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

上传人:1305****567 文档编号:148211248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1“母送子上战场、儿以血肉铸山河。”观赏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八子,满崽背起重伤的哥哥杨大牛拼命向前奔跑的这一幕场景久久让人不能忘怀,这正是那段硝烟四起、国破家亡的岁月,10万赣南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一个缩影,正是苏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和忠诚、奉献和牺牲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部悲壮激烈的战争片,两个小时的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战火硝烟的场面,从林地作战到炸炮兵阵地、炸吊桥,环环相扣,无时无刻不让人视觉震撼、血脉喷张;这是一部真实厚重的情感片,至深的母子情、荡气回肠的兄弟情、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每一个画面都真实厚重,每一个场景都煽人

2、泪下。电影八子很好地向观众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回顾党走过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革命不成功,誓不还家乡”这些都是革命先烈的铮铮誓言。正是因为坚信信仰,才有了杨家八兄弟的壮烈牺牲、才有了战士老赵的慷慨赴死、才有了三排战士的前赴后继。“有许多,牵挂的,这些年,被山水阻隔。”“小时候,做什么,回忆里,都是最好的。”“有一天,你老了,我为你,唱儿时的歌。”影片的结尾是白发苍苍翘首期盼八个儿子平安归来场景,没有台词,没有修饰,却是整部戏最让人泪目的一幕。一位普通的母亲一次次送自己的儿子奔赴战场,即便内心有多么

3、的不舍,即便知道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但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送八个儿子去参加革命,舍小家为大家,母爱是伟大的,但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一位平凡母亲的无私而伟大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党员,在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部爱国巨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我们心灵的深度净化,是对灵魂的重新洗涤,是对坚持信念最生动的一堂党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要学习先烈们坚持崇高理想、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2由著名导演高希希执导,刘端端、邵兵、岳红、何润东、程媛媛、于滨、高强等演技实力派主演的战争

4、巨制八子,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赣南老区的感人故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7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观看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700字中国电影市场从2000年开始商业化以来,从最初的规模化高投资高票房模式,激发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以英雄、无极等电影为开端,让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10多年百花齐放般的繁荣,甚至是一种野蛮式的增长。而接下来到现在的近十年间,中国电影市场在发展和阵痛的调整中,开始在前进的同时,注重健康和长远的发展,才有了电影制作的标准化、工业化的科学发展。因之,代表中国电影不同类型的作品开始接替出现,奇幻类的鬼吹灯、科幻类的流浪地球、黑色类的疯狂的外星人

5、、罗曼蒂克消亡史都成为中国电影多类型开拓的代表之作。而即将在6月21日上映的这部高希希导演执导的电影八子,将会是国产战争题材电影工业化突破的代表,接受观众的检验。既然是战争题材电影,电影八子的最大看点就是对战争场面的呈现,并且做到了极致。仅就这一点,就足以扛得起新时期的类型化代表之作的大旗。电影八子以国共战争时期解放军突破白军围剿为背景,为了掩护大突围,邵兵饰演的排长与战士们同白军之间展开了惨烈厮杀。八子全片重点聚焦于战争的残酷,仅举一例,战士拔响手榴弹一瞬间被炮弹炸为齑粉欲同归于尽而不能,惨烈可见一斑。影片八子在结构上同样干脆利落,剧情节奏毫不拖泥带水。开场的诈死伏击、攻坚时突击炸碉堡、死士

6、呼啸破炮阵、炸吊桥于炮火间,全片由始至终叙事结构清晰可见,每一阶段的战斗都是血肉相见刀枪鸣的冷血拼杀,“燃”“炸”不停,带来视听兼备的的超嗨观影体验。故事结构设计精炼,战斗场面粗粝,声场音效设计精细入微,电影八子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工业化电影制作的高标准,成为继流浪地球科幻类、白蛇:缘起动画类、鬼吹灯奇幻类之后的战争题材里达到工业化突破的成功作品。惨烈的战斗,战争的残酷,让影片结尾处的细腻情感所带来的感动更具力量,也更显影片在结构设计上的匠心。残酷的战争场面,最终结束于艳阳下盼儿归的柔情,一动一静一燃一恸,电影八子把刚硬的燃情和催泪的柔情两种情感元素浑然一体,并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成为一部观感和情感

7、都做到极致的佳作,即便是放之于时下各类型影片中,也称得上是优中之优。曾经的战争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却依然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为什么无数的先烈们会依然一往无前?甚至在掩护大的任务已经成功完成之后,面对计划之外的威胁,战士们为什么会在排长的带领下,去完成一项注定以团灭的赴死之战?很多一下子不理解的问题,恰恰表明是有一种曾经的精神离我们太久远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很多的不理解,都在这句话里得到了解释。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是曾经激励无数先烈,在解放战争里义无反顾舍生赴死的精神支柱。甚至在建国后的建设时期,依然给我们的父辈们带来建设的动力。死生之间皆兄

8、弟,钢铁之师血铸成。国产战争题材电影从未如此惨烈激爽过,电影八子作为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的制作层面的一次工业化突破,也是建国70年钢铁军魂最能打最酣畅的一次写照。中国电影八子观后感范文3篇3在“七一”来临之际,6月27日,蒙山县税务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影片八子。这不仅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也是蒙山县税务系统开展“ * 、牢记使命”主题的生动教材。八子用电影语言讲述了在1934年的赣南中央苏区,杨家八个儿子悉数参军后有六人先后阵亡,大哥杨大牛带领幼弟满崽和全排战士,为了战争大局,执行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为了阻断追兵,不惜与敌人血战到底直至拼尽一兵一卒的史诗般悲壮故事。战争的严酷,牺牲

9、的惨烈,反映了赣南苏区人民,为革命和新中国成立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为了正义事业倾尽所有,故事本身极富戏剧张力。其中的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置于家国情怀的宏大背景下,显得更加动人心魄、荡气回肠。不管是从战争场面还是人物情感表现来看,这在当今充斥着“小鲜肉”等流量明星拼人气不拼演技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英雄群像。正向昂扬的电影主题,通常能够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我们更强烈的思想震撼。杨家兄弟八人前仆后继直至壮烈牺牲,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红色土地奋起抗争的英雄群像,更是赣南苏区人民全力

10、支援革命战争的生动缩影,这部影片拍出了中国战争电影少有的悲壮惨烈,战争戏的密集度和逼真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也让人忍不住落泪,尤其两鬓斑白的老母亲在村头等待孩子们回家的情景,真的是催人泪下。八子让我心潮澎湃,也让我热泪盈眶,在我看来它就是一部非典型中国式战争情感大片,代表着目前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从头到尾的战争场面让人情绪始终紧绷,展现了中国式英雄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真诚朴实,融个人英雄主义于集体主义之中,让人为之动容。* * 说:“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当

11、今中国之繁荣,让我们更加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和战争,更加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辈,每一段历史和战争的存在,都应是严肃而有意义的。那些牺牲和流血,忠诚与信仰,值得尊重,也必须尊重。电影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采用了母子情、兄弟情、战友情三线并叙的结构。它以江西当地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八子参军”为原型,以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为了守护家园故土,33万赣南壮士踊跃参加红军,排长杨大牛带领全排战士以寡敌众,与敌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一位老母亲毅然决然把八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当今中国之繁荣,让我们更加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和战争,更加不能忘记那

12、些革命先辈,每一段历史和战争的存在,都应是严肃而有意义的。那些牺牲和流血,忠诚与信仰,值得尊重,也必须尊重。八子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就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历史,不刻意丑化对方抬高自己,内容真实生动。不同的导演会采取不同的叙事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则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心灵触动。战争,从来就不只是血与火,生死之间的人性与温情,才是战争电影永恒的主题。这一点,高希希导演处理的很好。一部真正的战争大片,火爆震撼的战争场面固然重要,真正的艺术价值还是其内核的价值导向与人文精神。电影八子中没有过多地渲染国仇家恨,因为高希希“希望把温度拍出来”。高希希称,这不只是战争片,也是一部关于爱

13、的电影。这里的爱体现在母子、兄弟、战友之间。母亲固然爱孩子爱得深沉,但是国仇家恨战胜了她内心的挣扎,她选择送八个儿子去参加红军。离别之际,她叮嘱儿子们,“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相信有多数观众为母亲的这句话动容。她知道没有人能给她肯定的答复,但这是所有的母亲都一定会说的话。她年复一年地在村口张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归来的身影。她等了35年,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儿子,但是她等来了新中国。“活着,算咱命大。死了,英雄!”血肉铸山河,英雄永不朽,八子作为一部战争片,汇集了大爱无私、小爱动人的两种情感,在让人看到家国大义下包裹着的兄弟情的同时,也使人牢记了人民英雄的爱国精神传承。战火无情,但是我们还能感受到母子

14、兄弟之间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历史因真实而残酷,人物因丰满而感动。铭记历史,不忘英雄,6月21日让我们为八子这部中国式战争大片打CALL。爱国主义电影八子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八个孩子先后送去当红军,奔赴战场一线,但最终只有大儿子和最小的儿子在无情的战火中生存下来。在一次掩护大部队撤离的战斗中,他们所在的队伍浴血奋战,最终弹尽粮绝而在村头,他们的母亲,还在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也让我在感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的同时,被电影中的人物、情节深深地感动。首先,这位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说她平凡

15、,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与天下每一位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家,无条件地去爱、去呵护,而面对困难与不幸,又是那样的坚强隐忍,始终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一个家,做孩子们最温柔坚实的港湾;说她伟大,在那样一个年代,中国人民遭受着灾难,无数志士为了拯救祖国和广大人民于水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一位母亲,她没有自私地牵绊住自己的孩子,而是鼓励他们追随理想,追随革命的道路,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是伟大的。其次,这两兄弟之间的情谊令人动容。大儿子大牛,在一次次的战火淬炼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兵,作为一位排长带领队伍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最小的儿子满崽,千辛万苦找到大牛的部队,成为

16、哥哥麾下普通的一兵,第一次上战场被吓到昏过去的他,却在后来的一场场战斗中迅速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满崽在中途曾经有逃离战场的想法,而哥哥也因为这样差点要将他一枪打死,但是满崽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在部队里迅速成长。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就是当满崽要逃走的时候,大牛说的这么一番话:没有当兵之前,他还是把满崽看做自己的兄弟,希望他远离战火,好好活下去,而一旦满崽穿上军装,他就和部队里的战友们一样,必须始终记住自己作为兵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哥哥,肯定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但是大牛对于弟弟的爱,是一种非常伟大的爱,他希望满崽可以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像勇士一样去战斗。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