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7“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含解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93844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7“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含解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7“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含解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7“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含解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 ( 二十七 ) “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 ( 时间: 40 分钟分值: 85 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48 分) 1(2019惠州调研)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 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 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 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A 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 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故A项

2、正确;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21 之后,与“一 战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1929 至 1933 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故 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D项错误。 2(2016汕头二模)1918 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 年, 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 卖给苏联。 19291930 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 销往苏联, 而 1932 年竟高达90%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D 苏联

3、新经济政策至1928 年便已停止,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经 济是 1933 年罗斯福实施新政时采取的措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20 世纪 30 年代 英美等国把大量机器设备销往苏联,对苏联来说是抓住了巨大的机遇,而并不是危机,故C 项错误;经济大危机期间,为了摆脱眼前的困境,西方国家不惜以邻为壑,展开激烈的经济 战,竞相对外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因此,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故D项正确。 3 (2019厦门质检)1929 1932 年, 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 亿美元下降到9 亿美元, 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

4、为23% ,但危机形势并 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 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 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 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 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 C 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 预,故 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B 项错误;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 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 幅下降,故D项错误。 4(2018盐城一模)1929 1933 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 亿美元,是1900 年以来到1929 年总和 2.5 亿美元的近3 倍;在

5、此期间37 000 英里的公路在 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40% 、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 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 胡佛水坝于1930 年动工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 ) 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 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 B “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 亿美元, 是 1900 年以来到1929 年总和2.5 亿美元的近3 倍”表明政府实行有限的干预,但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故 A 项错误;材料表明政府实行有限的干预,这些措施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故B 项正 确;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

6、故C 项错误;胡佛总统的做法没有赢得美国民 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 5 (2019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933 年 7 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 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 B 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且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 利益,故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罗斯福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 力支持”说明当

7、时罗斯福新政的主张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凯恩斯主义有相似之处, 故 B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早于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故C 项错误;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 经济,但不能说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故D项错误。 6(2019桂林、贺州联考)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道:“在新 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 罗斯福 ) 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 性, 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反映出“新政”( ) A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 C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 D 材料反映了罗斯福通过

8、新政得到了民众的支持,A项材料无体现; 罗斯福整顿金融得 到银行家的支持不属于广大人民的范畴,故B 项错误;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建立了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新政维护广大劳工权利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故D项正确。 7(2018天津市河东区一模)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 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 1941 年为止, 共计招募了250 多万青年人参加, 开辟了 740 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 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 A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把资源

9、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A 根据材料“共计招募了250 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 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 国有公园”用以抵抗沙尘暴,可知新政将解决就业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受到了肯定,故A 项正 确;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时代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工代赈,生态文明并不是当时迫切的 发展需求,故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时期首位的是稳定经济和社会,减少经 济危机的危害,故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所涉及的是社会救济层面的以工代赈, 并不属于社会保障层面的措施,故D项错误。 8(2019晋城模拟 )1933 年 7 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

10、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 提出“一揽子规约”() A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解决了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C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C 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权益,故A 项错误;罗 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解决了因盲目 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故B 项错误;由材料“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可知有利于 缓解社会矛盾,故C项正确;以工代赈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故D项错误。 91933 年 6 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和

11、最高工时的标准, 赋予了劳工组织工会和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这些规定刺激了工会组织的发展,如美国矿 工联合会、国际女装工人工会和纺织工人联合会等工会会员迅速增加。这反映出美国( ) A劳资矛盾的缓和使危机得以消除 B政府注重保护劳工权益 C政府加强对工业生产的控制调节 D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B 新政缓和劳资矛盾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只是有利于缓解,故A 项错误;政府对 工人工作时间和权利的规定体现注重保护劳工权利,故B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生产环节, 故 C项错误;材料强调工会组织,没有突出性别问题,故D项错误。 10(2018乌鲁木齐一模) 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

12、机由 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见,“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的用意在 于( ) A紧缩银根,平抑市场B调整机构,打击投机 C稳定金融,增强信心D创新制度,活跃经济 C 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整顿银行是让银行停业整顿而非紧缩银根,故A 项错误;整顿银行不能够打击投机,故B项错误;整顿银行是为稳定金融秩序,故C项正确; 整顿银行并非创新制度,故D项错误。 11(2019济宁高三期末)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 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 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

13、了它。”罗斯福在“挽救” 美国的过程中( ) A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 B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C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 D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 A 材料中罗斯福强调当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毁灭的时候,是政府挽救了它, 因此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政府的干预经济的能力,故A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国家 干预经济的理论并非罗斯福提出而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故B 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产生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这对矛盾始终存 在,因此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根除危机发生的因素,故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 并不是简单的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故D项错误

14、。 12(2018淮安一模)1935 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合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写道:新政 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 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该宣言主要针对的是( ) A 紧急银行法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社会保险法D 全国劳工关系法 C 紧急银行法是恢复银行信誉,克服金融危机,不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A 项 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 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 剩,不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B项错误;社会保险法

15、是规定社会福利政策,会让无功者 不劳而获,故C 项正确;全国劳工关系法是调节劳资关系,不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18济南高三期末)(25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 年 5 月 12 日, ( 罗斯福 ) 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 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 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 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16、材料二开始的时候,工人往往责怪自己未能养活他们的家人。但是,当他们看到了越 来越多的朋友和工友也没有就业机会时,他们就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冲突的本质他们植根 于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不仅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还拥有更多的利润,而大量的工人却被压迫 到生存的边缘。对于大企业和政府的巨大愤怒在增长,从1930 年起,已经有工人、农民和失 业者开始进行抗议,以反对并非由他们所决定的命运。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工会联盟和共 产党组织的大游行和抗议,中西部农民也进行了有组织的罢工和示威。 美 泰迪西巴鲍社会主义选择 (1) 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13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社会阶级矛盾状况,并说明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8 分)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4 分) 解析: 第 (1) 问的第一小问“农业的措施”,根据材料一“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 繁殖”得出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