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开江县劳务输出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开江县劳务输出经验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环联动做大劳务产业六抓并举发展劳务经济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开江县劳务输出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开江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农村劳动力28.6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将近19.5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县把做好农村就业工作、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抓紧抓好,全县自上而下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发动,劳务输出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实际工作中,县就业部门把开发劳务市场、搞好劳务协作、打造劳务品牌作为重中之
2、重,通过政府推动,多措并举,努力开辟劳务市场,积极发展劳务协作,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化。目前,我县已在境内外建立劳务输出基地320多个,县外务工人员达到19.3万人,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城市和地区,实现劳务收入达28.6亿元,劳务输出给我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行政推动抓领导,搭建劳务协作平台,建立了上下联动齐抓劳务的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了全县劳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形成了发展劳务产业的长效机制,为发展劳务协作搭好了平台。一是县上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劳务开发领导小组,统筹
3、协调劳务输出各项工作,并从县级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门的劳务输出办公室,各乡镇、村社都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统筹安排。二是县委、县政府同20个乡镇和28个县级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劳务输出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逗硬奖惩。三是各乡镇明确了一名分管副乡镇长具体抓,村社明确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构建了以县就业部门、县劳务办为中心,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村社及社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站为依托的劳务开发网络联动机制。四是落实保障经费。县上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的劳务专项经费,用于劳务基地考察和农民工培训。二、基地促动抓输转,强化劳务协作措施,拓宽
4、了务工人员规模输出的就业渠道。我县统筹劳务市场开发,积极加强与输入地之间的交流及劳务合作,坚持多渠道、多元化输出,多措并举开拓劳务市场。一是走出去,政府搭建平台促进劳务协作。县就业部门运用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发展同外省市有关单位的劳务协作,组织考察团或派专人到全国各地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用工企业考察,搜集了大量的用工信息,选择用工多、条件好、待遇有保障的企业进行洽谈,建立合作关系。几年来,我县已与广州、深圳、福州、泉州、上海、北京、杭州、温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329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9年又新建了中石油、中石化、福建兴德模具、广东美琪鞋厂、成都金盾保安公司等劳务输出基地46个,可以为
5、求职务工者提供更多的单位选择、更多的工种选择、更大的区域选择,基本做到了随时报名随时培训,随时输送随时上岗。二是请进来,充分展示开江吸引劳务协作。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展示我县劳动力资源和各种技能人才,以期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邀请用工单位和企业来我县参观考察,参加县内举办的各类劳务洽谈会和劳务信息发布会,让更多的用工单位了解开江,同时聘请外地大企业技术人员来我县传经授艺,提高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大增强了我县开展劳务协作的吸引力。三是强化县内部门协作。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为此,县就业部门积极协调县内各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劳务开发服务。县农办做好了劳务开发工作的
6、组织、指导工作;县建设局积极强化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县文教部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提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技能的教学;公安部门加强流动人口、户籍等管理,维护民工人身财产安全。宣传部门协调广播、电视台、报道组等新闻单位大力发布劳务信息;物价部门加强培训、办证等收费监管;司法部门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四是大力培育劳务派遣公司和经纪人。我县积极引导鼓励个人带动和组织劳务输出,涌现出了“达州市新世纪劳务派遣公司”、“三全家政服务公司”等劳务经纪典型,逐步形成了以“新世纪劳务派遣”等公司为龙头,信誉好、效率高的劳务派遣经纪人队伍。五是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县乡村社四级远程视频劳务招聘求职服务平台。我县与
7、中外合资企业成都竞成人力资源市场通力合作,于今年7月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县乡村社四级远程视频招聘求职服务平台,该平台深入渗透到全县各级劳动保障机构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工作服务人员只需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送岗入户到辖区失业者家里,切实让全县失业者达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就业、培训、创业的目的,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目前,通过该平台已促进失业人员就业达2371人。三、宣传发动抓引导,强化劳务输出品牌,形成了全民发展劳务产业的全新理念。县就业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外出考察、典型引导、算帐对比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了劳务致富的新观念。一是重视媒体宣传。在各乡镇、各村社都设置了劳务信息宣传栏,建成了开江
8、县劳务信息网,为外出务工人员编印发放外出务工指南,通过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电视台、开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我县的劳务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二是注重典型引路。我们充分发挥劳务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在县电视台专访、举办劳务带头人事迹报告会、评选表彰劳务产业“十强村”和带头人等办法,大力宣传劳务致富的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大胆闯市场。三是强化品牌效应。我们坚持一手抓输出,一手抓品牌培养,使更多的用人单位认识了开江的技能人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充分信任和更密切合作,赢得了更广泛的劳务市场,实现了劳务输出信誉和形象双赢。我县切实将电焊工、电动缝纫、建筑技术、保安,家政服务等专业打造成为劳务品牌
9、,近年来,我县向外输送了大量的品牌专业技术性人才,并受到了各用工企业的一致好评。四、服务联动抓管理,强化服务与维权,健全了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的保障体系。县就业部门切实加强输出前、输出中、输出后全程管理与服务。一是做好信息服务。县就业部门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广泛搜集、认真筛选用工信息,通过广播、电视、劳务信息栏等渠道,及时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劳务信息,减少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二是严把用工单位关。为了确保输出人员能挣钱,不受骗,县委、县政府要求输出单位要对用工单位严格考察,凡因把关不严造成人员大量回流的,要追究输出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县就业部门严把务工人员的输出关,做到本人不自愿的不转移
10、、有劣迹行为的不转移、手续不健全的不转移、培训不合格的不转移、身体不健康的不转移。三是开展全程服务。建立了县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在县人力资源市场开设专门的服务窗口,在乡镇建立了劳务输出管理站20个,全方位地为农民工提供 “一站式”服务;建立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制度,集中输出时都安排工作人员相送;在各乡镇设立服务中心,为外出农民工家庭抢种抢收、留守儿童等提供帮助;工商、公安、计生、卫生、民政等部门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积极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各种手续。四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县就业部门主动与铁路、交通、航运部门密切合作,为务工人员提前代购车、船、机票,每年春运还专门派人送票上门并组织车辆在车站、
11、码头统一接送,护送民工外出。同时,切实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一是打击非法职介。取缔各类非法职业中介机构。二是与劳务输出地的劳动保障、工会等组织签订劳务维权协议,建立维权协作关系,在成批输出地建立民工维权工作站。三是实行定期回访。年底派出人员到输出民工集中地开展回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贺年卡、慰问信。几年来维权27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2182万元,切实维护了我县外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五、市场牵动抓培训,大力提升技能素质,提高了务工人员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提高输出人员素质,保证劳务协作关系的持久发展,我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确定了“政府统筹、部门负责、学校培训、农民受益”的工作框架,全面提升劳动
12、者技能,高标准输出。一是各种培训力量通力协作积极开展多元化培训。县就业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同教育部门一道大力组织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编印引导性培训教材外出务工必读并纳入中学毕业班教学内容,使毕业学生掌握外出务工基础知识和外出务工择业本领,县就业部门还积极加强同各类培训学校的协作,如同达州市远航职业技术学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订单培训我县农民工和各类失业人员,培训后定向输送到达州中石油、中石化基地就业;县职业中学开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县扶贫办组织开展了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县妇联组织实施了“千名农家女培训”;各乡镇、村社大力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3、广泛动员引导民办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展农民工在岗培训。200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15.6万人次。二是依据市场需求,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涉及电脑、家政服务、电子技术、缝纫、种养殖业、加工业、公共礼仪、保安、厨师、车工、钳工、焊工、美容美发等近30多个专业,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创业式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创造性地实施“中小企业老板创业培训”工程,采取集中授课、创业实践和跟踪指导三段式模式开展创业培训,如今年开办创业培训班四期376名,培训后在县内成功创业117人,并带动就业2751人。与此同时,我们还与用工单位合作开展联合培训,培训学校负责进
14、行理论传授,用工单位负责操作技能,学员毕业后即在用工单位就业。如我县以三合制衣厂为培训基地,将培训课堂办在车间,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了大批优秀缝纫技能人才并输向广东等制衣厂。三是深入乡(镇)、村、社及田间院坝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培训重点向农民工转移,向田间院坝转移,切实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学技术。我们还深入到农民工输出聚集地开办培训班,今年6月以来,我县在杭州、苏州等农民工聚集地开展了两期电焊工、电子技术培训班,培训民工810人,受到了当地务工农民的高度称赞。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六、典型带动抓示范,促进反乡创业带动就业,激发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投资热情
15、。我们在组织外出务工的同时,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利用乡情亲情和制定优惠政策等办法,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资金、场地、技术、人才、服务等问题,支持鼓励务工人员带信息、带技术、带经验返乡投资兴业,实现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县上的引导支持下,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带着挣来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如:开江县新宁镇农民孙静敏失业返乡后第一期投资600多万元,成功创办了三合制衣厂,吸纳了167名返乡农民工在该厂就业,目前,我县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县各地落户,走出了一条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路子。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县劳务协作范围越来越广,关系越来越密切,不仅发展了我县劳务经济,也为各地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总之,通过进一步加强我县与用工方的联系与合作,我县劳务协作范围定会越来越广,劳务输出的渠道定会越来越宽,从而真正把劳务产业培育成富民强县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谢谢大家。二00九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