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

上传人:nj****e 文档编号:148240366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城管项目建设系统清单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31.3 项目建设原则41.4 项目建设思路4第二章 智慧城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52.1 概述52.2 系统总体架构52.2.1 网络和硬件层62.2.2 数据层72.2.3 应用支撑层72.2.4 应用层72.2.5 用户认证层82.2.6 用户层82.2.7 标准规范体系82.2.8 信息安全体系9第三章 项目建设清单103.1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清单(含指挥中心建设)103.2 天网工程(含数字城管监控)建设清单363.3 治安卡口项目建设清单393.4 智能交通项目建设清单423.4.1 高清电子警察

2、系统建设清单423.4.2 违停抓拍系统建设清单453.4.3 限左抓拍建设清单473.4.4 逆行抓拍建设清单493.4.5 限速抓拍建设清单5154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我市地处xx省东北部,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时期为巴子国地,南朝置县,为川陕革命老根据地,享有“中国气都”的美誉。仪陇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以低山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我市境内有嘉陵江、仪陇河、绿水河、消水河等“一江三河”,101、203省道贯穿我市县境,境内S2城成巴高速、巴广渝高速和阆仪营高速将缩短与成都、重庆、西安

3、等大城市的距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法治仪陇建设,贯彻落实xx省依法治省纲要,积极加速城市发展。按照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现代化、法制化的要求,不断深化城市管理的改革,大力促进信息消费。通过广泛宣传、完善规章、狠抓督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城市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随着仪陇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迅猛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增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规模越来越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市城市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也快速增多,长效管理、高效管理的机制亟需进一步完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尚

4、处于传统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二是突击运动式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的矛盾。三是政府管理粗放滞后、管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四是日益复杂的中心城区城市活动与管理投入不足的矛盾。五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造成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头管。六是表现为缺乏统一高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现在的城管体制的运行和上述问题的长期存在,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效能的满意度。因此,打造智力型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创新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随着智慧城市在全国的试点和

5、推广,我市在参考了各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后,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上提出了新需求。打造智慧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创新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和发展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改革城市信息系统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价值创造,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在住建部及xx省省厅政策支持下,我市积极响应号召,

6、提出了建设“将帅故里、智慧城市”的计划,希望能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我市城市管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尽快以综合管理的方式解决当前的问题。 整个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改革创新促发展、依法行政促规范的宗旨,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状态为“全面达到小康,建设新仪陇”,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市容环境,为打造“智慧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1.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整个项目的建设将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广泛借鉴其它城市的建设经验,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理顺政府及城

7、市管理相关部门间的城市管理职责,切实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结合我市实际改进创新,综合应用地理信息、GPS卫星定位、遥感影像、无线通信、视频监控、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全县统一的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同时构建智能交通平台、公安天网平台,并与市级平台实现对接;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起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 本项目智慧城管系统的设计遵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指导准则(试行)的通知(建成2009119号)以及xx省城乡治办关于印发xx省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8、建设导则(补充)的通知(201347号)的部署和要求,同时结合我市政府、县委政法委及相关部门关于仪陇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借鉴全国其它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仪陇特色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本项目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简称“天网工程”)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防控基础,为公安机关及其他政府部门提供基础支撑服务,满足各部门、各警种对视频图像信息的应用需求。本项目公安天网平台的设计严格按照全国公安机关20032008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的要求,以及公安局于2014年6月出台的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共享平台技术方案建设要求,按照“综治牵头组织、运营商建设维护、公安管理

9、使用、政府分级投资”的总体思路,遵循“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建设原则,并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我市 “天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智能交通平台立足于仪陇市交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道路畅通与交通安全、服务公众出行、方便市民生活为基本宗旨,在已有智能交通平台的基础上,以交通信息服务为纽带,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完善和改造城市交通系统,集成优化仪陇城市交通系统各子系统,构建高效的智能化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从而有效地加快仪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速度,促进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1.3 项目建设原则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将严格

10、贯彻以下原则,做到以人为本、提升效能、统一标准、科学实用,在积极整合全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管理的统一标准,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从而实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以人为本,为民办事的原则 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 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 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原则1.4 项目建设思路我市智慧城管项目的建设,意在通过总结以往项目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充分理解我市城市管理现状,以满足我市现在和未来城市管理为根本,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建设高位监督、低位管理,综合一体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平台实现对我市现有职能部门资源的整合,实现整个城市应急一体化

11、的大城管格局。具体的建设思路如下: 立足仪陇,博彩众长 把握关键,注重实效 综合管理,条块结合 资源整合,平台共享第二章 智慧城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 概述我市智慧城管系统建设项目是围绕城市资源数字化而建设的大型工作平台。系统借助应用支撑层(GIS平台、三维地图引擎等)提供的基础服务,通过建立城市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实现城市问题的数字化协同管理。项目实施将严格按照住建部和省厅的有关标准,进行应用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实现系统高耦合低内聚。2.2 系统总体架构在详细分析项目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系统总体框架如下所示:系统采用J2EE多层次分布式开放结构体系,整个系统建立在完善的标准

12、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基础上,自下而上构筑了网络和硬件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用户认证层、用户层,各层都以其下层提供的服务为基础。所有用户采用单点登录的模式,经过系统身份认证和授权后进入系统。2.2.1 网络和硬件层网络和硬件层是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其中系统涉及的网络包括我市智慧城管内部核心网络、政务外网、互联网、无线3G通信网、公众电话网等。系统涉及的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大屏幕与视频流系统、城管通、机房及监控调度中心系统等。2.2.2 数据层数据层是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由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系统运行业务支撑数据库等组成。2.2.3 应用支撑层应用

13、支撑层提供GIS平台、中间件、三维地图引擎等应用支撑软件。这些支撑软件为系统的开发、部署、应用提供了各项应用支撑,简化了系统实施的过程。GIS平台提供了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操作、显示、分析和建模等一系列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服务。2.2.4 应用层应用层即我市智慧城管信息平台。平台借助应用支撑层提供的应用服务,建立城管业务所需的各个系统,实现智慧城市管理。该层主要由基础信息系统、扩展支撑系统和特色业务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基础信息系统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呼叫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

14、共9大子系统;扩展应用系统包括数字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子系统、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呼叫中心子系统、噪声监测子系统、户外广告管理子系统、在建工地智慧管理子系统、渣土车管理与扬尘治理子系统、图像智能分析报警子系统、全民城管子系统、社区网格化管理子系统共12大子系统。2.2.5 用户认证层用户认证层提供统一登录和身份认证服务,为系统用户提供统一的系统入口,有效区分合法用户和非法用户。系统采用口令技术,对用户登录要求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登录系统时,必须输入用户名和相应的密码,系统验证正确后方能进入。身份验证包括主机操作系统验证、网络验证、数据库验证等多种验证。

15、系统管理员可以对不同的用户设立不同的权限,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2.2.6 用户层用户层主要包括领导,县指挥、监督中心,监督员,专业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用户层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在线帮助功能。2.2.7 标准规范体系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参考各种国家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供标准化依据,逐步形成智慧执法的信息化标准。标准规范体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指针对空间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管理标准化是指制定综合执法各个相关负责主体的工作规范、考核标准等以健全日常工作体系。2.2.8 信息安全体系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通过机房管理、内外网隔离、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第三章 项目建设清单3.1 智慧城管项目建设清单(含指挥中心建设)序号分类建议参数建议数量单位一、数据普查与三维实景建设1部件普查、基础地形和网格划分1.地理编码划分(规范编制、分类)2.部件图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