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班主任-工作总结4(2篇)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323763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班主任-工作总结4(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实用班主任-工作总结4(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实用班主任-工作总结4(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班主任-工作总结4(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班主任-工作总结4(2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 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 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 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 模式呢?综合班主任工作的过程、方式及职业性质等 特点,我以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 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 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 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 基础之上。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 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

2、。实 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 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 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 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能及时地把 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 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在实 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班主任参与学生活动的 多种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 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督促班主任变间接、 简单的“遥控式”管理为直接、具体的“走动式”管 理,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

3、巡警和 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 的过程。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 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 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 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班主任 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 那么学生便会对他(她)产生心理认同, “亲其师,信 其道” ,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于观察。 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就要事事 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 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 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 意志品质、个

4、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 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 法,等等。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从一个学生在 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发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 的秘密交往。姚亚平老师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 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可见优 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 他们不仅勤于观察, 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 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 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荫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 范措施。 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 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 在不同时间、 不同场合、

5、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 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 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 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 的思想、行为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进行“长善救失” 的教育。 三、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 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交谈可弥补眼观 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 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交谈在说服、教育学 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 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 “媒介”来实现。称职的班主任

6、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 语言交流。他们或及时向学生传递国内外的最新信息,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 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 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 理和巧妙的引导这些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 生活等诸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言传”而非空 洞的说教,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 切不可等闲视之。 四、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 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 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 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

7、学生的巨大效能。有一位班主任接了一个差班,学生 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这位班主任既 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 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 。 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在以后学校教 室卫生随机检查中,该班积分总居榜首。正所谓“话 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 要想取 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 会,做到手勤。比如,清除卫生死角时,首先扒开又 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 进学生宿舍, 调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 主题班(队) 会上,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及时 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

8、,为学生装 上一块挡风的窗玻璃;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 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 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无 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五、勤于思考。 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 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 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 因此,开动机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标 准可划分出不同的范围。以班主任工作过程为线索, 既要思考如何在自然状态下掌握学生的感性材料,分 析、研究其隐藏着的本质特点,又要思考通过怎样的 途径、手段、方式、方法,才能实施有

9、效的教育和引 导;以教育对象为线索,既要考虑全班的共性特点, 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教育目标为线索, 既要考虑班级目标的远景性、整体性,也要考虑近景 性和局部性;以教育内容为线索,既要全面思考学生 必须明白的“大道理”,又要考虑到各种具体的学习、 工作、生活实际。 可见,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积极参 与,否则,其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的,或者是主 观的、随意的、缺乏科学和艺术的。在实际工作中常 常有这样的现象, 同一个班、同一个学生或同一事件, 在不同的班主任手中,由于教育和处理的方式不同, 效果也大不一样。虽然这与班主任的资历、知识水平 等有一定的关系,但班主任对学生的“

10、用心”程度, 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经验、教育艺术的差异,也是造 成此种现象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孟子说: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班主任工作虽有规律可循, 但教育对象是千差方别的。 班主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 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 的“钥匙”,提高班级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当前, 我国正处在加速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新的历史时期, 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 道德意识、 心理、个性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 化。因此,班主任要把握住时代走势,不断更新教育 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运用边缘学科和相关 学科的

11、相关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研究教育现象,指导 教育实践; 要善于运用“侧向思维”,实现触类旁通和 经验迁移,以期从其他领域获得借鉴,探索出班级工 作的新规律。 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间总是匆匆而过,刚刚还沉浸在紧张的复习中, 转眼又到了自我总结的时刻,回首一学期的工作,有 过喜悦也有过遗憾,但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失败与成功 中不断摸索前进,心中还是倍感欣慰。这是我担任本 班班主任的第六个学期,通过六个学期的努力,班级 管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行为规范基本上纳入 正轨,班级情况也较正常。这一学期主要目的是强化 班级管理意识,巩固几个学期的管理成果,将班级管 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2、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1、抓好课堂纪律, 首先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要 求学生以同等的眼光看待每一门课。其次,采取相应 的促使及奖惩。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 课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及时掌控课堂秩序。让学生在 书上学习记一些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加 强与任课教师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由 纪律委员、小组长记录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及时了 解反馈。对于违纪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惩罚,并肯定学 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重视度。最后,了解学生各学 科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制定措施,帮助其把学习成 绩搞上去。 2、坚决制止学生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我要 求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经常布置限时

13、作业,提 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及效率。平时对学生奖勤罚懒,严 格要求。在复习阶段,积极配合各任课教师辅导学生 开展复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3、在班级中树立学习的榜样, 让学生们向班里品 行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每人为自己找一个小 对手,树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增强竞争意识。经 常进行学习评比,做好奖励工作。 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动力,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体现 自己的能力以及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我主要抓住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1、激发与平行班同学的竞争: 主要在各项集体活 动及竞赛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其他任课老师对 各班的评价如何。

14、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 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 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 3、建立互助组:以互助小组、1+1 小组( 一一对 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 )、 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 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 集体奋斗的目标。 三、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 工作 我班有位同学叫邹丽莉,成绩相当不错,但其由 于家庭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其独特的性格。性格非常内 向,心理承受能力差,曾有一次去实践活动,因与同 学发生了一些矛盾,一气之下便逃了出去,害得老师 同学找了半天也不见人影。据其他任课老师也反映,

15、 她有过激的行为, 当她和同学发生冲突, 老师处理时, 她表现出来就是,低下头一声不吭,眼睛直愣着,非 常敌意。有一次,真把我吓坏了。我无意去教室,见 她趴在桌上哭,旁边还留了一张纸条,写着:我实在 受不了了。我一见不妙,马上领她到办公室,叫她先 静静心。我又回到教室,问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 有同学在说她妈妈是神经病。于是我先作了全班同学 的工作,我在同学面前分析了她的性格,我们应该顾 及别人的感受,将心比心,别说别做伤害别人的话和 事,并叮嘱他们在她面前要特别小心。随后,我有回 到办公室做他的工作,我并没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见她没了刚才那气愤劲,我便跟她聊了其他一些事, 与她开开玩笑,刚开始比较累,后来气氛慢慢缓和。 我便与她说: “我也和你说了那么多我的事情,其实你 也可以把好多事情告诉我的,别老憋着,不管是快乐 还是委屈,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你不想说也没关系, 我看你作文写得挺好的,也可以像刚才那样写下来给 我看啊。 ”没想到她点点头。 虽然要改变一个人不是那 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我还是看到了她的进步。 做了三年的班主任,我觉得自己还不是那么的稳 重,有些时候还是容易急躁,做事后劲不足,但我想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虽然做班主任挺辛苦的,但 多数时候还是快乐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