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2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94146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2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2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32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含解析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规范训练 32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 用 时间: 40 分钟分值: 9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9吉林模拟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 煤) 遍地”, 资源非常丰富, 但在 5 年前, 该地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B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解析: 该地区能源丰富,资源开发初期适合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 2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

2、益 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解析: 该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废弃物 的排放。 (2019潍坊模拟 )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西部大开发十几 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34 题。 3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C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

3、化 解析: 贵州是在丰富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基地,以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为主, 重化工业属于高耗能、高排放工业,环境污染严重。 4围绕能源开发,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D ) 煤铁钢煤焦化煤气液 煤电铝 A B C D 解析:贵州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可以以煤炭为基础构建煤焦化等产业链, 利用煤炭能源和铝土矿,发展煤电铝产业链。贵州缺少铁矿, 不适合构建煤铁钢产 业链;缺少天然气资源,不适合构建煤气液产业链。 (2019南昌一模 ) 下图是某区域能源利用结构图,图中单位GDP 能耗是指单位GDP 所消 耗的能量 (一般以“标准煤”作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序号代

4、表新能源开发的是( D ) A B C D 解析: 图中序号能够降低单位GDP能耗,应是代表生产技术或产业结构,则A、B 错误。 可减少废弃物排放,应代表清洁生产或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则 C错误。 可缓解 能源供需矛盾,应代表新能源的开发,使能源供应充足,故D正确。 6下列举措,可能降低单位GDP 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是( B ) A扩大能源开发规模B延长制造业产业链 C降低煤炭消费比重D限制能源跨区调配 解析: 延长制造业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单位能源的产值,也降低了单位GDP 能耗,故B正确。扩大能源开发规模,能源总量增加,不能降低单位GDP能耗,则A错误; 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5、,煤炭造成的污染减少,不能表示单位GDP能耗降低,则C错误;限制能 源跨区调配不能降低能耗,则D错误。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7田纳西河有利于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C ) A有众多优良的建坝坝址B地势平坦 C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D地区经济基础 解析:河流的梯级开发依赖于河流较大的落差和丰富的水量,以形成多段水能集中的特 征。 8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 A ) 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可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 B C D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对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

6、染有一定的有利影响,但不可 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19河南一轮诊断调研) 下表为世界某大河流域的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三题。 9. 该河流是 ( B ) A黄河B勒拿河 C刚果河D亚马孙河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 根据该河流流域面积和长度等水系特征和流域内人口密度和耕地 比例等社会经济特点进行判断。 10该流域 ( D ) A经济发达,交通便利B气候干旱,灌溉农业发达 C气候湿热,地广人稀D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该流域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11推测该流域适合发展的方向是( C )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B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C适度

7、发展生态旅游 D接纳移民,增加城市数量 解析: 该河流纬度较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二、综合题 (46 分) 12(2019贵州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6 分)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 多千米, 形成了“三 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 亚热带、温带水 果) 换东盟的热果( 热带水果 ) 贸易。 (1) 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6 分) 答案: 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

8、低使河流自北向南 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 (2) 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 分) 答案: 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 (3) 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6 分) 答案: 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 用水库的调蓄能力, 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 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 (4) 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8 分) 答案: 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 亚热带、

9、温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经 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等。 解析: 第(1) 题,仔细读题,关键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可知“三江” 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岭,地势起伏大, 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流域 面积较小。 第(2) 题,澜沧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大, 河流水量大, 不适合大坝截流;冬季降水少, 河流流量较小,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 易于施工,所以冬季适宜大坝截流。第(3) 题,注意题干要求是对航运的

10、“有利影响”,结 合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影响分析。梯级开发的库区蓄水量大,水流变缓、水位上升、可以淹 没险滩,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可以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枯 水期增加下泄水量,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从而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 淤积,有利于航行。第(4) 题,“冷热果”贸易就是我国的冷果( 亚热带、温带水果) 换东盟 的热果 ( 热带水果 ) 贸易; 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可知,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 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所处纬度低,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随着我国与 东盟国家经济发展, 居民购买力提高,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

11、术的发展,使得“冷 热果”贸易不断升温。 13(2019惠州调研)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地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北段,海拔512718 米,森林覆盖率达80% ,夏 季气温比重庆主城区低510 。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该地进行大规模碎石开采,高峰期 碎石企业有50 余家,运输、车辆维修、餐饮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2011 年后铜锣山矿区逐 渐被关停,遗留下39 个巨型矿坑。 2014 年石船镇启动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项目,计划用时10 年打造“铜锣山矿山遗 址公园”,拟构建一个集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矿坑酒店、智能养老 为一体的观光度假区

12、。下图示意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所在位置及范围。 (1) 分析铜锣山碎石矿兴起与衰落的原因。(8 分) 答案:兴起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 碎石需求量大; 促进相关产业集聚,社会经济效益高。 衰落原因: 碎石开采产生噪声、粉尘、 水体等污染; 地表破坏严重, 区域生态恶化; ( 崩 塌、滑坡等 ) 地质灾害增加。 (2) 说明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6 分) 答案:矿区遗址景观独特;废弃矿区土地开发成本低;临近城市主城区,客源丰富; 陆、 空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高,气候舒适,环境优美。( 任意三点 ) (3) 简析铜锣山废弃矿区再开发的意义。(6 分) 答案: 充分利用废弃土地,缓解用地压力;带动基础建设投资,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发 展多元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矿区土地复绿,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任意三点 ) 解析: 第(1) 题,兴起原因可从市场、产业集聚等方面进行分析,衰落原因可从环境污 染、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 题,本题主要从资源、交通、客源地、环 境等方面分析。第(3) 题,废弃矿区再开发,充分利用废弃土地,缓解用地压力;带动基础 建设投资,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矿区土地复绿,利于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