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

上传人:nj****e 文档编号:148235262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7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旅游综合营销体系建设方案目 录第1章需求分析41.1.现状描述41.2.需求内容41.2.1.游客层级51.2.2.管理部门层级51.2.3.企业层级6第2章智慧旅游建设目标72.1.总体目标72.2.建设任务82.2.1.编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划82.2.2.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82.2.3.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82.2.4.建设统一高效的综合指挥调度中心82.2.5.加强应用系统建设92.2.6.构筑安全防范体系9第3章智慧旅游的总体框架103.1.智慧旅游整体架构103.2.智慧旅游整体技术架构123.3.智慧旅游的“智慧”133.3.1.旅游服务的智慧143.3.2.旅游管理

2、的智慧143.3.3.旅游营销的智慧153.3.4.旅游体验的智慧153.4.智慧旅游系统的总体构成163.5.网络拓扑结构17第4章智慧旅游应用平台设计184.1.景区智慧旅游营销体系184.1.1.景区旅游资讯门户网站184.1.2.景区旅游政务门户网站214.1.3.景区旅游移动门户网站224.1.4.景区电子商务门户网站254.1.5.景区营销管理系统314.2.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32第1章 需求分析1.1. 现状描述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产业性质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20

3、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了旅游产业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到“十二五”末,要将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旅游事务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力争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国际旅游强国水平。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

4、础建设速度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也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实施保障。目前,景区正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的升级及建设。景区基础通讯网络正在全方位的建设中,基本实现了景区通讯网络的全覆盖,已经建设了数字化管理中心、门户网站、售票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户外LED展示系统等内容。1.2. 需求内容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三个主要服务对象是:游客、管理部门、企业。1.2.1. 游客层级游客层级主要以在线的信息共享参与和以信息技术媒介为载体的物联网应用为主,在整个智慧旅游建设构成中主要扮演终端体验和展现的角色。游客层级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相辅于管理部门和企业两大层级的建设。主要实现对游客的

5、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1.2.2. 管理部门层级管理部门层级主要涉及两项内容,一是编制和规划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纲要,从建设内

6、容、组织计划、运营投资政策、技术要求规范和建设标准及服务准则等方面建立指导;另外一项就是在推动智慧景区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服务职能转变,通过旅游资讯宣传、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监控等平台的建设,完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后台服务。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求应达到如下的标准: 数据规范、标准、统一、集中; 管理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准确、一致; 行政管理流程顺畅、快速、协同; 各类信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析和决策支持。景区层级主要涉及智慧景区。景区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务、统一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也

7、能获得相关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销、服务和管理。服务于旅游景区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旅游景区不单单需要考虑景区资源的建设管理如建设开发、工程管理等,还需要考虑电子票务结算、客流引导服务、资源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物业管理、商户经营、停车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电子导览服务等系统的部署,这些系统的应用和实践将有助于景区服务能力的塑造、服务品牌的提升、服务内容的规范,从而实现旅游景区的智慧响应和管理。1.2.3. 企业层级企业层级主要涉及旅行社、酒店、餐饮和乡村以及旅游网络营销等商业组织,主要需求是:a) 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8、和运营;b) 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c) 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d) 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e) 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更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32第2章 智慧旅游建设目标2.1. 总体目标以智慧旅游建设项目为契机,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多种先进技术,重点打造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服务对象、四个智慧化体系,构建智慧旅游体系,探索智慧旅游模式,提高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促进景

9、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打造成为重庆旅游副中心,将景区打造成重庆第一、全国领先的智慧旅游景区。(1)完成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工作,使景区在资源保护、规划建设、旅游服务、规范管理等各领域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并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单项或多项系统领先水平,打造优秀的、高水平的景区管理样板,为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提供示范经验。(2)建成统一的景区管理平台,整合景区管理资源,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打造中国风景名胜区一流品牌形象,与国际接轨,加大景区宣传力度,实现政府职能由侧重管理向管理与

10、服务并重的转变。(3)建成统一的景区营销系统,整合景区旅游资源,利用规模效应,实现景区客源的最大化共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景区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4)完成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和基础数据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技术保障。2.2. 建设任务2.2.1. 编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是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景区应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结合自身实际,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编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明确智慧旅游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重点任务和实施方案等,确定分期建设目标和实施保障措施,经过专

11、家论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2.2.2. 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景区要按照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逐步配备和完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安全设备、机房及配套等设施,构建结构合理、覆盖面广、容量充足、性能稳定的基础网络体系,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保障。2.2.3.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机制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景区要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突破口,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统一数据标准,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建立一套有效的共享机制,为实现地理信息、规划建设、资源环境本底、遥感监测等基础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互

12、连共享以及不同系统互连互通、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奠定基础,实现信息资源集中、高效、便捷的管理和应用。2.2.4. 建设统一高效的综合指挥调度中心要通过建立景区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改进传统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畅、调度不良的问题。通过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实现互连互通和交互操作,充分发挥集成应用的协同效应,实现对各个集成设备和系统的集中高效应用与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构建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管理体系。2.2.5. 加强应用系统建设景区智慧旅游建设,除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等必备应用系统外,可以根据业务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全部或者有选择地建设视频监控(含森

13、林防火)、应急救援、车辆运行监控调度、人员巡检监控调度、资源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管理、景区门禁票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多媒体展示等应用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2.2.6. 构筑安全防范体系景区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要求,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采取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保障措施,建立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内容的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系统有效安全运行。第3章 智慧旅游的总体框架3.1. 智慧旅游整体架构智慧旅游整体架构智慧旅游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带来的重大机遇,通过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应用,为

14、游客提供无处不在、便捷化的旅游信息服务,提高景区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进而推动景区得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智慧旅游整体架构站在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角度,设计如何通过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使旅游者的体验更加美好,使景区管理更加高效,使产业发展更加可持续。智慧旅游的整体架构由五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和四个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智慧产业体系)构成。智慧旅游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旅游产业链,服务旅游市场主体的各类旅游活动,其体系涵盖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涉及标准规范、安全保障、运营管理以及相关产业体系等。感知层是智慧旅游

15、的神经末梢,感知层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通过条码、RFID、二维码、智能终端、传感器等泛在网技术实现对旅游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网络层是智慧旅游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智慧旅游的重要基础设施。智慧旅游的通信网络应该是由大容量、高宽带、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景区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所组成,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为智慧旅游的应用提供无所不在的网络服务。数据层是智慧旅游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通过数据融合和信息共享,梳理并整合原先分散在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或组织中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企业信息、服务对象信息、服务渠道信息、包含GIS数据等在内的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以及增值服务信息,形成准确、高价值的综合旅游信息资源库。应用和用户层是指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基础上建立的各种智慧旅游的应用和服务。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对及时掌握的各类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和智能分析,辅助统计、分析、预测、仿真等手段,为游客、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贯穿于智慧旅游建设的各个层面,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撑条件,确保智慧旅游体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