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8260555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杨光富 副教授 联系电话:13585524909(午休时间勿扰) 电子信箱: (咨询) 个人博客: (上课材料),西方著名教育家选讲 Selected Educationist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第二讲 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一、夸美纽斯的生平 二、从教科书的编写到教育学的建立 三、教育目的:为永生作好准备 四、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五、“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六、建构班级授课制理论 七、现代学制的雏形 八、对教育的主要贡献,.,公共电子邮箱(里面有上课材料,供同学们下载): 邮箱密码:1111

2、11,.,可围绕下面某一问题写成一篇学术小论文,题目自拟。 (1)阐述某位教育家的经历或教育思想的某个方面,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2)针对某一位教育家的教育著作,写一篇读后感。 (3)谈谈你对这门课程看法及其收获。 (4)其他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形成文章。作业要求: (1)文章字数:建议字数为2500以上 (2)交作业时间:4月1日,手写或打印 (3)作业要注明院系、年级、姓名、学号,联系方式(手机或电子邮箱)。,本课程作业,.,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一、夸美纽斯的

3、生平,.,他出身于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1628年2月,夸美纽斯被迫流亡到波兰的黎撒,从此开始了终身流亡的生活。 1670年11月15日,夸美纽斯在阿姆斯特丹逝世,终年79岁。,.,大教学论一书奠定了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夸美纽斯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他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对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等教育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儿童中心论”思想的主要来源。 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为近、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教

4、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之父”。,.,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二、从教科书的编写到教育学的建立,(一)编写教科书的缘由 旧教育的陈污积垢令人感到窒息。管理混乱无序、内容保守陈旧,方法简单粗暴、知行严重脱节。 “我是一个不幸的人,把生机勃勃的青春岁月浪费在学校的无益事情上面。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语言入门( 1631年)该书摒弃了繁琐无味的语法讲述,内容丰富,堪称一部小百科全书。 美国教育家孟禄评价语言入门是夸美纽斯的“最著名的著作,

5、仅仅这本书就可以使他成为他自己的世纪中一个杰出的人物”。,(二)主要著作,.,2、语言入门预备课本,由于语言入门对初学者略显艰深,因此,夸美纽斯两年后又完成了语言入门预备课本,在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精简,并加强了直观性,以适应初学儿童。,.,3、世界图解(1658)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式课本,盛行于西欧各国达两个世纪之久。 夸美纽斯也由此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创始人”。,.,该书主要内容包括:1.神 2. 世界 3. 天空 4. 火5. 空气 6. 水 7. 云 8. 大地9. 大地上的作物 10. 金属 11. 石头 12. 树木 13. 果树 14.

6、花 15. 蔬菜 16.谷物 17. 灌木 18. 动物与鸟 19. 家禽 20. 鸣禽。,.,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世界图解,.,这部附有插图的初级学校教学用书,包括了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问世以来曾先后被译作十多种文字,在欧洲和其他地方广泛作为教科书之用达二百多年之久,版本多达五十余个。 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多次回忆他小时候读该书的感受。,.,中译本世界图解,著者:JA夸美纽斯丛书名:万有图库系列 出版社:上海书店 ISBN:7806225625 版次: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309,.,世界图解语言入门和语言入门预备课本一起,构成了夸美纽斯语言教学的三部曲。

7、 然而,真正奠定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重要地位的,则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4、大教学论,大教学论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学,包括教育目的、任务、原理、作用、内容、方法以及各类分科教学法等基本内容,其中就有对近现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大教学论)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学”的范围,它实际上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全书33章可以划分为6个部分: (1) 总论:第1章至第14章 ,讨论人生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任务、效能、重要性,普及教育的意义、旧教育的缺陷、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探索教育、教学普遍规律以及教学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2)体育:第15章。 (3)

8、 教学论:第16-22章。这一部分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它讨论了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自然适应性;各种教学原则、规则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以及各科教学法。 (4)德育论:第23-26章。 (5)学制系统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 (6)结论:这个教育改革计划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呼吁各界人士支持本计划的实现。,.,这一巨著,以它不朽的思想,历经三百多年的考验,成为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和核心。 西方学者斯皮尔曼甚至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倘若各时代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都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为基础,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夸美纽斯的论证公式是: 1.先提出一条自然现象的规

9、律; 2.用自然界的事例说明这条规律; 3.在人类活动中,园丁如何模仿这条规律; 4.现存的学校教学工作怎样违反了这条规律而出现了错误(偏差); 5.纠正偏差的办法。,.,三、教育目的:为永生作好准备,“现实的人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 他认为要想过上天国的生活,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信仰上帝。 夸美纽斯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但它们的发展则全赖教育。,.,他高度评价教育对形成人的作用“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需由教育去形成”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呢?当然是青年的发展” “我们在建造城市、炮垒、纪念馆与兵工厂

10、上用一个杜克(Ducat),我们就应当在正确地教育青年上用一百个” 。,.,四、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 1、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人由于模仿自然而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创造,比如,人因模仿鱼的游泳而学会游泳,人因模仿鱼而造船,人因模仿动物的发声器而制出笛子。因此,教育一定要遵守“自然的秩序”。,.,2、教育要依据儿童的天性 “这个时期生命和心理都是新鲜的,都在蓄集精力;一切事情都是精力饱满的,都

11、可以深深地生下根” 。 他把人脑比作蜡块,能印上外界事物的形象,它在儿童时期特别“湿润柔顺”,最适于接受一切外来的影像。同时,儿童的筋肉柔软,也能接受训练,容易作出熟练的动作。,.,少年时期是最佳的教育时期,“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矫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蜡在柔软的时候容易定型,定样;硬了就容易破碎。一棵幼小的植物可以种植、移植、修剪,可以任意转向。当它长成一株树木之后,就不可能这样办了”。,.,人的头脑就像蜡,儿童时期很湿润柔顺,适于接受一切外来影像,“往后一点,就渐渐变硬,变干了,事物就不那么容

12、易印在或刻在它的上面了”。 “假如人不从小养成人生的清洁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后来成为儿童中心论的来源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法国教育家卢梭受夸美纽斯的影响,在其爱弥尔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要求培养反对封建的自由人。卢梭之后的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康德、杜威等教育家都受到卢梭的启发,近代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卢梭的影响,他的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和让儿童通过活动进行学习的主张,则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所利用,成为儿童中心主义的一个思想来源。,.,五、“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

13、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所谓“泛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教育的必要性,“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于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给我们”,它们应当“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愚蠢的人需要接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者一把藏着钝

14、刀的金鞘?”总之,“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1、教育内容的泛智化,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指出在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 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 既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从而“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 。,.,2、教育对象的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夸美纽斯从普及教育的要求出发,提出建立统一学校系统的主张。他根据儿童成长的年龄特征,把教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15、每期六年,各设相应的学校。 幼儿期(初生至6岁),母育学校;少年期(6至12岁),国语学校;青年期(12至18岁),拉丁语学校(或文科中学);成年期(18至24岁),大学。这种统一的学校系统,使儿童从出生开始,循序渐进,不设任何障碍,直到成年,获取人类的全部知识。,.,六、建构班级授课制理论,1、班级授课制最早的实践 从已有历史资料可知,早在公元一世纪上半叶,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老师帕利门开办的私立文法学校有200人,当时就实行过这种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设想:古罗马昆体良最早提出 昆体良在教育史上最早地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级,教师面对全班而不是分别教许多学生。,.,3、班

16、级授课制的理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系统论述 (1) 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实践的经验,并在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使其发展有了理论支撑。 (2)他主张根据儿童年龄及知识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班级,并把教学内容分为循序渐进的阶段,一个教师同时对一个年级的学生授课。,.,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教学制的论述,(1)把学生分成班级,班级又分成10人小组,每组有一个学生进行管理。 (2)绝对不进行个别教学,而只同时一次去教所有学生。 (3)每班一个教师。 (4)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眼光同时看着全体学生,谁也不许做别的事,只准用心听,只准看着他。 (5)除非全体学生都在静听,教师决不可说话;除非他们全在注意,否则不可进行教学。 (6)教师应运用技巧,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不断介绍有趣的和实际有用的事物,在开始新学科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兴趣,尽可能利用感官尤其是视觉以帮助注意,中途向学生提问,有时向全班提问,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等等。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