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367422 上传时间:2020-10-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山大学 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科目代码:401 科目名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考试时间:1 月 23 日下午 中山大学 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科目代码:401 科目名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考试时间:1 月 23 日下午 2005 年单考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2消费者剩余 3摩擦性失业 4自动稳定器 二、简答(60 分)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的关系。 2在完全竞争及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长期的产量和价格的均衡条件

2、分别是什么? 3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如何确定? 4货币中性 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基本含义 6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三、计算(30 分)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已知生产要素 A、B、C 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 12、8、6 单位, 其价格分别是 6、4、1 美元,厂商要获得最大利润,他们出售商品所得到的价格应是多少? 2在一个封闭经济乘数模型中,YDCC8 . 0 ,TAYYD (1)计算政府支出乘数 G 和(定量)税收乘数 TA ,哪一个乘数更大? (2)如果政府采取平衡预算政策:100TAG,则均衡产出水平变动?Y (3)解释上述结论的形成机理。 四、论述(40 分) 1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纠正市场

3、失灵的方法。 2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 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 可能性。 2 中山大学 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1 科目名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考试时间:1 月 23 日下午 2005 年单考经济学试题 二、 名词解释(20 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中山大学 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1 科目名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单考) 考试时间:1 月 23 日下午 2005 年单考经济学试题 二、 名词解释(20 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4、与另一 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 X Y Y X YY XX XY Q P P Q PP QQ E. / / 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 X Y Y X XY Q P dP dQ E. 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 (1)当时0 XY E,X 与 Y 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例如,大米与面粉,米价的上升 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 (2)当0 XY E时,X 与 Y 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 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 (3)

5、当0 XY E时,X 与 Y 两种产品间无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 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2消费者剩余: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它被用以测度 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总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 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具体地看,在图中,需 求曲线以反需求函数的形式P d=f(Q)给出,它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 格。假定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0,消费者的购买量为Q0。那么,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可 以推断,在产量零到Q0区间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

6、表示消费者为购买Q0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 付的总数量,即相当于图中的面积OABQ0;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等于市场价格P0乘以购买量 Q0,即相当于图中的矩形面积OP0BQ0。这两块面积的差额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消费 者剩余。 3 图 33 消费者剩余 图 33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为P d=f(Q) ,价格为这 P0时的消 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 0 0 0 0 )(QPdQQfCS Q 3摩擦性失业:3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者改变工作,需要对新的工作机会进行寻找和选择而形成 的短期性失业。在市场经济中,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些企业因产品不

7、适应新的需求而倒 闭,一些工作机会也因此消失,而适应新的需求的企业或工作机会不断产生。因此,作为劳 动力资源的劳动者也像其他资源一样需要在市场上实现重新配置。 由于劳动力的重新配置需 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对新的工作机会进行寻找、比较、选择、尝试等,因而劳动者在这一较 短时间里就处于失业状态。 由于这种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摩擦性失业 并不影响充分就业。当充分就业实现时,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通常也不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目标。 但是, 政府的人力政策或劳动力市场改善政策, 会通过提高信息质量和降低寻找成本而有助于降低摩擦性失业。 4自动稳定器: 4自

8、动稳定器:指现代财政制度和储蓄制度所具有的一种自动减轻宏观经济波动和价 格波动的稳定功能或自动调节机制。这种功能来自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 (1)自动改变 税收。在市场经济国家,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基本是累进税。在经济衰退出现以后,个 人和企业的收入下降, 这时即使不改变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的税率, 征收的所得税额也会自动 下降;相反,在经济高涨时个人与企业的收入上升,征收的所得税额相应地自动增加。这 种情况同政府在“反周期政策”中所采取的衰退时减税、退税和免税,高涨时增税的作用相 似,都能缓和经济波动。 (2)自动改变失业救济以及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在经济衰退 时, 失业工人增多, 政府

9、失业补助金发放量增加; 当失业工人找到工作时, 补助金随即停发。 在经济高涨时,作为失业补助金来源的税收大量增加,失业准备基金不断增长,而失业补助 支出全面下降。 失业补助金可以使人们获得一定收入, 有利于维持消费数量和减缓经济的下 降。另外,其他主要福利项目也同样会产生类似的稳定作用。 (3)自动改变公司储蓄和家庭 储蓄。这类属于私人部门的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衰退时公司利润减少,经济高涨时公司利 润增长。 但公司一般都有维持股息相对稳定的习惯, 所以总会保留一部分利润用于发放股息。 个人一般为维持原有生活标准, 常把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以备不测, 这种行为也有助于缓和 经济波动。当然,财政制度

10、和储蓄制度的这种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减小经济 波幅,而不会改变经济波动。它只是一个配角,必须配合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才能起到较好 的稳定作用。 二、简答(60 分)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的关系。 二、简答(60 分)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的关系。 4 答:答: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是指: 技术条件不变, 其他投入要素不变, 只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则边际效益会经历一个由递增到不变到递减的过程。 (2)规模收益递增原理的含义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 那么产出的增加将大于这一比例。 规模 收益不变是指当所有投

11、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也按同一比例增加。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的关系 一方面,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设生产函数是 Y=f(C。 L)(Y 表示产量,C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那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在其中一种生产要素 不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的前提下发生的规律, 而规模收益递增则是在两种生产要素 按原比例同时增加时所发生的现象。 规模收益递增不是扩大生产规模后必然发生的现象。 如果在扩大生产规模以后没有实 行更为合理的分工和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不一定发生。 而边际收益递减 是一个规律, 在

12、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只要一种生产要素不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 这种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另一方面,两者也是有联系的,并不矛盾: 假设我们仅仅增加“经营的规模” ,这就是说,在同一时候以同样的比例来增加一切的 生产要素。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当你把所有的投入量加倍时,你将能够以一种不同的, 更有效的方式经营工厂, 从而在实际上使你的产出量增加比 1 倍还多, 这一现象叫做规模收 益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是涉及某些生产要素变动而某些要素不变的情况。 因此, 规模收益 递增的情况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无矛盾之处。 虽然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发挥作用, 但是并 不能组织规模收益递增现象的出现。

13、只有当产品的数量多得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 如果只要生产几门大炮,那么,用手工制造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具有生产数千门大炮的 资源,到么,在一开始就设计专门的设备和工厂以便减少生产许多大炮的劳动成本,这就是 合算的。 2在完全竞争及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长期的产量和价格的均衡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 2在完全竞争及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长期的产量和价格的均衡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 (1)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产量和价格的均衡条件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 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在完全

14、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 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 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首先,我们分析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下面利用图加以说明。 在图中,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为P0。在P0。的价格水平,厂商应该选择哪一个生产 规模,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呢?在短期内,假定厂商已拥有的生产规模以SAC1曲线和SMC1 曲线所表示。由于在短期内生产规模是给定的,所以,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进行生 产。根据MR=SMC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所获得的利润为 图中较小的那一块阴

15、影部分的面积FP0E1G。而在长期内,情况就不相同了。在长期内,根据 MR=LMC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会选择SAC2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的最优生产规 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优产量为Q2,所获得的利润为图中较大的那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 HP0E2I。很清楚,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更大的改善, 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 5 图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图 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其次,我们分析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决策及其对单个厂商利润的影 响。以图来说明。 图 厂商进人或退出行业 图 厂商进人或退出行

16、业 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之间的调整, 生 产要素总是会流向能获得更大利润的行业, 也总是会从亏损的行业退出。 正是行业之间生产 要素的这种调整,使得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零。具体地说,如果开始时的市场 价格较高为P1,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1,相应的最优生产 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此时,厂商获得利润,这便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 该行业生产中来。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增加,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 就会逐步下降,相应地,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逐步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 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相反,如果市场价格较低为P3时,则厂 商选择的产量为Q3,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3曲线和SMC3曲线所代表。此时,厂商是亏 损的, 这使得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退出该行业的生产。 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