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0农业的区位选择Word版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91077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0农业的区位选择Word版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0农业的区位选择Word版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0农业的区位选择Word版含解析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20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时规范练第40 页 高考题组 (2018 海南卷 ,89)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 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12 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D.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 1.A2.B 解析 第 1 题,材料提示荷兰 “ 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

2、进 ” ,说明生产技术为荷兰 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故 A 项正确。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两地都有便捷的海陆交通,B、D 两项错 ;荷兰处于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冷湿 ,发展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较差,C 项错。第2 题, 蔬菜企业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而扩大市场是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故 B 项 对,C、D 两项错 ;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不可能返销中国,故 A 项错。 (2017 江苏卷 ,1516)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3.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

3、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 ,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 ,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 ,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4.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B.C.D. 答案 3.D4.A 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 ,淅川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因此柑 橘上市比同纬度的汉中早。第4 题,由图可知 ,位于水库附近 ,海拔低 ,水热条件好 ,是最适宜种植柑 橘的地区。 (2016 海南卷 ,46)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 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 大。 2014

4、年起 ,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 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57 题。 5.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 6.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7.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 5.A6.D7.A 解析 第 5 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高 ,热量不足。第6 题,根据图例信息可知,该地区石油、 天然气等

5、能源充足,能源供应充足是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第7 题,由“ 秋明、汉特 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 可知 ,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 目的是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模拟题组 (2019 四川成都龙泉二中月考)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将“ 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 融为一体 ,促进了农业的稳产和高产。该技术可分为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两种。下图为全覆膜大小垄 沟播种技术示意图。据此完成89 题。 8.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主要是改造了农作物生长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9.顶凌覆膜是于早春土壤表土层解冻15 厘米 ,

6、日均气温5 以上时整地起垄覆膜,可有效解决旱作区 春旱问题。以下年降雨量地区适合顶凌覆膜的是() A.50250 毫米B.250450 毫米 C.450650 毫米D.650850 毫米 答案 8.C9.B 解析 第 8 题,全覆膜大小垄沟播种技术,将“ 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 融为一体 ,说明全覆膜抑 制了蒸发 ,收集了雨水 ,改变了农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故 C 项正确。地膜透明,对光照影响小,故 A 项 错。播种农作物在膜外,热量条件变化不大,故 B 项错。该技术与土壤无关,故 D 项错。第9 题,顶凌 覆膜是于早春起垄覆膜,解决的是旱作区春旱问题,因此其适应地区是降水量较少,并且

7、有春旱的种植 区。年降水量为50250 毫米的地区属于干旱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年降水量为450 毫米以上的地 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区,没有必要进行覆膜。因此年降水量为250450 毫米的地区是最适合顶凌覆 膜的区域 ,故 B 项正确。 (2019 湖南衡阳八中上学期质检二)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 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据此完成 1012 题。 10.连作八年时 ,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有机质减少B.土壤酸化 C.土壤沙化D.土壤盐碱化 11.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

8、是() A.增施速效肥料B.及时深耕土壤 C.适量掺沙改造D.采用滴灌技术 12.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黄淮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 答案 10.B11.B12.C 解析 第 10 题 ,读示意图可知,连作八年时 ,大棚内表层020 厘米土壤的pH 减小到 7 以下 ,故表层土壤 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第11 题,读图可知 ,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 变化 不大 ,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第12 题,读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 (020 厘米 )刚耕作 1 年时呈碱性

9、 ,说明当地土壤 呈碱性 ,可能位于北方地区,排除 A、B 两项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塔里木盆地中为有机质含量 低的荒漠土 ,排除 D 项。 (2018 云南临沧一中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 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其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读 垛田农业示意图,完成 1314 题。 13.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 B.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 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14.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 A.土地盐碱

10、化 B.水土流失 C.旱涝灾害 D.土地污染 答案 13.A14.C 解析 第 13 题 ,题目要求选择“ 生态效益 ” ,B、 C 两项属于经济效益,故排除。图中芋头叶子等可作为鱼 的食物 ,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 ,故 A 项正确。图中模式可减少 化肥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故排除 D 项。第 14 题,兴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 , 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 地利用方式。故C 项正确。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银耳 ,有“ 菌中之冠 ” 的美称 ,在适温 (222

11、5 )、适湿 (70%90%) 、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 生长发育良好 ,是营养滋补佳品。 四川通江县是段木银耳发源地,有“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 的说法 ,产耳历史悠久,是全国农业 文化遗产 ,售价每斤在数百至数千元不等。通江银耳选用78 年树龄青杠树截成1 米木段栽培 ,不能 重复使用 ,生产周期为每年39 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 月,整个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力。下 图示意通江县在四川的位置。 代料银耳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麦皮、米糠、石膏等辅 料,进行室内瓶栽或袋栽。代料栽培银耳从接种至采收,约需 3540 天,可采收 24 批,生长周期约为

12、60 天左右 ,全年除高温季节外均可生产,售价每斤几十元。代料银耳随着栽培技术日益成熟,种植区域 在全国各地扩散开且生产规模逐年增长。 (1)分析通江银耳质优价高的原因。 (2)与通江段木银耳相比,分析代料银耳生产存在的合理性。 (3)鉴于通江银耳的经济效益高,有人提议扩大生产规模,你是否同意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温和湿润 ;加上地处大巴山(秦巴山区 ),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湿润多 雾,多散射光 ,适合银耳生长;植被茂密 ,氧气含量高 ,生态条件优越;与代料银耳相比生长期更长,品质好 ; 栽培方式生态无害,受地域限制大,总产量较小 ;对劳动力需求大,

13、成本高。 (2)生长快 ,生长周期短 ,收获次数多 ,产量大 ,可弥补通江银耳产量小的不足;以农副产品和边角料 为主要原料 ,原料来源充足且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小,利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废弃物再利用 ,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3)同意。理由 :通江银耳产量小,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品质好 ,市场需求 高,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 ,提高居民收入。 (或不同意。理由:通江银耳选用78 年树龄青杠树栽培,材料来源少 ;且大规模生产会导致植被 破坏 ,引发生态问题;生长受地域条件限制大。) 解析 第(1)题,农产品品质主要考虑其生产地的自然环

14、境与生长周期。结合材料显示的银耳生长习性, 分析通江县自然条件,并且和代料银耳对比。第(2)题,主要考虑段木银耳生产的缺点以及代料银耳生 产的生态、经济效益。第(3)题,同意主要考虑扩大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就业等社会效益。不同 意主要考虑通江银耳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及对生态的破坏。 16.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 10 或高于 35 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3、4 月为育苗期 ,58 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面为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和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分析

15、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 (2)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 (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 答案 (1)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以微酸性土壤为主,育苗期气温不能低于10 ,生长期水热需求多。 (2)全国种植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种植大省中的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面积有所增加 ,以 云南增长最快 ;河南、贵州、黑龙江等省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小规模种植省区除福建省外,面积均有所 减少。 (3)吸烟有害健康,减少烤烟种植面积可以减少烤烟带来的危害;与优质云烟相比,其在竞争中处于 劣势 ;该省纬度位置较高,低温冻害频率大,对烤烟 (初期 )生长不利 ;通过结构调整,可进一步加强粮食、 大豆等农业专业化生产,扩大药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解析 第(1)题,从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可以看出,烤烟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从材料一可知烤 烟生长的气候条件。第(2)题 ,结合图中信息,从全国和各省区角度描述即可。第(3)题,从可持续发展、 与其他产区比较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