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196843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城镇上山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宜良城镇上山专题研究kunming yiliang chengzhen shangshan zhuantiyanjiu,专题框架,项目开发时序和实施策略 (Implementation),海河中游发展战略目标及角色定位 (Positioning),政策背景:,案例研究:,宜良概况:,政策提出背景,云南,94%的面积是山地,平地只有6%,山多坝少 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大,优质耕地的数量面临减少的趋势 保护耕地与满足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过,政策提出,2011年,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会上强调,立足云南省情,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

2、体要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发展,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将坝区现有优质耕地的80%以上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工业项目上山,城镇建设上山也有了细化指导。,政策解读,文件的核心内容: 一、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 三、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向山地聚集,鼓励挖掘利用空中和地下潜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强度; 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发展边界,保护优质耕地;五、保障城乡发展用地需求,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用好有限的土地,盘活土地存量; 未来小城镇发展的几个新的变化: 第一个转变,山地城

3、镇将成为云南今后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模式 第二个转变,城镇上山导致城镇产业结构将会发生功能性的改变。 第三个转变,城镇上山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关系将发生变化,政策落实城镇上山的十种类型,大理,昆明长水机场,宜良工业园,腾冲,腾冲,弥勒中学,昆钢大红山矿区,五华区西翥生态科技试验区,这十种类型基本代表了云南省工业和城镇化用地上山的发展方向,目前试点以单一类型的城市用地上山居多,宜良则是以工业园区上山为代表。云南省及宜良的城镇化上山的经验尚少,城镇上山的路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宜良建设研究,宜良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生态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山地、丘陵、低丘缓坡多的实际情况

4、下,经过多年探索,找出了“工业城镇上山、保护坝区耕地”这条路子,为工业城镇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宜良经济建设拓宽了空间。 宜良县“荒坡造园区,山地建城镇,坝区做粮仓”的土地利用方式 宜良县省级工业园区北古城片区,宜良现状分析,“滇中粮仓”、“鱼米之乡”云南省重要生产基地 宜良县位于昆明市东部,素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之称,是云南省优质水稻、烤烟、花卉的重要生产基地。 坝区用地占全县面积少,山坡地占地比例大 宜良虽然是云南的农业大县,高产、稳产耕地 集中的坝区也仅占全县面积的16.78%。 城市发展用地紧张 随着城市发展,用地需求加大,原有用地模式难以为继。 “荒坡造园区”工业上山 宜良县的坝

5、区面积约为314平方公里,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坝区已经被城镇及工业厂房占据。为宜良保证良好发展的同时保证优质耕田的面积,保障农民的利益,宜良走工业上山的发展之路。 “坝区做粮仓”保证优质耕地面积 保护良田,保证现有耕地面积。 “山地建城镇”新区发展,如何建设发展? 如何正确落实政策,发展城镇上山迫在眉睫。,?,发展愿景,“山、水、田、林”为生态本底的特色生态山地城市,案例研究,“城镇上山”丽江模式 襄山、水、田、园、城于一体 上山的产业和项目实行“三同步”。 国土、林业、规划、环保、建设等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实现从摊大饼式建设城镇向

6、分区组团发展转变,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发展转变,从盲目上山向科学有序上山转变。 坚持继承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充分依托自然地形地貌,做好“山”字文章,形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地城镇建筑风格。纳西族习惯依山傍水而居,留出坝子田地进行耕作。 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城镇上山”的项目,切实做到:项目策划与环评审查同步,项目审批与环评审批同步,项目建设与污染处理、生态修复同步,坚决避让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存在隐患地区,确保山地城镇安全、宜居。 城镇上山,基建、生活和配套设施等成本会增加。丽江市通过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减免山地使用费等手段,大幅提高占用坝区土地的成本。同时,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确保

7、群众出行、购物、就医、上学方便。 怎样为失地少地农民留足发展空间,原有的红山村将在保留古树、古建筑的基础上,由丽江鼎业集团投资改造为集新农村示范区、乡村旅游发展区、养生旅游休闲区和生态度假区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在建设山地城镇中,丽江市严格执行依法补偿基础上的“征地返还”政策,按照 10%的比例返还给村集体。“返还地”一次性转变为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规划控制,被征地村组依托“返还地”发展集体经济。,城镇上山试点案例研究,四个典型试点:昆明新机场、宜良工业片区、五华西翥片区、嵩明 基础设施上山试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全球百强机场之一,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门户机场。 昆明新机场建设项目是国家和省

8、、市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昆明市东北方向,距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4.5公里。总用地面积中:坡度大于8度的山地面积约为17.5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76.48%;农用地面积为1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仅为4.7平方公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多次科学论证,避开占用坝区基本农田,选址于缓坡山地上,项目用地占用的基本都是劣质耕地和未利用地、山地,通过把100多个山头削平,把沟壑填平作为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有效地保护了昆明市的坝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用地的选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工业上山试点宜良工业片区 宜良工业片区以新宜九路为中轴,规划建设面积34平方公里,在公路沿线

9、的两个山头呈“哑铃式”布局。目前建成区面积达4.6平方公里,建设占用的耕地均为劣质坡耕地或轮歇地,单位土地产出仅为坝区优质耕地的20%左右。 宜良选择了低丘缓坡丘陵作为工业上山发展的主要区域,改变了以往建设占用坝区大量良田好地的做法,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劣质耕地。,案例研究,城镇上山试点五华西翥片区 五华区是主城中心城区,其结合自身70%的山地实际,积极打造西翥山水田园风光,推进山地城镇试点建设工作,将现距主城最近仍能集中呈现田园风光的沙朗大村、东村片区小盆地内原规划为城镇建设用地、8度以下现状农用地123.84公顷重新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将现规划中25度以上212.43公顷基本农田调整下山,

10、在沙朗、厂口各形成一片相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积极推进工程性整治、水利配套和中低产田改造,大幅提高全区基本农田整体质量;在厂口低山、丘陵地带划定了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迁村并点和土地综合整合,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结合西翥片区地貌特征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推进城镇上山、产业上山,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发展。,土地整治试点嵩明 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率提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后,嵩明县共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3145公顷(规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1928公顷,规划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1217公顷),其中,低丘缓坡新增建设用地2296公顷,占总规模的比例从完善前的32

11、.33%提高到73.00%,利用低丘缓坡土地的比例得到大幅度提高。,小结: 丽江城镇上山模式:从规划协调上,生态上,对待民生问题等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其他三个示范点则在坡地利用上,削坡。,山地城市的案例研究,山地城镇研究原生态聚落 中外传统的原生态聚落往往不仅与自然的高度融合,而且呈现出了风格迥异的美丽人居风光,值得学习与借鉴。 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聚落 整体布局上,整个村寨的建筑密度较高,每个建筑单体在形体和形象上高度一致,因此在整体空间形态上呈现出极强的统一感和领域感。 建筑单体上,坡顶,往往底层架空,有柱无墙,可饲养家畜、堆放杂物;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与整体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12、欧洲传统山地小镇 或坐落于山地丘陵中,或坐落在山顶悬崖边,大多修建于中世纪,拥有非常有的历史。 整体布局上,自由灵活,随山势布置,错落有致,掩映于山林之中,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小镇中保留完好的广场和街道均来自16世纪,一直保持着其尺度宜人、富于变化的特征,成为欧洲小镇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之一。 建筑单体上,建筑大多以石材建造,坡顶居多。 案例总结: 传统的原生态聚落大多为自然生长而成,未经过系统规划布局,多布局灵活,建筑单体上,体量较小,以坡顶局多,均依照自然地形特征而布置,依山就势;各建筑之间风格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因此非但未对自然环境特征造成破坏,反而成为其最好的点缀。,山地

13、城市的案例研究,山地城镇研究现代住区 中国杭州桃花生态居住区分三期开发,规模达到2700亩,别墅800余栋。每一栋别墅或依山而建,或傍坡而起,建筑轮廓与山体普度形成浑然天成的对应与依赖。 建筑顺应地形,造型与环境协调,加强建筑周围绿化:每一栋建筑的选址都充分考虑地形,强调别墅的造型与环境的协调。建筑四周茂林可将建筑掩映其中,呈现自然为主,人工建筑隐而辅之的环境特征。 保留原有农田,作为城市休闲的一部分:两座山体之间的山田被保留下来,种植南瓜、葡萄、蔬菜等作物,成为业主休憩休闲散步的绝好去处。 中国杭州竹境茶语良渚文化村作为良渚文化村七个村落之一,其基地环境融入了山坡、谷地、溪流、湖面等多种原生

14、地貌与自然形态。 对建筑选型,高度,绿化等方面与地形良好结合:依托丘陵地势的高差,竹境茶语分别建造了坡地花园洋房、独栋洋房、坡地排屋、坡地叠排四种住宅类型,根据不同的建筑尺度,营造社区优美的整体形态与丰富的层次感。5层以下的坡地花园洋房位于社区地势较为平坦的东南面,中央税西南案;地势稍高的东北面设置为坡地排屋,尺度更小一些的独栋洋房位于更高的西北面,地势最高的西北端则有退台式的坡地叠排。整个村落以地势的高差,规划不同尺度的物业类型,在社区的环境形态上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始山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案例总结: 因山就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始山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根据地形选择建设高度,建筑选型等; 利用好

15、原有资源:保留原有瓜田,增添田园风光,同时为城市居民休闲服务; 建筑单体:选型结合地形,城镇上山的规划策略,规划宏观策略 为失地少地农民留足发展空间,在建设山地城镇中严格执行依法补偿政策。妥善安置拆迁安置农民。 土地利用模式: 利用坡地建城镇居民区,既保护了坝区农田,改善了居住生态景观,形成了森林、坝区农田、中心城市立体、协调、统一的良好格局。,城镇上山的规划策略,土地利用模式: 开发模式、坡度分层: 云南省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提出了用地上山的总体思路坡度分层梯度开发模式。 8以下:坡度8度以下土地为重点保护区域, 禁止新增坝区建设用地、优化提升土地利用率、恢复重构传统历史文化; 815:坡度8度

16、至15度土地为重点开发区域,在此区保护基本农田稳定、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城镇新区建设和鼓励工业园区发展; 1525:坡度15度至25度为调整金优化区域,在此区大力发展山地农业和积极发展混农林业; 25以上:25度以上为生态屏障区,此区将进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建设生物产业原料基地、综合整治水土流失。,规划设计导引城市布局,城市布局:组团式布局方式,多组团布局,形成多中心,完善组团内的基础配套设施 (一)布局组团化 布局组团化包括总体布局组团化和建设项目布局组团化 总体布局组团化: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格化的城乡空间格局 建设项目布局组团化:建设项目应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形成疏密结合的空间布局形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建设集约化 重点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三个方面的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城镇、产业、农村的集约化建设。 1、中心城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80平方米,外围组团(新城)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85平方米;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90平方米;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95平方米。 (三)功能复合化 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布局复合、建设项目功能复合、地下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