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365078 上传时间:2020-10-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ppt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 4 课,BC1046,BC771,BC476 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朝代更替结构示意图,东周(BC770-BC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东 周,分封制 宗法制,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礼乐征伐出自诸侯礼乐征伐出自大夫,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2、 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称霸天下的欲望,二、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1.背景:,2.内容:,“相地而衰征”,3.影响,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 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史记云:“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维护奴隶制统治,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尊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

3、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卷13周末风俗,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论战国风俗,战国的变法潮流,魏文侯变法,李悝,政治,经济,“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强调法治,制定法经,吴起,军事,“尽地力”的农业政策,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变法,1.内容,创建军队“武卒”,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1)对魏国:,2、影响:,3)对历史进程:,2)对其他诸侯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 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管仲、李

4、悝 法家代表。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1.探究以上三位改革家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代表?体现了他们什么思想主张?,吴起 法家、兵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2.比较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异同,什么是分封制?分封的目的是什么?西周都分封哪些人去做诸侯?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附属国有何不同?分封制的作用如何?,1.概念: 2.目的: 3.范围: 4.内容: 5.作用:,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

5、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巩固西周统治。,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等级序列,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分封制,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分封制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什么方法?什么是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宗法制起了什么作用?,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所谓宗法制,指的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

6、,到周代逐渐完备。,核心: 内容: 维护的工具: 作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大宗、小宗体系,礼乐制度,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度核心)。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为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而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成为大宗。小宗则是相对与大宗而言的。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对于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学思之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7、。” 诗经小雅北山 你知道诗经中的这句话的意思吗?,即天子对天下的土地拥有所有权。商、周时期,所有土地均归国王所有,这称为土地国有制。,什么是井田制?“公田”和“私田”是怎么回事?,井田制:一种土地国有制,是商周社会的经 济基础。这里说的“国有”实际上是一种国王为代 表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农政全书内容,“公田”,由贵族占有;“私田”,是农夫的份田。两者均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的瓦解,井田,私田,国有,奴隶主私人占有,产品要向周王进贡,不用进贡,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存在的重要条件。 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隶制的消亡。,私田越来越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8、,生产力的提高,看右图: 第一层左为竞射图,右为采桑图;第二层左为宴乐舞武图,右为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 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战国铜壶金银错宴乐图,说明了当时盛行习武。,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的看法.,【齐桓公】(?前643)春秋齐国君主。名姜小白。齐公之子,齐襄公弟。襄公在位,荒淫乱政,诛杀不当,他以避祸奔莒。襄公死后,姜小白返齐,被立为国君,是为桓公。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治理国家。在管仲和鲍叔牙等人的辅政下,又兼齐国地势辽阔有渔盐之利很快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霸业至顶峰。齐桓公在位时,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挟天子

9、以令诸侯,终成春秋五霸第一人。管仲死后,他信用小人,疏于政事。及卒,诸子争位,齐霸业遂衰。,齐桓公的用人之鉴,齐桓公不杀仇人,已属大度; 重用仇人,更非一般。 其重用管仲,是惟才是举的千古师表。 然而可悲的是,到了晚年他却因重用奴才而误国。 齐桓公因重用人才而称霸,因重用奴才而败国,可谓千古之鉴。,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建树。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用管仲为相,被尊称为“仲父”。,管仲从政40多年,其生平事迹和思想言论主要记载于左传、国语、史记等。他一面强调“法治”,一面肯定道德教化,重“礼”“法”和发展经济。在齐国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从而使齐国国

10、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也被后人誉为名相。,李悝,战国时魏国人,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魏文侯支持下,李悝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国策;经济上提出了“尽地力”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和平衡粮价的“平籴法”,保护封建经济。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在当时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 李悝为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了变法。,吴起,卫人,少时“家累千金”,后破产求仕。曾和李悝一起辅佐魏文侯,使魏成为战国首强。魏文侯死,吴起因受人谗害,被迫去楚。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任他为相,主持变法事宜。他以财政,促军政,废除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度,开发了边远地区,使楚国国力大振,但也受到失利贵戚的强烈反对,悼王死后,宗室大臣射杀吴起,变法因此夭折。吴起变法对数十年后的商鞅变法有重要的影响。,自学检查 抢答题: 流传到今天的有关“春秋战国”的成语非常多,如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你还能说出哪些来?,魏,秦,赵,齐,楚,燕,韩,匈,奴,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看谁说得快!,敬请指正,课件制作:深圳市红岭中学 吴磊 E-mai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