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269443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知识点:1.口算除法(1)口算。(2)估算。2.笔算除法。(1)基本的笔算除法(2)除法的验算。教学要求: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

2、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景中。(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

3、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

4、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

5、应注意: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6、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三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执教:杨娅文 授课时间: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通过探究交流,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 复习铺垫1. (

7、)里最大能填几?7( )38 ( )9706( )43 ( )8605( )24 ( )319 2、计算844= 726=在PPT中展示以上两个算式,让学生在草稿纸中例出算式,从而复习我们前面所学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快速说出算理。点名学生说出算理。2、 情境创设,探究新知(1)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PPT中出示教材第17页例3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教师:观察情景说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左边同学说:“一共有256张照片”。右边同学说:“用两本这样的相册正好装完。”问: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2) 得出算式,探究算法(小组合作,尝试解答)问

8、题:一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教师:如何列算式呢?我们来读一遍题目(点名一位同学来读题,全班齐读一遍)教师引导分析题目意思,得出算式。2562把25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学生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一估每本大约插多少张?教师:看到估一估,你们想到了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什么呢?学生:四舍五入教师;把256看成260,2602=130,所以每本大约插130张照片教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张数,应怎样计算呢?(三)探究算理2562=(四)明确算理2562=128(张)算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小组内自己说算理,自己填空。先算:2个百除以2,商( )个百,

9、商( )写在百位上;再算:( )个十除以2,想几乘2最接近5个十,( )个十乘2最接近,商( )写在十位上,( )个十乘2得( )个十;最后算:5个十减( )个十得1个十,十位余数( )小于除数2,把个位的6落下来与十位1个十合成16,16个一除以2得8个一,商8写在个位上。教师引导让学生能够说出算理。教师:全班齐说算理最后教师出示答案。 (5) 除法验算(小组讨论,除法验算)2562=128教师:我们怎样能够知道我们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先让学生小组讨论除法的验算方法。学生:用乘法验算教师引导验算方法乘法验算:1282=256,商除数=被除数。拆数法口算:256分成200、50和6,2002

10、=100,502=25,62=3,所以100+25+3=128(张)。三、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的内容:1、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最高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2、乘法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四、巩固运用课堂练习1课本17页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先在草稿纸上计算,再将“做一做”补充完整。教师:在白板上展示学生的做题结果。课堂练习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6543= *4342= 5755= 8687=由学生先进行计算教师点名四名学生上黑板做,之后教师在讲解,让学生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课堂练习3小练习: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67元,是一个篮

11、球价钱的倍, 一个篮球多少钱?【答案】267389(元) 答:一个篮球89元。【解析】根据题意,已知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67元,是一个篮球价钱的3倍,求一个篮球多少钱?也就是求把26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多少。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列式为:2673。 教师先出示小练习,先让学生读题,自己分析 教师追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应该怎样例式呢? 先让学生自己例式,自己解答,在点名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例式?五、概括总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认为今天谁表现最棒?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六、布置作业作业:第19页练习四,第4题 第20页练习四,第10题 第21

12、页练习四,第13题 七、板书设计乘法验算:商除数=被除数。让学生知道最大能填几?是我们除法计算过程中试商的一个前提要点。复习我们前面所学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从题目找关键信息。点名学生读题,提醒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讲清楚2562代表的意思是:把25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唤起旧知识,四舍五入。探究算理,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每一步所得数表示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算理,让学生会读、会说、会写。加强学生的说理训练,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算法。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突出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逐步使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让学生上去黑板上计算,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独立说出算理,加强算理。由学生先自己解答,并说出自己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