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2专题二45高考命题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93184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2专题二45高考命题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2专题二45高考命题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2部分2专题二45高考命题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 分)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注。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谢公楼: 谢公, 指曾作 月赋 的南朝诗人谢庄;谢公楼, 在此借指裴迪书斋。 (1)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都描写了_,不同点是李词 写的是 _,钱诗写的是_。(3 分) 答案: 秋月钩月满月或近于满月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主要有哪些特色?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答: 答案: 以动衬静,颔联写静景,颈联写动景,描绘了夜中月影的静谧与清寂等;侧面衬 托,两联从“重门静”“

2、鹊惊”“叶散”“萤”等来侧面烘托夜月。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 淡淡情愁。 2(2020 台州市高三质量评估)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8 分) 渔歌子 (其五 ) 张志和 注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注】张志和 (约 730约 810):字子同, 唐代婺州金华 (今浙江金华 )人。少年有才学, 擅长音乐和书画,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鹊 桥 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该词是作者晚年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

3、故乡山阴时所作。 严光:东汉著名隐士,以高风亮节闻名于天下。 (1)这两首词都借_(形象 )来咏怀。 (2 分) 解析: 首先勾画两首词的意象,然后比对分析。 答案: 渔父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词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差异。(6 分) 答: 解析: 诗歌感情的分析,要全面分析题目、意象、意境、手法,结合作者和注释,知人 论世。 “表现手法 ”考生要通过题干分析,明确是从抒情手法方面选择术语。 答案: 张词通过圆月、棹歌、钓车子、橛头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其乐无穷 的隐居画面, “乐”字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陆词通过描写渔父顺 应自然的生活状态,运用反问手法突出其不肯追

4、逐名利的清高,运用典故和对比手法来表现 自己晚年英雄失路、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3(2020 金丽衢十二校联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8 分) 塞 下 曲 唐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四首 (其一 ) 唐 李益 蕃州部落 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 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 )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 打扮。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牧马群嘶边草绿”这句诗在展现西北边地的景色方面,可以与北朝民歌敕勒歌 里所描绘的 “_ ” 景象相媲美,都描绘了_的边地风光。 (2 分) 解析:

5、抓住 “牧马 ”和“草”这两个词来找答案。“ 边草绿 ”与“牧马群嘶 ”,意味悠 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 答案: 风吹草低见牛羊雄壮苍凉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6 分 ) 答: 解析: 揭示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情感,可从题目、意象、注释、作者际遇等方面 解读诗歌。 答案: 许诗用白描手法(或细节刻画“寄寒衣”),选择典型事件,简单勾勒:桑乾河北 一场夜战,半数战士丧生未归;次日清晨,亲人犹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经寄出。寥寥几 笔,就把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表现了出来。李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后两句描写了西北高 原生气勃勃的景色:大雁群飞, 歌声

6、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驰骋。表达了戍边将士深沉的思 乡之情,也包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 4(2020 绍兴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2)题。 (8 分) 如 梦 令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 醉。 卜 算 子 宋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 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 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注】严蕊: 台州人。 出身低微, 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落风尘, 曾因被诬而入狱, 受严刑拷打但宁死不认,后无罪释放。如梦令卜算子为其表白心迹之作。东君:司 春之神。 (1)如梦令一词所咏之

7、物为花,前四句皆是空际着笔,末句的“武陵”二字则暗示 了此花为 _。(2 分) 解析: 从“红红白白 ”的颜色, 从“ 东风 ”所示季节, 从“武陵 ”联想到 “桃花源 ” 典 故,可断定其花当为“桃花 ”。 答案: 桃花 (2)在如梦令卜算子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表白自己的心迹的?请联系具体 词句作简要赏析。(6 分) 答: 解析: 仔细读词,从词句中发现两词各自所使用的“手法 ”。 尤其不要忽视 “直抒胸臆 ” 的手法。 答案: 如梦令一词中, “武陵”一句,为用典,有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之意。卜算 子一词中,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句直抒胸臆,抒写自己沦落风尘、俯仰随人的痛 苦与无奈

8、;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句借自然现象比喻自身命运,表达的是心中的 哀伤与期望; “若得山花插满头”句则用借代手法,表达自己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5(2020 浙江名校联考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题。(8 分) 渔 家 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 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 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挼(ru ):揉搓。

9、(1)这两首李清照的词都以_为题材,渔家傲也可以看作是对清平乐中 “_,_”句的注释。 (3 分) 解析: 渔家傲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 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写梅即写人, 赏梅亦自赏, 旨在赞颂梅花超尘脱俗的洁美素质和 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清平乐中词人截取自己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 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写出了词人 的心路历程,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答案: 咏梅 (梅花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2)阅读清平乐 ,说说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词人的人生感受,请

10、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 分) 答: 解析: 先明确艺术手法;再结合词人的心路历程具体赏析该手法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作 用。 答案: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词人依次描写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 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阶段的 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或: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昔衬今,以早年赏梅时的欢快闲适衬托晚年赏梅时的落寞孤寂, 表现出词人当时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或“今昔之感和家国之 忧” )。 6(2020 台州市高三调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11、(8 分) 云安阻雨 唐 戎昱 日长巴峡雨漾漾, 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 先得东流到渚宫 注。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渚宫:春秋楚国的王富,故址在湖北荆州,作者用来代指他的家乡。 (1)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通过_这一意象来暗示作者的感情。(2 分) 解析: 比较鉴赏题意象分析重在比对。 答案: 船 (2)两首诗在运用“西江水”意象上有何异同?(6 分) 答: 解析: 两首诗的第三句是答题的关键,西江水都带有诗人的情感,前一首写思乡, 后一 首写思念远方之人。 答案: 两首诗都围绕西江水东流的特点,借景抒情

12、。其中前一首使用比较的手法,表达 了归家的渴望和急迫。后一首使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永无止歇。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8 分) 西 湖 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昌谷北园新笋 (其一 ) 唐 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1)这两首诗都使用了_的抒情手法。(2 分) 解析:冯诗前两句不仅点明了如白玉般美丽的西湖梅所盛放的地点,而且 “六桥风月是 知音 ”一句,还暗合着下一联的意蕴,暗示和证明梅花的不争观赏、甘于静寂的高尚品格。 三、四两句是对梅花这一品格的进一步阐述。同时,这

13、里似乎还由花及人,隐含着诗人自述 志向的意蕴。 李诗中的新笋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 这新笋就是诗人李贺。 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但没有泯灭雄心壮志。他总希望实现自己拔地上青云的志愿,这首 咏笋的绝句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 答案: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 (2)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赏析。(6 分) 答: 解析: 情感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歌的情感; 分析诗眼, 透视诗歌的情感;解读意象, 挖掘诗歌的情感; 借助典故, 探寻诗歌的情感; 关注题目和注释。 答案: 冯诗用对比手法,将梅花与桃李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梅花淡泊品性的赞

14、美之情, 借以表达自身坚守本心、固守节操的决心。李诗用比喻、 夸张手法, 将新笋比喻成“削玉”, “一夜抽千尺”则是用了夸张手法。诗人以新笋自喻,表达了高洁的志向:希望能做辅佐君 王治国安邦的龙材。(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亦可) 8(2020 宁波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8 分) 白燕 袁凯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应见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 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归 燕 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袁凯:生

15、活在元末明初之际,在明太祖的严酷统治下随时有罹祸丧命的危险, 最后以装疯免死。赵家姊妹:指赵飞燕和其妹赵合德,汉成帝时,两人专宠十余年。本 诗写于诗人因李林甫等人的毁谤被罢免宰相之后。 (1)两诗中的燕子形象有所不同。白燕一诗借助_(写出 2 个)等意象 来衬托白燕之白洁。而归燕诗通过_等词语直接表明燕子的身份。(2 分) 解析: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题干提示较多,审题要仔细。 答案: 明月、白雪、汉水、梁园(任选其二 )微眇、泥滓贱 (2)两首诗的尾联借燕子这一形象分别寄寓了作者什么情感?(6 分) 答: 解析: 两首诗手法均为托物言志,尾联借燕子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答案:

16、袁诗尾联叮咛白燕:赵氏姐妹多忌,不要进宫去。寄寓了作者要保持自己高洁品 质而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情怀。张诗尾联归燕告诫鹰隼:自知微贱不会久留与之竞争,请不要 再加猜忌。借此寄寓自己无心名利即将退隐的情怀。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 分) 酒楼秋望 华岳 注 西风吹客上阑干, 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 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 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 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衰危之际。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三点简要分析。(4 分) 答: 答案: 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 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色彩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