指导下进食。 一般成年人每日肉类为50-100克,新鲜蔬菜400-500克,水果100克,鱼虾50克,奶类250克,蛋类每周3-5个,每日食钠25克,少吃糖和甜食。患者总的能量摄入依体重指数、活动强度、病情而定,其每日的主粮一般为300-400克。 蛋白质可多选用豆制、奶制品、鱼虾等。若合并肾功能不全应限制植物蛋白摄入,可选用鱼、鸡、牛肉、牛奶、猪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 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摄入:多食植物油,限制动物脂肪,以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1:1:1为佳。 限制葡萄糖和蔗糖(白、红、果糖等)的摄入。主粮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如吸收较慢的多糖(玉米、荞麦、燕麦、红

7、薯等)。 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南瓜、糙米、玉米面、魔芋、燕麦麸等。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对糖尿病患者要限制使用广柑、苹果、香蕉等含糖高的水平。 多吃保护血管和有利于降压、降脂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山楂、番茄、大蒜、洋葱、绿豆等。 禁食咸食、腌制品、皮蛋、辛辣刺激食品。 4、适当的体力活动 运动与药物结合,对高血压患者起到降压、稳定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等作用。对轻中度高血压和病情较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要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可选用自己喜爱并能接受的步行、慢跑、踏车、平板运动、太极拳、气功、放松舞或体操等,每次20分钟-

8、30分钟每周至少5次。运动方式、强度、时间以自己的体能、年龄、病情而定。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微汗为主,不要大汗淋漓,心慌气急,能使自己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之间,心率以年龄+心率=170为宜。 对未能控制的重度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律失常、肾病、视网膜 病等重病患者,需暂缓运动,待病情缓解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适量运动。 5、保持心态平衡:广交朋友,顺其自然,知足为乐,思想开朗,心情愉快,没有紧张,就没高血压,有良好的心态,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疾病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均有好处。 6、戒烟限酒:吸烟百害无益,有人说喝点酒可舒张血管,可以活血,其实WHO并不主张通

9、过喝酒来舒张血管,而提出适量喝点红葡萄酒对人体有益,不管什么酒,每日饮酒精含量不能超过25克。若50%高度白酒,每天不超过一两。 高血压患者注意事项 *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 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血压控制。 * 剧烈运动、危险作业、工作过度繁忙、紧张劳累、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适度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血压调节。 * 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 *

10、治疗不规则,用药不按时或忘记服药是造成血压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 * 血压骤然升高常导致急性心脏病和中风发作,故保持血压稳定十分重要。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 高血压病人要定期到诊所或医院测量血压,早晨服药前的血压可反映24 小时平稳血压水平。 * 病人在家中自测血压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对医生诊治很有帮助。 * 高血压患者和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均应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并协同增加降压药物的疗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11、 * 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 * 高血压的基本化验检查是需要的;要做出全面评估及危险分层。高血压的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首先要分清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 * 高血压治疗决策,不仅看血压水平,而且要根据危险因素、心脑血管损害、临床并存疾病等综合评估,根据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 根据危险度分层属高危的病人和血压中重度升高者,应尽早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性治疗。 * 根据危险度分层属低危的病人和血压轻度升高者,开始可考虑先进行生活方式改善性治疗,观察数月以后在必要时加药物治疗。 * 非药物疗法主要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而某

12、些降压器具及游医偏方,因没有科学研究证据,故疗效不可靠。 * 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小于140/9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150 毫米汞柱 ;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小于130/80 毫米汞柱 。 * 降压治疗的其他目标:保护心脑血管;改善生活质量;最高目标为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延长寿命。 * 降压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使血脂、血糖、体重、血凝状态等指标也达到理想水平。 * 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 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

13、预防、早期治疗。 *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合理选择降压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维持降压时间长、服用方便、价格合理是理想的降压药。 * 高血压患者应按医嘱有规律地用药,长期有效平稳降压,有利于血管的保护。 *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建议城市患者每月一次,农村患者每3 月至少一次;全面评估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或者以上有关常用药物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14、,才能达到降压目标。以上常用降压药或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治疗或维持治疗的药物。 * 医患长期配合、坚持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未推荐的或尚无肯定疗效的降压药物和器具,不要轻信不正当的广告宣传。 高血压防治知识 1.什么是高血压? 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安静状态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为高血压。但仅一次高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须不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超过正常标准,才可确诊。 2.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主要造成心脏、脑血管、肾脏和眼底损害。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3.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悄然起病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较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项硬,易疲劳,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4.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超重或肥胖、吃盐过多、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上一种或几种情况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病。 5.高血压患者需做哪些检查? 应做血脂、血糖、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检查,以全面评估和指导治疗。尤其要了解高血压是否使心脏、脑血管、肾脏受到损害。 6.高血压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7.高血压病服药五忌 (1)忌擅自乱用药物,偏信广告,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