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277013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数与量(吨的认识) (11)【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吨的认识课型新授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中的克与千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展示集装箱船“新浦东”号的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引入表示物体轻重的新单位吨。本节课的重心放在建立对1吨的量感。但学生不能通过类似“掂一掂”活动建立1吨的表象,因此将1吨具体化一定要通过很多重物的累积,如大象、长颈鹿、河马、鲨鱼等大型动物的体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已经通过了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了克与千克,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量感,知道了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但本节课吨的认识是个大计量单位。教学中不能像对待千

2、克那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这就给1吨的观念的建立带来了困难。然而学生对于“吨”也不是完全空白的。首先学生已经建立了1千克的观念,为“吨”的教学准备了数学基础。其次,他们对于生活常见的物品的重量也有一定的体验,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经验基础。第三,“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学生对此不会毫无印象,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生活基础。所以,本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常见物品的重量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由浅入深地建立1吨的观念。学习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2、知道1吨=1000千

3、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研究主题驱动单研究主题的追求目标初步掌握概念形成的方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自觉区分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并形成一定的概念系统;在作业过程中会将概念进行佐证、比较。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应用之美。研究主题的教学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策略。课始由报体重和猜一猜世界上最大动物体重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又因产生对新知的需求,引出质量单位“吨”,使学生初步感受用“吨”描述比较重或大宗物体比较简便。2体验感悟策略。首先借助学生

4、的直接经验,全班同学在“搬一搬”中共同体验25千克大米的重量,接着再通过“算一算”、“说一说”的活动,经历操作、推算、想象的直接、间接体验过程,学生对“1吨”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同时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3解决问题策略。在解决情境图“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对“1吨” 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日记”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考察,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个质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完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测能力。4.合作学习策略,在新授和运用环节中,利用合作交流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对重量单位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表象,让

5、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发展。学习重点知道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习难点通过重物的累积建立1吨的量感。课前准备课件、练习纸 一袋大米教 学环 节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亲身体验,感受新知三、实际运用,深化知识四、课堂总结1、说说体重(1)师:请你说说自己的体重(2)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3)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2、谁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它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师:蓝鲸的体重就是用“吨”作单位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重量单位。3、揭示课题:吨的认识。1、出示图片(两组图

6、片)(1)认读 (2)提问:对这些动物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吨作重量单位的,请看下面几幅图。小结:计量较重物品时,通常用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来表示。(t)2、初步感受1吨(大米)指 出:一袋大米重25千克(1)提一提:感觉怎样?(2)算一算:4袋大米重多少千克?40袋呢?师:40袋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3)想像一下: 如果让你来搬这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出示图片,换算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例子?2、出示下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他们

7、可以怎么过河?3、填上合适的单位1块橡皮约重15( ) 1头大象约重2( )最大的犀牛体重约3( ) 1只猫约重2( )一个苹果约重150( ) 爸爸的体重约75( ) 一本书约重500( ) 一头长颈鹿约重2( )4、连一连苹果 西瓜 洗衣粉 大象 乒乓球 卡车5克 180克 5千克 5吨 500克 5吨5、算一算8t= ( ) kg 12000 kg = ( )t 60 t =( )kg 23 kg = ( ) g40000kg= ()t3700kg+4t= ( )kg、6解决问题5、小明的数学日记(机动)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市场上的

8、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芹菜,2吨西红柿,2千克鸡蛋,1000千克猪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一说读一读提一提算一算,交流读一读交流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说图,讨论交流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独立读一读再小组内交流、改错从回顾“克、”“千克”到猜一猜世界上最大动物的体重引入新的重量单位“吨”, 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读大型动物以及大宗物品有多重,引入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表象,为下一环节充分感受和体验1吨打下坚实的基础。感受和体验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提25千克的大米,获得直观体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 算一算来想象1吨的重量,并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感知、表象及体验,通过估算或计算,进一步丰富对吨的感知,以强化认识。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数学问题是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改错练习让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帮助学生组建起质量单位的认识结构,同时深化对质量单位的应用,得到了数学概念的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