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8222820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预案致敬最美逆行者,您们永远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是你们向用生命捍卫疫情安全,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不论火海还是灾区,哪有危险,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逃生的人流中,你们的背影,永远是最奋不顾身的逆行!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坚决落实德阳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响应要求,指导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2、国传染病防治法四川省教育系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工作预案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德阳市各级各类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工作预案,特制定本指南。 一、健全严谨的防控工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法定代表人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本机构疫情防控组织领导和督察督办,全面保障防控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有多个教学点的校外培训机构,每个教学点须指定防控工作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 (二)健全工作机构 成立防控新冠肺炎专门工作机构,设立健康监测、卫生保洁消毒等专

3、责工作小组,建立学校、学部、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明确职责分工,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三)完善防控机制 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的两案七制: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师生健康状态监测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报告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四)强化联防联控 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与医疗等卫生健康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与社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机制,积极获取专业指导,及时准确掌握信息,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工作。 (五)加强信息报送 完善内部报告制度,落实学校信息报送专员,畅通

4、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严格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按时、精准向属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信息,不得漏报、迟报、瞒报。 二、落实严密的防控工作措施 (一)线下复课前准备措施 1.严禁提前线下复课 在全市中小学开学前,一律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和聚集性活动,对确有需求的学生,可通过微信、电话、QQ等渠道,帮助学生在线学习、答疑辅导。 2.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要向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妥善处理好停工、停课、调课、退费等事宜,切实保障学生、家长以及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加强防控知识培训 组织教职工开展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德阳市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5、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南(见附件1)等防控知识专题培训,熟悉防控流程,增强防控能力。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教职工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师生防范意识。 4. 全面排查师生健康情况 (1)全员摸排。认真开展排查,精准掌握假期中本机构教职工(含新招聘教职工)、学生(包括新老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旅居史,重点掌握以下四种情况:本人身体健康情况;在疫情高发区的旅居情况;与疫情高发区人员的接触情况;全面统计师生员工中A、B、C、D四类人员(A类为重点疫区湖北省、温州、深圳、广州、长沙、信阳、杭州、南昌、宁波、台州、南阳人员,B类为重点疫区以外省外

6、人员,C类为省内市外人员,D类为市内人员)相关信息(附件2),按照全市统一要求,A类需集中隔离观察14天;B类需居家观察14天;C类需自我居家隔离14天。 建立一校一表台账,将师生员工情况记入排查表,采取挂销账的方式每天进行健康监测,直到解除隔离期或医学观察期为止。 (2)全员报告。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如实填写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师生员工健康卡(附件3,以下简称健康卡),记录师生员工身体状况、旅居疫情高发区情况,与来自疫情高发区人员、隔离观察人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情况。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必须签字确认,并对健康卡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3)全员审查。学校实行返校师生员工材料预审制,提前审

7、查健康卡,对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分期分批返校人员名单。严格三类人员暂不纳入返校名单,一是被确诊、疑似或未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师生员工,暂不纳入返校名单;二是旅居疫情高发区的师生员工,疫情未解除前,暂不纳入返校名单;三是与疫情高发区人员有接触、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接触且观察期不满14天的,暂不纳入返校名单。 5.切实改善卫生条件 (1)配备基本防疫物资。开学前学校完成基本的防疫物资储备,安排专人管理,物资准备不到位不开学。基本的防疫物资应包括: 口罩:按返校师生员工准备足够用量。 消毒液:按照德阳市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南相关要求测算准备。 红外测温仪:

8、按班级数量配备。 专门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废弃口罩及废弃消毒物品等。 (2)洗洁设施用品。学校要储备至少1个月用量的肥皂液或洗手液,在厕所、食堂等区域按师生员工人数50:1的比例设置用于洗手的水龙头,确保每个水龙头旁边有洗洁用品。 (3)健康体征临时观察室。至少设立一间观察室,配备相应的防护物资,用于暂时隔离身体不适的师生员工。 6.加强环境卫生整治 (1)清理环境卫生。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整治行动,消除卫生死角和蚊虫滋生地。 (2)公共场所消毒。参照卫生清洁消毒指南,做好办学场所消毒工作,重点对教室、办公区、接待服务区、家长等候区、茶水间、卫生间、电梯、楼梯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3)食品

9、卫生安全。落实食堂卫生防疫要求,未设立正规食堂,原则不提供就餐服务。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管。 (二)线下复课组织工作 1.严格线下复课审批。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复课时间不得早于中小学开学时间,具体由各县(市、区)根据疫情防控实际自行确定。各培训机构要根据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标体系(见附件4)准备评估材料,将开学申请和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职责、开学工作实施方案、师生员工来源地及健康状况统计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物资准备情况附清单等评估材料报属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达到开学要求,并经属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地核查批准后方可开学。 2.严格分批分期复课。经属地教育行

10、政主管部门批准开学,按照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原则,研究制定开学工作实施方案,优先安排健康师生员工复课、复工,对未出隔离期及身体不适师生员工不得开展教学、接受培训。培训机构应发出返校通知,明确告知学生家长:返校的具体时间及方式、携带承诺书和健康卡、准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口罩、肥皂和消毒湿巾等)、暂缓返校的人员及原因等。 3.严格师生入校审查。 (1)实行封闭式管理,非本校师生员工不得进入办学场所。 (2)体温监测和消毒。在办学场所出入口或楼道口(电梯口)设立监测点,对进入办学场所的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测试和消毒,体温低于37.3且无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师生员工,经消毒后方可进入;体温高于37.3或有异

11、常症状的师生员工,分流到健康体征临时观察室。 (3)资料审查。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再次监测学生体温,查验学生健康卡等资料,如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可疑症状者,应立即安排其至观察室,通知监护人及时就医,并做好后续追踪工作。 (三)线下复课后的防控工作 1.严格机构出入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机构,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登记和体温查验。疾病流行期间,家长原则上在培训机构门口接送学生,不得逗留和聚集;若家长确需进入培训机构内等待接送学生的,须做好家长信息登记和测量体温等工作。除正常教学活动外,一律暂缓开展任何聚集性活动。 2.做好疫情动态监测。全面监测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做好缺课(勤)、早退、请假记录,做好因病

12、缺勤的师生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认真落实出入检查、晨午检(课前检查)制度,进行体温检测、观察或询问,做好登记工作。因病缺课(勤)师生员工应根据医院康复证明和隔离期限查验后,方可复工复课,绝不允许师生员工带病上班、上学。 3.着力规范应急处置。对疫情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师生有发热、乏力、咳嗽等不适症状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暂时隔离,依规妥善处理,立即上报属地卫生防疫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4.保持良好环境卫生。坚持每日定时进行清洁卫生及消毒处理,对教室、办公区、接待服务区、家长等候区、茶水间、卫生间、电梯、楼梯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13、,做到日常通风换气,关闭中央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加强食堂疫情防控,提倡自带餐具、分段错峰、分餐进食,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带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规范垃圾处理,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处理垃圾桶,主动联系环卫部门定时回收处理。 5.保证防疫物资储备。及时采购补充口罩、消毒液等消耗性物资,保证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6.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继续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教职工群、学生群、公告栏等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督促学生及家长和教职工做好自身防护,按要求佩戴口罩,及时洗手,保持清洁卫生和充足睡眠,适当进

14、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强化严明的工作纪律 (一)严格监管指导。按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负责、联防联控的原则,加强属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做到政策宣讲到位、指导培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 (二)严格审批制度。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延迟开学的有关要求,严禁任何校外培训机构提前开学,所有聚集性活动一律停止。普通中小学开学后,培训机构必须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方可重新开展线下培训业务。 (三)严格责任追究。对监管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麻痹大意、敷衍塞责、有令不行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对擅自提前复课复训、未经

15、批准擅自开展线下培训的机构,依法依规从严从重上限处罚,并列入黑名单;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对于瞒报、谎报、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制定开学前后防疫方案及相关制度。根据省教育厅的精神指示,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疫情两方案十制度。两方案是指开学返校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十制度是指校园通风和消毒制度、校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知晓,并按照此流程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开学工作安全有序。 二、全面掌握师生整体情况。园部以疫情防控小组为主导,班级教师为主要实施者,进一步全面摸排教职工、学生的当前状况,并对全园师生做好行踪和身体的追踪记录,确保身体健康的师生才能入园。 三、全面调查开学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