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1016172013)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493881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101617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101617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101617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101617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2010161720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天化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物 理 1 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 2. 本科试卷分第卷、第II卷两部分。答案必须填入机读答题卡 ,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 卷选 择 题 (共 50 分) 一 、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全部选对的得全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 的不得分。其中2、5、9 为多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机读答题卡 上。 1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验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导弹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在 01s 内导弹匀速上升 B在 12s 内导弹静止不

2、动 C3s 末导弹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 5s 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 2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 N是导出单位B. 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 Ckg、m 、s 是基本单位D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可以用基本单位来表达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 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4一物体

3、自某高度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地之前瞬间的速度为v。在运动过程中( ) 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 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 21) C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 2 1 vD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 2 2 v 5下述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合外力发生改变的一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发生改变 B合外力一旦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也立即变小 1 2 3 4 5 30 O t/s -30 -60 v/m s -1 C合外力逐渐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 D多个恒力作用在物体上,若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改

4、变 6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左端用轻绳与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左端固定,用一轻 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木块右端,另一端连接一砝码盘(装有砝码),轻绳和弹簧都与水平桌 面平行。 当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0.5kg 时,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大小为3N。 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减小到0.1kg ,取g=10m/s 2,此时装置将会 出现的情况是 A弹簧伸长的长度减小 B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C木块向右移动 D木块所受合力将变大 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 电梯运动过程中,某

5、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这 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 , 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8某物理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机测小球在竖直上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 力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全过程 ,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频闪照片,O是运动的最高点设小球 所 受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 A. 1 4mg B1 3 mg C. 1 2mg Dmg 9如图,在动摩擦因数=0.2

6、的水平面上,质量m=2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 方向成=45角的拉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 恰好为零 g 取 10m/s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 小为 20 NB 当撤去拉力F 的瞬间,物块受力的个数不变 C当撤去拉力F 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 2,方向向左 D若剪断轻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 2,方向向右 10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 绳 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 示用T表示绳 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

7、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云天化中学20162017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物 理 第 II 卷非 选 择 题 (共 50 分) 二. 填 空 题: (12 分,每空2 分) 11某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 所示的装 置 , 图 中 小 车 的 质 量 用M 表 示 , 砂 桶 的 总 质 量 用m 表 示 要 顺 利 完 成 该 实 验 , 则 :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_ ;要使细 线的拉力约等于砂桶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 (2)如图2 所示为小 车在木

8、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 6为计 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 x2=4.52cm,x5=8.42cm,x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m/s 2(保 留两 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a 与力 F 的关系”时,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 作出了加速度a 与力 F 图线如图3 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 因是 _ 12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 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步骤如下,其 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

9、仍然要 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写序号即可) (2)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 分类正确的是. A是事实,是推论 B是事实,是推论 C是事实,是推论 D是事实,是推论 三计算题:38 分, 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将一轻质橡皮筋(劲度系数k=100N/m)上端

10、固定在天花板上,如下图甲所示 (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10N的木块,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x1. (2)再用一细线拴在图(乙)中的A处,然后用一水平的力F 向右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 37角,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求所加外力F 的值和此时橡皮筋的伸长量x2 14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 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 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 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 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

11、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 车? 15 质量 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37的足够长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时间t1=1s 后撤去恒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 2, 试求:(1)物体 沿斜面上滑过程中的两个加速度. (2)恒力 F的大小和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u(3)物体 t=4s 时的速度 v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D BCD C B ACD B D C AC A 11. 平衡摩擦力M m1.3 实验前该同学未平衡(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 12.

12、(1)2314 (2)B 13. (1)由胡克定律可得:x1=将数据代入式解得:x1=0.1m (2)对丙图中橡皮筋末端A点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Gtan37 F= 将数据代入式解得:F=7.5NF=12.5N 由胡克定律可得:x2=将数据代入式解得:x2=0.125m 14( l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所以两车 间的最大距离 (2) v0=90km/h=25m/s , 当警 车刚 达 到最 大速 度 时 , 运 动时 间 因为,故此时警车 尚未赶上货车(3) 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车距离,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 速运动,设再经过 t 时间追赶上货车 则: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 才能追上货车 15. (1)设力 F 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F mgsin mgcos=ma1撤去力后,由牛顿第二定 律有 mgsinmgcos=ma2根据图象可知:a1=20m/s 2,a 2=10m/s 2 解得F=30N ,=05 (2) 到最高点时间为t2,则 v1=a2t2解得 t2=2s , 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 t1t2=1s 设下滑加速度 为 a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ma3 解得 a3=2m/s 2 t=4s 时速度 v=a3t3=2m/s,方向 沿斜面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