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2012-2018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403508 上传时间:2020-10-19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九年级——2012-2018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完整版)九年级——2012-2018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完整版)九年级——2012-2018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九年级——2012-2018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九年级——2012-2018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2-2017 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 2012-12.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 6,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 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图 7 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2013-5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 4 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 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 . 这个过程中 A. 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2013-6 图 5 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

2、程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3时大 2014-8. 图 8,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 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 . 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 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A. 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 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 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 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2014-10. 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粒液化为雨滴 B. 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 C. 雨滴的内能大于

3、同质量冰粒的内能 D. 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 图 7 A 时间 水 煤油 吸收热量 0 水煤 油 C 水 煤油 温度 时间 0 时间 B 水 煤油 吸收热量 0 煤油 水 D 温度 时间 0 图 6 水煤 油 图 5 温度 / 时间 /s 0t2 t3 t1 t4 图 8 2 2015-1. 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 这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存在斥力D.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2016-3. 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2016-12. 图 8 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4、 用不同加热器加热, 忽略散热, 得到图 9 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A.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 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D.甲杯的水加热2min 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 吸收的热量相同 2017-6 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 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2017-9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 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7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5、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 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A. B. C. D. 原子 电子原子核 原子核 电子中子 原子核 电子原子 原子 原子核分子 加热器 1 甲 加热器 2 乙 图 8 40 20 30 50 oC 温度 / 时间 /min 甲 乙 20 30 40 图 9 3 0 2 1 10 2000 物体 Q/ J 甲 乙丙 图 7 1000 4000 5000 3000 3 2018-2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2 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 分布的是 2018-23如图 25 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6、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 ,两种液 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 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26.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5 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 甲液体第30s 的内能 _第 35s 的内能(选填“大于”、 “等于”、 “小于”) . (3)小明根据图26 中 0 至 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 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3 (1)58 (2)小于 (3)正确, 根据 tm Q c从图线和题目信息可知,两种液体在前30 秒内吸收热量Q 相同 时,两者升高的温度 t 相等, m甲 m乙,,可得 c甲c乙. 第十四

7、章内能的利用 2013-1 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1 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 热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电热水器 2014-23. 有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设计实验比较哪个杯的保温效果好. (1)需要的实验器材:_. (2)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哪个杯保温效果好的根据. 图 1 图 2 顶部 底部 A 顶部 底部 B 顶部 底部 顶部 底部 D 加热器 甲 加热器 o C 乙 60 40 50 70 图 25 温度 / 30 60 90 120 4150 20 加热时间 /s 甲 乙 40 60 80 100 4 图 5 23 (1)热水、温度计(也可增加计时工具) (2)

8、把初温相同的热水同时倒满两保温杯,盖好杯盖;隔一段较长时间,用温度计测量两 杯水的温度。若经相同时间,测得杯中水温较高的保温杯的保温性能较好。 2015-6. 如图 5 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 迅速 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 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 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201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燃机是利用电能做功的机械 B.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燃机在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

9、械能 D.随着技术的进步,内燃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2012-23 (1)小灯泡的结构如图22,按图 23 中图连接能让完好的2.5V 的灯泡点亮 . 2015-3. 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 如图 2 所示, 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 A端会远离橡胶棒. 实验中 A. 吸管不带电 B. 吸管带正电 C. 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 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2016-6. 图 4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 型的铝箔气球两次均向带电棒靠近但 未接触,气球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图 23 A B C 金

10、属 螺纹壳 绝缘层 金属触头 干 电 池 干 电 池 D 干 电 池 干 电 池 图 22 图 2 A B 橡胶棒 吸管 图 绝缘线 带负电图 26 - - - - - - 绝缘线 带正电 + + + + + + 5 2017-3 如图2,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2018-6 如图 5 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 A得到电子B. 失去电子C. 得到原子核D. 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2013-3 如图 2 所示,灯

11、泡 L1比 L2亮,电压表 V2示数为 6V.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1示数为 6V B. V1示数大于 6V C. V 示数小于6V D. V 示数大于6V 2014-2. 图 1 电路中R1R2, 开关闭合,电压表 V的示数为 6V, 电压表 V1的示数 A. 等于 6V B. 大于 3V C. 等于 3V D. 小于 3V 2015-2. 图 1 所示电路, L1的电阻比L2的大 . 开关闭合,灯 均发光,则 A. V 示数等于V1示数B. V1示数大于V2示数 C. A 示数大于A1示数D. A2示数大于A1示数 图 2 图 1 R2 V V1 R1 图 1 L2 L1 L1 L

12、2 A A1 A2 V1 V V2 带电棒 金属球 图 2 金属箔 图 5 金属球 图 6 O 4m P 6m Q F1F2 6 2016-5. 图 3 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灯泡L1 比灯泡 L2亮,则 A.L1的电阻比L2的大 B.L1两端电压比L2大 C.若 L1灯丝烧断, L2两端电压不变 D.若 L2灯丝烧断,通过L1电流变大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2013-21 灯泡 L 标着“ 6V 6W ”. 求: (1)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 (2)如图 17 所示,把灯泡L 与电压恒为6V的电源相接. 在t=0s 时刻,合上开关S, 测得流过灯泡L 的电流与通电时间关

13、系如图18 所示 . (a)合上开关S瞬间,流过灯泡的电流多大? (b)哪一时刻开始灯泡正常发光? (c)合上开关瞬间灯泡的电阻为R1,正常发光时电阻为R2. 求 . 21. (1) 额 额 正常 U P I= V6 W6 =1A 正常 额 I U R= 1A V6 =6 (2)(a) 由图像可知,在t=0s,I 0=6A (b)由图像可知 , 在t=6 10 -2s, I=I 正常=1A 所以从t=610 -2 s 时刻开始灯光正常发光 (c)由 1 1 I U R和 2 2 I U R得 2 1 R R 1 2 I I 6 1 2013-24. (1)灯泡 L1、L2规格相同,按图22 所

14、示电路图连接图23 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t/( 10-2s)2 0 4 6 8 10 12 I/A 2 4 8 6 10 图 18 图 17 L S 1 2 R R 图 22 L2 L1 图 23 L1 L2 + 电源 图 3 L1 L2 7 图 25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不到两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L1两端时,观察到 L2会发光 . 据此猜想有可能是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L1断路 . 扼要写出确定上述哪一猜想正确的检测过程. 检测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3)更换元件后,两灯发光,小明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图23 电路中两灯电压: 如图 2

15、4 所示,将电压表正确接在L2两端 ( 电路的其他部分没有画出) ,电压表示数如图25 所示,则 L2两端电压为 _V. 为了测 L1两端的电压, 把图 24 中的导线 M的左 端从a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 . 这样能测出L1的电压吗? . 原因 是 . 24. (1)电路如下图所示: (2) 检测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将一根导线接在L2两端L1能发光 L1不能发光 两灯的实际功率太小 L1灯断路 (方案合理就给分) (3)1.3V; 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L1 L2 + P 图 24 b a V 0 12 3 0 5 10 15 L1 L2导线 M 15 3 8 A - 0.6 3 3 15 V 定值电阻 - 2014- 24. 图 25 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 (1)按电路图在图26 中连接实物图(电压表选用03V 量程) (2)正确连接电路后,实验步骤如下 闭合开关,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 断开开关,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记录定值电阻的阻值及电流表示数; 重复步骤. 按上述步骤操作,观察到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27、 28、 29 所示: 图 27 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