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9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_以黄土高原为例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94049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9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_以黄土高原为例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9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_以黄土高原为例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9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_以黄土高原为例含解析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 ( 二十九) ( 建议用时: 45 分钟 ) 一、选择题 (2019怀化模拟)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 图甲 ) 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图 乙) ,回答 12 题。 1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进 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B CD 1B 2.C 第 1 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从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 地

2、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第2 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 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薪柴林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2019湘潭模拟)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 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窑洞春晓”,据此完成34 题。 3形成这种建筑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4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石漠

3、化D土壤盐碱化 3C 4.A 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建筑景观为窑洞,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黄 土土壤直立性强,降水季节短,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较少,适合开挖窑洞;从图中看地势 较为平坦。第4 题,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以说需重 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 题。 5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6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 ) A全部种树B种草、种树 C种树、种草D种树、种草 5B 6.C 第 5 题,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

4、地降水不 足 100 mm),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第6 题,地降水超过400 mm ,可以考虑种植 需水量较大的树木,两地降水偏少,种草比较适宜;仅考虑降水条件,地降水最少, 位于沙漠内部,种草也难有成效。 (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 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 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下图为我国北方局地某工程建设信 息图。读图,回答78 题。 7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原因包括( )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太阳活动频繁水库截留水源矿区大量引水冬季 结冰矿区采煤渗漏 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AB CD 8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

5、主要方向是( ) 节能减排,防治酸雨、雾霾开发水电,减少煤量节约用水,适度开发迁 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AB CD 7B 8.A 第 7 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在流入红碱淖湖泊的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水 库能够截留水源,使湖泊水位下降。该地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交界处,由于矿区开采需要大量 引水,以及矿区采煤渗漏,使得红碱淖湖泊水位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对湖泊水位下降影响不 大,湖泊水位下降与太阳活动、冬季结冰无关,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使得水资源利用更加 合理,不会出现湖泊水位大大下降的情况。故B 项正确。第8 题,该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红碱淖湖泊水位下降,因此协调经

6、济与生态的关 系,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适度开发,故A项正确。 (2019唐山模拟)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 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结合下图,完成911 题。 9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0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 A排灌结合B大水漫灌 C管道渗灌D精准滴灌 11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板结加重D地下水位下降 9A 10.B 11.C 第 9 题,由图可知,水分蒸发会使盐分向地表集聚,蒸发

7、量越大, 地表盐分含量越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集 聚,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第10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土壤中水盐运动 有关。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 节由于蒸发强烈,盐分容易向地表集聚,形成土壤盐渍化。第11 题,土壤盐渍化使土壤通气 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变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产量降低,但不会导致物种的减少; 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与土壤盐渍化无关;由于土壤 板结,土壤透水性变差,所以地下水位不一定会下降。 二、非选择题 12(2019武汉模拟)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 1:以工程措施 ( 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 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 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 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 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 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项,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方案,并阐明选 择该方案的理由。 解析 第(1) 题,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降水的分布特点

9、。黄土高原的 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受夏季风影响大的地区降水多,所以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第(2) 题, 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的侵蚀强度变化曲线,分四段( 降水量在 300 mm 以下、 300450 mm 、450600 mm 、大于600 mm)来描述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 系。第 (3) 题,根据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看出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 ,乙地降水量在300 450 mm之间;再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来看,降水量超过450 mm 的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故甲地采用方案2 合理;降水量在300450 mm 之间的地区

10、,植被生长条件差,侵蚀强度大,故乙地采用方案1 合理。 答案 (1)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 来越小。 (2) 降水量小于300 mm 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 mm 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 mm时,森 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 和森林覆盖率增大) 而迅速减 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 (3) 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 ,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 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

11、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或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 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 万 km 2,海拔 300600 m,是中国第二大沙 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 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 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沙漠扩大的人为原因。 (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 简述

1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并简述其防治措施。 解析 第(1) 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为温带沙漠,自然成因 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角度作答。第(2) 题,该地区沙漠的扩大与不合理的人类 活动有关,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第(3) 题,冬季牧场的形成,从气候、 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第(4) 题,应从土地面积、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治理 措施可针对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进行分析。 答案 (1) 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 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 (2)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3)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 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 (4) 危害: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 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 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新能源。解决牧 区能源问题;利用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控制人口数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