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6825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修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训练 ( 十) 氮的循环 ( 建议用时: 45 分钟 ) A级基础达标 1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 部喷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 、N2、NO ,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 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 NO反应生成CO和 NO2 DNO和 H2O反应生成H2和 NO2 B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等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容易被氧气 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2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

2、的是( ) N2NO2NO2NO NH3NO NH3N2Cu Cu(NO3)2HNO3NO2 AB C D D N2与氧气反应生成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需两步完成; NO2与水反应生成NO , 一步完成; 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 ,一步完成; NH3与氯气反应生成N2,一步完成; Cu 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一步完成;浓HNO 3与铜反应生成NO2,一步完成。 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 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向 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

3、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A B C D D 在放电条件下, 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 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错误;硝酸铵加强热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 氧化氮和水,错误;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 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 氮,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 错误。 4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 如图所 示) ,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 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 随

4、后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滴管内的 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B产生现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 D 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Cu 4HNO 3( 浓)=Cu(NO3)22NO2 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 为红棕色气体, A项正确;现象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 3NO , 从方程式可知,3 mol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1 mol 无色一氧化氮气体,气体的 体积减小,滴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B项

5、正确;现象 中生成的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 4H2O ,因 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项正确;滴管与瓶口接触处 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硝 酸继续与铜反应,最终可能有硝酸剩余,所以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Cu(NO3)2,也可能有 硝酸, D项错误。 5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 骤 现 象 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 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 表面产生少量红棕 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 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

6、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 O2=2NO2 B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 CA. 铁放入稀HNO 3中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 2H2O ,NO逸出,遇到 O2生成 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B.铁放入浓HNO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 Fe表面形 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C.浓 HNO 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D.在铁、铜之间加 一个电流计, 根据电子的流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若电子由

7、铁移动到铜,则铁被氧化。 6“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 夹 持装置已略去 )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 a 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发现b 中 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加热时, c 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D水浴时, d 内气体颜色变浅,e 内气体颜色加深 BA 项, NH4Cl 受热易分解,遇冷又生成NH4Cl;B 项, I2易升华; C 项,加热含NH3 的酚酞溶液, NH3逸出,红色变浅;D 项, NO2存在: 2NO2( 红棕色 2O4( 无色 )

8、 H0, 加热上述平衡左移,d 内颜色加深。 7(2018湘潭模拟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如图 )。下列有 关表述正确的是( ) ANH4Cl 和 NaHCO 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O2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NH3和 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利用上述关系制取NaHCO 3的操作为向饱和NaCl 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CO2、NH3,然 后过滤得到NaHCO 3 CA 项, NaHCO3不是化肥; B 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项,制 NaHCO 3时向饱和 NaCl 溶液中依次通入NH3和 CO2。 8

9、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探究。 【导学号: 95160058】 (1) 先打开旋塞,B瓶中的现象是 _ , 原因是 _ _ , 稳定后,关闭旋塞1。 (2) 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 【解析】A瓶的压强大于B瓶的,因此A瓶中的氯化氢进入B瓶中,与氨气反应生成 氯化铵,可以看到B瓶中有白烟生成。由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导致B瓶中的压强降低,且B 瓶中的氯化氢相对过量,因此当打开旋塞2 时,石蕊水溶液会被倒吸入B瓶中, 遇氯化氢溶 液变红色。 【答案】(1) 有白烟生成A 瓶中的氯化氢移动到B瓶中,与B 瓶中的氨气反应生成 氯化铵,能看到白烟 (2) 液体进入B瓶中,溶液的颜色变红 9(2

10、018泰安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 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图 1 图 2 (1) 装置 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 填字母代号 ) 。 a碱石灰b浓硫酸 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2) 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 需在 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2 装置中的 _装置 (填序号 ) , 当 装 置D 中 集 满 氨 气 后 , 关 闭K1、 K2, 打 开K3, 引 发 喷 泉 的 实 验 操 作 是 _ _ 。 (3) 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 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用 二氧 化 锰与 浓盐 酸制 取 氯气 , 生成 气体 必须 通 过分 别 盛有

11、 _ 、 _的洗气瓶; D 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_ ; 从 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 则 C装置中应盛放 _溶液 ( 填化学式 )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 【解析】(1) 在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3H2 4OH ,向其中加入 生石灰 发生反应CaO H2O=Ca(OH)2生成 Ca(OH)2 或烧碱,都会使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 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碱石灰的成分是烧碱和生石灰,原理同上述,都可快速制备氨气。 (2)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CCl4,需选择防倒吸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因此需选择图2 中的或。根据喷泉

12、实验的原理,要使装置D发生喷泉现象。用热毛巾将烧瓶焐热,可使 D中氨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3) 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干 燥的氯气需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探究氨气具有还原性,氯气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联系NH3HCl=NH4Cl 可知,“白 烟”的成分为氯化铵,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必为氨气的氧化产 物,可推知为氮气。 氯气是有毒气体,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答案】(1)ace (2) ( 或)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

13、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Cl28NH3=6NH 4Cl N2 NaOH Cl22OH =Cl ClOH 2O B级专项突破 10(2018重庆一模)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 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性质与分子 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夹持装置未画出) 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95160059】 (1) 仪器 a 的名称为 _;仪器 b 中的试剂不能为下列中的_( 填字母 ) 。 A氧化钙 B 碱石灰 C石灰石D 熟石灰 (2) 装置 B的作用是 _。 (3)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 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 量气管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 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14、式_。 (4) 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 g ,装置 F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 已折算成标准 状况 ) ,则氨分子中氮原子个数与氢原子个数的比值为_。(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 仪器 a 为分液漏斗,仪器b 中反应的原理是浓氨水使仪器b 中的试剂溶 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该试剂不可能是石灰石和熟石灰。(2) 装置 A制得的氨 气中含有水蒸气,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3) 装置 C中发生 CuO与 NH3的反应,黑色CuO 粉末变为红色固体Cu ,CuO中 Cu的化合价降低,则NH3中 N 的化合价升高,量气管收集到 无色无味的气体为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3CuO 2NH3= 3Cu N23H2O 。 (4) 干燥管D 增加的质量m g 为生成的H2O的质量,根据氢元素守恒,知n(H) m 18 mol2 m 9 mol , F中的气体为 N2, 根据氮元素守恒, 知n(N) n 22.4 mol2 n 11.2 mol , 则氨分子中氮原子个数与氢原子个数的比值为 n 11.2 m 9 9n 11.2m 。 【答案】(1) 分液漏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