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261409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通煤业有限公司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技术管理体系 一 、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我国煤炭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一个行业。从企业结构来看,有集团公司式的煤炭企业,也有单一煤矿的煤炭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既包含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也包含煤矿的总工程师。本章重点界定煤矿总工程师的领导地位,岗位职责、权限和应具备的条件。 1、 总工程师岗位定位 (1)煤矿总工程师是煤矿全面技术工作的总负责人。 (2)煤矿必须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分管技术工作,对总工程师负责。 2、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技术方针、政策、法律法

2、规和规章标准。 (2)负责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加强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3)组织编制煤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季度生产计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目标的技术措施。 (4)组织制定和批准煤矿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管理制度。 (5)组织编制和审查矿区(矿井)地质勘探、新井建设、矿井改扩建、技术改造、开拓延深、采区设计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资源合理开发、抽掘采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 (7)充分了

3、解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开采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 (8)组织研究和实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技术措施,组织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工程保障计划。 (9)煤矿发生重大事故和灾害时,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事故和灾害的抢险救援措施,参与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认真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教训,制定和组织落实防范措施。 (10)组织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技术攻关和科技交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

4、材料;负责科技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工作。主持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3、(1)煤矿重大技术措施、方案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并做出决策。 (2)集团公司对各矿总工程师、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任命,应征得总工程师的同意。 (3)负责安排和调整使用安全技术措施资金、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资金。 二、总工程师应具备的条件 煤矿总工程师应由具备下列条件的技术人员担任: (1)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锐意改革创新,有奉献精神。 (2)热爱煤炭事业,崇尚科学,尊重事实,坚持原则,作风民主。 (3)应该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以上

5、职称,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技术决策、技术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4)身体健康,能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有关重大技术问题。 三、技术管理综述 1、技术管理内容 煤矿技术管理的内容,按矿井的类型可分为基本建设矿井(包括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矿井)技术管理、生产矿井技术管理;按矿井技术管理的专业可分为生产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洗煤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环境保护技术管理等。 基本建设矿井技术管理建设项目技术管理: 煤矿建设项目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矿井总体规划设计、项目申请报告、煤矿建设项目或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建设项目初步设

6、计的编制报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单项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的编写。技术管理工作要贯穿煤矿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全过程,其相关的详细内容见本篇第3章煤矿建设项目技术管理。 技术改造矿井技术管理 煤矿技术改造是指在不提升矿井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矿井部分环节的技术改造提高煤矿的安全条件、生产效率、工作环境、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新型采、掘、机、运机械化设备装备现有生产矿井,提高矿井的机械化程度。 (2)改变分散、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实现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 (3)对矿井生产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造,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4)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

7、,对生产系统的老、旧、杂设备进行淘汰或更新,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障安全生产水平。 (5)采用先进的掘进、开采工艺和生产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技术,提高矿井安全生产能力。 (6)改善安全生产设施,配备可靠的安全监测装备,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和抗灾能力。 (7)提高矿井环境保护水平,改善矿井井上、井下环境。 (8)提高洗选水平和煤炭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9)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进一步探明矿区地质情况,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煤炭回收率。 技术改造矿井的技术管理是指对拟采有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及改造所采用的新方案、新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评价、论证和报批,并对技术改造矿井改造过程中各阶

8、段的技术进行管理。 生产矿井技术管理 生产矿井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矿井采掘生产、顶板管理、冲击地压、“一通三防”、防突管理、瓦斯防治、地热防治、矿井防治水、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等中长期计划及年度计划。 (2)地质勘探、煤炭储量的技术管理。 (3)“一通三防”、瓦斯抽采及防突的技术管理。 (4)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工作面接替的工程技术管理。 (5)编制并实施采掘作业规程。 (6)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7)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矿井灾害、事故的技术管理。 (8)煤炭洗选的技术管理。 (9)矿井环境保护及煤炭综合利用的技术管理。 企业技术创

9、新管理 煤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煤矿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 (2)煤矿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 (3)煤矿科研项目的管理。 (4)煤矿科技成果的管理。 (5)煤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6)煤矿知识产权的管理。 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技术管理机构是煤矿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服从于整个煤矿的管理形式,以利于煤矿整体目标的实现和良性发展。 技术管理机构的形式及特点: 大部制管理模式: 大部制管理模式,是指煤矿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同设在一个部门,在行政管理上由分管生产的副职负责统一管理,在业务管理上分别由集团公司或煤矿总工程师与分管生产的副职进行管理的管理

10、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生产中。但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这种管理模式要统筹兼顾,否则会造成“技术跟着生产走”的局面,限制了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 大部制管理模式中一般包括安全、生产、洗选、科技、职工教育等内容,其中生产部门包括生产、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专业。 分系统管理模式 分系统管理模式,是指煤矿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分别设在不同部门,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与总工程师分别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但由于技术人员相对脱离生产一线,技术不一定能及时、准确地服务于生产。 分系统管理管理模式中一般要分别设立安全、生产、技术

11、、通风、机电、地测、洗选、科技、职工教育等部门。 煤矿可根据矿井本身生产能力大小和工采条件选择技术管理模式。生产能力较小、开采条件简单的煤矿宜采用大部制管理模式,生产能力大或开采条件复杂的煤矿宜采用分系统管理模式。 四、技术人员的配置及素质要求 1、技术人员的配置 煤矿管理机构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技术、调度指挥、“一通三防”、机电、地测、防治水等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要设立安全、生产、通风、地质、机电、洗选、科技、职教等相关业务部门,以实现专业化管理,并配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采矿、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主体专业技术人员。 总工程师应组建一套精干的技术管理机构进行技术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

12、总工程师领导下设置分管设计、生产、通风、地测、机电、安全、基建等工作的副总工程师。为了加强技术管理,各业务部门都要设置主任工程师,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技术工作。总工程师对下设业务部门进行直接领导或专业技术领导。2、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 职业道德:热爱煤炭事业,能安心从事煤炭技术工作。 业务素质:熟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技术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及技术标准。 技术素质:有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安全知识。 综合素质:有现场工作经验,能根据现场情况从技术上制定可行的方案、施工设计、作业规程或措施。 五、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加强技术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煤矿技术管理的规

13、章制度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国家法律、法规、法令及政策方面的制度。 (2)煤矿内部各种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中长期及年度计划管理制度;作业计划管理制度;地质报告审批及储量管理制度;科研及技术开发管理制度;生产衔接及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审批制度;采掘工作面设计;作业规程审批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检修及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事故追查制度;11质量管理制度;12技术培训管理制度;13各种灾害预防处理预案;14岗位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3)技术管理责任制度。煤矿应根据煤矿组织机构特点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各技术人员的业务范围、领导关系、应负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力。 建立健全规

14、章制度应从煤矿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家及行业规定进行制定,并严格执行、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订完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六、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 各专业技术部门的职责 1、生产技术部门的职责 (1)负责煤矿生产工作中采煤、掘进、辅助运输、顶板管理、矿压观测、冲击地压、质量标准化、工程质量验收工作。 (2)负责本专业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等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负责矿井生产衔接的编制工作。 (4)负责煤矿生产中技术方案、设计、作业规程和措施的编审工作。 2、通风部门的职责 (1)负责煤矿通风系统管理,保障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 (2)负责防尘、煤层自燃及防灭火、井下爆破管理工作。 (3)负责矿井的

15、瓦斯管理及监测监控管理工作。 (4)负责瓦斯的抽采工作。 (5)负责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 3、地质部门的职责(1)负责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的地质和测量工作,为生产设计和煤炭生产各项工作提供所需的地测资料。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3)负责煤炭资源申请工作,加强储量管理,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 4、机电部门的职责 (1)负责煤矿机电设备选型、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 (2)负责机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发电、供电管理。 (3)负责井下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工作。 (4)负责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工作和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的应用。 5、安全部门的职责(1)负责制订煤矿的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安全计划。 (2)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安全设施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3)负责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