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分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367918 上传时间:2020-10-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主题 家 人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一首静夜思 ,儿童诗夜色,散文 端午粽和彩虹。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 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 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 目标 1. 会认 54 个生字和 4 个偏旁,会写 2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和问句,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 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积累

2、一 些常用词语。 4. 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 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1. 会认 54 个生字,会写 28 个生字。 2. 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积累一 些常用词语。 3. 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法 与 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 文内容的意境美。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和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精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防止平均用力。识好字,学好文,从而理 解课文内容。 课时 分配 8. 静夜思 1 课时 9.

3、夜色 2 课时 10. 端午粽2课时 11. 彩虹2课时 语文园地四2课时 8. 静夜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 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 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 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 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

4、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诗题 1. 复习已学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 2. 引出诗题 - 静夜思 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 1. 引导学生读诗句,背诗句。 (1) 请会读、会背的几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 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 正确评价。 (2)请会读、会背的小朋友读给同桌听。 2. 认读生字。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识字。如: 生活中识字:夜黑夜光灯光月光 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3. 自主读读句子,认读生字。 (1)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

5、个字是自己认识的, 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 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 小组内交流学习 成果,互教互学。 (2)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床、 光、 望、乡”的后鼻音。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 想象画面,说意思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2. 交流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这的注释。如,疑:好像,举:拾,思: 思念。 3.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4. 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5.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 出示生字认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如“思”字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

6、,心字底略宽, 卧钩 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注意位置。“前”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 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2.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讲评。 3. 填空,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填空) 五、板书设计 举头 望明月 8. 静夜思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低头 思故乡 9. 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 12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写好 7 个生字。 2. 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想象感悟。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培养 学

7、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 12 个生字,写好 7 个生字。读好长句的停顿, 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法学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 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 外瞧。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 2. 板书课题:夜色 3. 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 2. 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

8、. 出示词语。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胆子 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 4. 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自由读课文。 3. 理解 (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 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 开火车进行扩词。 6. 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 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

9、,再抄一抄。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 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 色 看 3. 学生书空。 4. 教师板演示范。 5.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五、板书设计 9. 夜色 从前:胆子小 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 个偏旁,会写 7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 味道等,

10、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 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 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 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 2. 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 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 你们吃

11、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 3. 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 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 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 “”,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 2. 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呢?(课件) 4. 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

12、 师配乐范读课文。 2.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 全班交流。(课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课文。 1.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2. 指名回答,师指导。 3. 师总结: 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 同时, 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 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5. 作品展示。 (三)学习第 2 自然段。 1. 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 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 3. 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 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

13、内容呢? 5. 回答交流,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 理解词语: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 7. 指名朗读第 2 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 8. 齐读第 2 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 1. 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 何? 2. 全班交流并评价。 3. 作业:你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认识生字卡片。 2. 听写生词。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1. 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 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 的粽子特别好吃

14、,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呢? (2)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 (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 (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 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三、课文拓展,指导书写 1. 总结交流。 (1)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那么屈原到底是一个什么 样人呢? (2)课件出示屈原资料,了解其生平,以及伟大的

15、爱国主义精神。 2. 拓展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端午节习俗资料,并和课文内容相对照, 看看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3. 指导生字“真、分、豆”书写。 (1)课件演示“真、分、豆”笔顺。 (2)认读 3 个生字。 (3)观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布置作业。把在本课中收集到的词语放在你的词语库里。课外了解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板书设计 材料: 青青的箬竹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10. 端午粽 味道:清香又黏又甜 花样:多 意义:纪念屈原 11. 彩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6、1. 学会认读 12 个生字和衣字旁 1 个偏旁;会写 7 个生字。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 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读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 感受小女孩关心父母家人 的美好品质,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 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体会小女孩关心父母家人的美好品质 【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 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谁知道是什么?(彩虹) 那你见过彩虹吗?你能说说你见过的彩虹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你们想读读吗? 2.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生字读音。 2. 引导学生练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