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8692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检测 (二) 考试时间: 40 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 (2019 辛集市育才中学周考 )“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 广泛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这反 映了() A君主专制的建立B奴隶制度废除 C百姓地位的下降D大一统的加强 答案D 解析君主专制强调个人权力至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材料与君主专 制无关,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 “黔首”含义的演变,与奴隶制的废除无关, 也无法体现百姓的地位下降,排除B、C 两项;根据 “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 称为黔首”,表明

2、国家统一之后,统一百姓称谓,属于巩固统一的措施,故 D 项正确。 2(2019 山东荣成市六中一诊 )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 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 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重视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答案A 解析材料“明人事,合同父子 ”“尊卑贵贱,不逾次行 ”体现秦朝重视人 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故 A 项正确。材料针对民众而非官员, 也没有涉及官僚体制, 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君主专制,故C 项错误;“端平法度 ”反映的是法

3、家 思想,而非儒家,故排除D 项。 3(2018 福建三明市一中高三限时练)汉代丞相犯罪,依照“将相不辱”和 “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 不用出庭接受审问; 即便重罪, 亦由皇帝示意自裁。 这是因为 () A无为而治的推行B重罪轻罚的传统 C丞相地位的尊贵D官僚集团的庇护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 “将相不辱 ”“不用出庭接受审问 ”可知将相地位尊贵,故 C 项正确。无为而治与 “由皇帝示意自裁 ”不符,故排除 A 项;历史传统是轻罪 重罚,故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僚集团的态度,故排除D 项。 4(2018 福州市八县高二期中 )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 封公孙弘为相,“无爵

4、”;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 时期() A权力中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意识形态由法家转向儒家 C中枢机构由独相转向多相 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 “卫青”“位在公上 ”“孔安国为侍中 ”“朝廷荣之 ”,而 公孙弘作为丞相,却 “无爵”可知,汉武帝提拔布衣亲信卫青、孔安国等近臣构 成中朝, “中朝”拥有决策权, “外朝”变为执行机构,故A 项正确。材料无法 体现 B 项说法,故排除; C 项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央行 政机构职能的变化,故排除D 项。 5(2019 山东夏津县一中高三月考 )后汉书 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太 守时,当地

5、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 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这表明() 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 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 D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B 解析材料“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 ”到“田畴岁岁开广 ”可知, “任延 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结构变化,故B 项正确。材料没 有提及移民戍边的信息, 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地方官以图升迁的表述,故 C 项 错误;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2019 湖南长郡中学月考 ) 上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

6、叙述。据此判断,“无为 而治” () 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 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 答案A 解析“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指汉初经济残破,人口 稀少, “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是指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汉兴 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家给人足”是指通过无为而治, 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A 项正确。无为而治主要是恢复发展经 济而不是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故B 项错误; “小国寡民 ”不符合汉朝大一 统的局面,故 C 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顺应汉初百废待兴的国情,并不是让地方自 主

7、发展,故 D 项错误。 7(2019 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 百姓缴粟 600石者,就可封爵。 但普通五口之农家, 所耕之地不过百亩, 全年所收不过 100 石,根本无 600 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当时() A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B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C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D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答案C 解析材料“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 ”“反 为富商大贾所乘 ”的意思是说政府想通过给老百姓封爵来鼓励农业生产,可是由 于百姓收入较低,无法满足,显示出重农政策与现实相背离,故C 项正确。材料 没有体现

8、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 A 项排除;农民贫困与抑商政策无关, 故 B 项排 除;D 项说法错误,错在 “垄断”。 8 (2019 皖南八校联考 )汉武帝元封元年规定: 把郡国应贡物连同运输所抵充 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正常的市价,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直接上缴给 国家在该地设置的均输官,然后由均输官像过去商人那样,将这些土特产品运往 需要该物资的其他地区去出售,这一措施() A解决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 B不利于汉代的商业发展 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政府的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均输法,是汉代政府把郡国应贡物折合为 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然后由均输官将这些土特产品

9、进行销售的经济措施,实质 上是官营贸易,这压缩了私商的经营空间,故B 项正确。 A 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商业贸易,不是农业,故C 项错误;官营贸易不能体现重 农抑商,故 D 项错误。 9 (2018 四川南充模拟 )在汉代儒者看来, 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 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这种“礼制”()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从 “天命有德 ”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

10、变化,强调 “德”,而不是 “天命”,故 A 项错误;汉武帝继承了儒家 “天命靡常,惟德是 辅”的理念,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形成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通过确 立基本的礼制模式以道德教化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故B 项正确;为专制 集权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君权”思想,故 C 项错误;儒家天命思想在春秋战国时 期就已经出现,故D 项错误。 10(2018 安徽 A10 联盟联考 )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 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 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实行察举制B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

11、答案D 解析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从汉文帝开始的,他下诏要求“举贤良 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并且定下了 “对策”和等第,故 A 项错误;独尊儒术目的在 于推崇经过其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不是“养士”,故 B 项错误;推恩令是主父 偃建议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故C 项错误;材料中 “关 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 ”体现对教育的重视,故D 项正确。 11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司马相如入朝拜见武帝时,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成帝时, 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宣扬道

12、家的无为思想 D为研究汉代提供信史 答案A 解析汉赋是西汉时期文学作品,气势恢宏,符合西汉大一统的辉煌气势, 为统治阶级制造声势,故A 项正确。 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赋是一种以 “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有韵文体,与道家的无为思想无关,故C 项错误; 文学作品可佐证,但不能作为信史看待,故D 项错误。 12(2018 保定一模 )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 也被称为“阴历”“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 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 A服务于我国农业生产 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违背了

13、天人感应学说 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 “农历”“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二十四节气都与农业相关,服务农耕经济,故A 项正确。材料论述了 中国传统历法,但并未涉及外来历法问题,故B 项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 人类顺应节气变化,故C 项错误;传统历法,服务农业与国家重农政策有一定关 联,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共 2 道小题, 13题 20 分,14 题 20 分,共 40 分) 13(2019 河北辛集中学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 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

14、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 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 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 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 形态。但是, “农为国本 ”,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 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 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 的经济领域, 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 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

15、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10 分) (2)概括材料二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 “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10 分) 答案(1)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 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 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10 分) (2)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 其难以变革。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 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10 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 “一个主要劳动力

16、加上一些辅助劳力” 可知 小农经济脆弱的原因是生产规模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脆弱的原因还有封建剥 削沉重,自然灾害等。根据材料一“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 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政策等角度回答小农经济 顽强的原因。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农业受到特别 照顾的同时, 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 的强控制 ”可知,两面性为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 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第二小问,从经济角度分析原因,可以从自然经济自身 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对工商业影响和对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 秦代趋于成熟, 两汉则日臻完备, 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 框架。 摘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 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 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