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培训(奋达)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8270463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培训(奋达)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专利培训(奋达)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专利培训(奋达)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专利培训(奋达)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专利培训(奋达)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利培训(奋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培训(奋达)(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利 专 题 交 流,主讲人:唐超文 Email: 联系电话:13609615323,.,1.前言 2.专利类型与“三性”判断 3. 专利信息的重要意义,提 纲,.,3,第一部专利法发布:1984年3月12日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1985年4月1日施行。 专利法第一次修改:1992年9月4日第7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1993年1月1日施行。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2000年8月25日第9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2001年7月1日实施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2008年12月27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通过。2009年10月1日实施 细则有4次修改:20

2、03年2月1日,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4,4,驳回,授权后无效,三个月起诉,受理,分类,实审请求,发明实审,公布,初审,复审,北京高院,北京中院,驳回,授权公告,无效,权利维持,权利终止,受理,初审,授权公告,权利维持,评价报告,复审,无效,北京高院,北京中院,发明,新型和外观,权利终止,分类,专利审查流程,.,5,实质审查部门,初步审查部门,205115093560,307人,4438人,305+155+111571,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实用新型审查部,外观设计审查部,机械发明审查部,电学发明审查部,通讯发明审查部,医药发明审查部,光电发明审查部,化学发明审查部,材料发明审查部,专利审查

3、协作中心,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局审查部门和人员,.,06年发明占比例为37,07年为35,08年为35% 06年新型占比例为28,07年为26,08年为27% 06年外观占比例为35,07年为39,08年为38%,06、07、08年申请量比较,.,专利类型,1、发明专利; 2、实用新型; 3、外观设计。,.,8,1、发明概念-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3、发明保护的客体-技术方案(如:一种手表,包括电子机芯、指针表盘、表壳,其特征在于表盘上有液晶显示屏) (1)抽象性(上位性)(保护范围是看

4、不见的,是“一类”看不见的“手表”)(抽象性也是相对的) (2)逻辑上的再现性(不一定非造出手表) 2、体现发明保护范围方式-权利要求 4、发明的种类-产品:制造品和材料 方法:制造、使用方法和用途,专利权的客体,怎样理解发明专利,.,9,9,具体产品,一种电子手表,包括表壳、电子机芯和指针式表盘,其特征在于表盘上有液晶显示屏。,上位概念,图示,专利权的客体,.,10,10,1、特点: (1)具有标的物。“标的物”是指技术方案涵盖的对象是具体的,看的见的有形产品(实物)。但技术方案并不因此等于标的物。 (标的客体-不等于标的物) (2)生产出的产品 2、种类:(以是否具有形状为标准) (1)制

5、造品的发明:生产设备、生活用品 (2)材料发明: 化学物质:油漆 涂料 合成物:水泥 玻璃,专利权的客体,产品发明和种类,.,11,1、特点:具有过程或者时间的要素 2、种类: (1)制造产品的方法: 机械方法: 如制造机电产品 化学方法: 制药 化工原料 生物方法: 如微生物方法造的药品 (2)使用产品的方法:操作机器或设备的方法 测量、通讯方法 用途发明,指在发现物质的固有性质后,专门利用这种性质而形成的发明。 年后才发现并利用其杀虫。,专利权的客体,方法发明和种类,.,12,1、实用新型概念-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1)有确定形状、构造且占据一定空

6、间的实体 (2)复合层可以认为是产品的构造,产品的渗碳层、氧化层等属于复合层结构 (3)产品的形状可以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所具有的确定的空间形状(如降落伞) (4)允许产品中的某个技术特征为无确定形状的物质(如温度计中的酒精) (5)产品的构造可以是机械构造,也可以是线路构造 (6)可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材料应用于具有形状、构造的产品上,(如复合木地板、塑料杯),专利权的客体,怎样理解实用新型,.,13,2、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技术方案 3、实用新型和发明的主要不同 (1)创造性要求不同(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和进步) (2)保护的范围不同:方法、用途、部分产品不保护 (3)实用新型不进行实质审查

7、 (4)实用新型必须有附图 (5)权利人行使权利的前提不同(要提交检索报告) (6)保护的期限不同 4、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产品形状”上的区别,专利权的客体,怎样理解实用新型,.,14,1、外观设计概念: 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10月1日后瓶贴和包装袋除外)。 2、保护的客体: 是某一类产品具有创意的外观设计新方案,亦具有概括性。,专利权的客体,外观设计的概念和特点,.,专利“三性”,1、新颖性; 2、创造性; 3、实用性。,.,16,1、定义 :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8、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2、现有技术 是指申请日(含优先权日,不含当天)在国内外(能够)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现有技术应当在申请日以前处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并包含有能够使公众从中得知实质性的技术知识的内容,专利性,对新颖性概念的理解,.,17,1、概念:专利法意义上的出版物是指记载有技术或设计内容的独立存在的传播载体,并且应当表明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时间 。(修订后的指南增加了网络公开)专利法意义上的“出版物”,不等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出版物。 2、标准:处于公众能得知的状态

9、 (1)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2)不受发行多少限制; (3)不受是否有人阅读及申请人是否知道的限制 公开日: 出版物的印刷日视为公开日,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公开日的除外(印刷日只写明年月或者年份的,以所写月份的最后一日或者所写年份的12月31日为公开日),专利性,对出版公开的理解,.,18,1、概念 由于使用而导致技术方案的公开,或者导致技术方案处于公众可以得知的状态,这种公开方式称为使用公开 。即使所使用的产品或者装置需要经过破坏才能得知其结构和功能,也仍然属于使用公开。 2、标准:处于公众可能得知的状态 3、形式: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交换、馈赠、展出、演示等 4、公开日:公众能得知之日为公

10、开日 未给出任何有关技术内容的说明,以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得知其结构和功能或材料成份的产品展示,不属于使用公开,专利性,对使用公开的理解,.,19,1、概念 主要是指口头公开等。例如,口头交谈、报告、讨论会发言、广播、电视、电影等能够使公众得知技术内容的方式 。 2、形式:口头,报告,广播,展览等。 3、时间:发生日或者播放日为准,专利性,对其他公开方式的理解,.,20,概念: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可以概括为:非显而易见性 日本:发明:“轻易(easily)作出发明时没有创造性” 实用新型:“非常轻

11、易(very easily)作出设计时没有创造性”,专利性,对创造性的理解,.,21,1、概念: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1)不限于权利要求,包括说明书 (2)逻辑上的再现性(不要求已经作出) (3)积极的效果:有益性 2、不具有实用性的几种情况 (1)无再现性 (2)违反自然规律:(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如永动机) (3)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 (4)非治疗目的外科手术方法 (5)无积极效果,脱离社会需要 “苍蝇断头台”“脱帽机” 三性的审查顺序: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专利性,对实用性的理解,.,22,1、外观设计专利性的条件 不属于现有

12、设计,也没有任何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的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2、判断的方法 (1)以消费者的眼光进行判断(含特定群体) (2)视觉观察、单独对比 (3)不考虑材料、结构和功能等要素,对外观设计专利性的判断,专利性,.,23,1、概念 对发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要有附图。(法26条) 2、包括 (1)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 (3)发明内容技术问题、方案及有益效果 (4)附图说明 (5)具体实施方式,申请文件,对说明书的

13、理解,.,24,1、概念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要求保护的范围(细则第20条)(包括对独立权利要求的要求概括,也包括对从属权利要求的要求概括) 2、类别和结构 (1)独立权利要求 整体上反映技术方案(前序部分、特征部分) (2)从属权利要求 用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限定(引用部分、限定部分) 英国从18世纪开始使用权利要求,美国从1836年开始使用。,申请文件,对权利要求书的理解,.,名词解释: 专利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专利文献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文献的载体由纸件向光盘和大容量的数据库不断快速地发展,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趋

14、势,加快了专利文献的传播。 专利信息是指以专利文献作为主要内容或以专利文献为依据,经分解、加工、标引、统计、分析、整合和转化等信息化手段的处理而形成的与专利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总称。其含义比专利文献要广些。,.,专利文献出版量: 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地区及组织以30多种文字出版专利文献,每年以150万件左右的数量递增,约占世界图书期刊年出版总量的1/4。 专利文献载体: 目前,世界各国专利文献以磁介质存贮为主,因特网形式公布。,.,27,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经济、科技竞争能力的重要激励机制。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是既要

15、保护智力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又要促进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使智力成果从个人专有财产适时地转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28,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无形性(非物质性,不会被消耗,对它的 占有表现为认识和利用) 2、专用性(独占性、排他性) 3、地域性(在一地区内有法律效力) 4、时间性(一旦过期权利自动消灭,成为社 会的共同财富),.,29,日本知识产权研究所曾调查过知识产权的经济效果,许多企业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所带来的最有益的经济效果是:其他公司的公开信息可能作为自己研究开发的信息加以利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日本的“二次创新”理念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启示。,.,专利 = 智慧财产是可以创造

16、财富的资本“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加上利益之油” 美 林肯,.,作为对这种保护的回报,发明人必须将自己的发明完全地公开给公众,专利制度以提供保护来换取技术发明的公开(信息的传播),以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外: 专利申请人要清楚自己目的,还要缴纳一些 相关的费用,因此在进行申请专利之前要注 意进行专利检索,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 避免重复劳动和资金的浪费。,.,失效专利,被称为“免费的金矿”是一长期被忽略的信息资源,因其不受专利法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失效专利的数量大约占专利数量的85%以上。对失效专利信息的利用在国内外都有很好的应用案例. (失效专利:是指超过专利保护期限、未缴年费、撤销、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