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功能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196584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节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调节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调节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调节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节功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 一、调节功能的检查项目 调节功能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调节幅度、调节反 应、正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灵敏度四 项检查。 (一) 、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 调节幅度是顾客具有的最大调节力,指调节远点与 调节近点之间的屈光力之差。因为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 远,所以对于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全矫者而言,其近点距 离的倒数即为其调节幅度。调节幅度主要与年龄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幅度会逐渐下降。当调节功能出 现异常时, 调节幅度就有可能出现与年龄不相匹配的现 象,患者多会伴有视疲劳症状的产生。临床上检查调节 幅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移近法、移远法和负镜片法。 1移

2、近法( Push-up Method) :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遮盖其左眼,正常照 明。验光师手持近用视标置于被检者眼前1000px 处,让 被检者注视其最佳视力上一行视标(通常为0.8 一行视 标) ,并以约50px/s 的速度将近用视标向被检者移近, 直到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出现持续性模糊后,退回到最 后清晰的位置, 用瞳距尺测量此时视标距被检者眼镜平 面的距离,该距离的倒数即为被检者右眼的调节幅度。 同样方法检查左眼的调节幅度,而后是双眼调节幅度的 检查方法也是一样的。例如,一被检者移近法测得近点 在眼前 250px 处,则其调节幅度为1/0.10=10D 。 2移远法( Pull-

3、out Method) :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遮盖其左眼,正常照 明。验光师将较小的调节视标(通常为 0.8 大小的视标) 置于被检者右眼的近点以内(通常置于眼前125px 处) , 再将视标逐渐移远,直到被检者报告视标完全变清晰, 用瞳距尺测量此时视标距被检者眼镜平面的距离,其倒 . 精品 数为被检者右眼的调节幅度。同样方法检查左眼的调节 幅度,而后检查双眼的调节幅度。 3负镜片法( Minus Lens Method) : 在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的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遮盖其左眼,正常照明。将近用视标置于近视标杆 1000px处,让被检者注视最佳视力上一行视标(通常为 0.8一

4、行视标)。在该眼前逐渐增加-0.25D 的负球镜,直 至被检者报告视标首次出现持续性模糊。所增加的负球 镜总量的绝对值再加上2.50D 为被检者的调节幅度。例 如被检者出现持续性模糊时所增加的负球镜总量为 -3.00D,则其调节幅度为3.00+2.50=5.50D。同法检查左 眼的调节幅度。 . 精品 (二) 、调节反应( Accommodative Response ) 调节反应是指当给予一定调节刺激时眼睛所作出 的调节反应情况。 例如将视标放在眼前1000px处,所给 予的调节刺激为2.5D, 如果此时眼睛所作出的调节反应 小于 2.5D,说明其为调节滞后;若此时眼睛所作出的调 节反应大于

5、2.5D,说明其为调节超前;若此时眼睛所作 出的调节反应刚好是2.5D,说明其为正常的调节反应。 临床上测量调节反应的方法主要有MEM 动态检影 法和 BCC 法两种检查方法。 1MEM (Monocular Estimation Method )动态检影 法 被检者屈光不正全矫。近用瞳距,正常照明。将 MEM卡粘在检影镜上(如图1 所示) 。让被检者注视 1000px处 MEM 卡上的字母, 验光师在1000px处快速进 行检影, 此时给予的调节刺激为2.5D,若此时被检者刚 好用 2.5D 的调节力,检影时就刚好观察到中和现象。 若此时观察到的影动为顺动,则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 后,在其眼前

6、加正球镜进行中和,达到中和时所加的正 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若此时观察到的影动为逆动, 则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其眼前加负球镜进行中 和,达到中和时所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调节 反应的正常值为调节滞后+0.25+0.75D。 图1 MEM 卡 . 精品 图 2 BCC 视标 2BCC(Binocular Cross-cylinder)法检查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近用瞳距。将BCC 视标(图2)置于近视标杆1000px 处,一般不开近用灯,将两眼视孔置内置辅镜的0.50 位置 (其负散轴位于90 ) ,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 1000px处的 BCC 视标。 结

7、果判断: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 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 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若被检者报告垂直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 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 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 者无调节滞后和超前。 ( 三 )、 正 / 负 相 对 调 节 ( 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 PRA/NRA ) 正/ 负相对调节( PRA/NRA )是指在集合保持相对 稳定的情况下

8、,双眼所能增加和减少调节的能力。检查 时通常先查负相对调节,再查正相对调节。 操作步骤: . 精品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入其远用 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瞳距,正常照明。 2让被检者注视1000px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 一行的单个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即将两侧球镜微调 轮盘同时向下拨) ,直到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 记录最后清晰时所下拨的正球镜量,为其负相对调节 (NRA ) 。 4将度数调回至被检者的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视标又变清晰。在此基础上,在被检者双眼前同时增加 负球镜(即将两侧球镜微调轮盘同时向上拨),直到被 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记录最后清晰时所上

9、拨的负 球镜量,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 . 精品 正常值: NRA:+2.00+2.50 PRA: -2.50。 (四) 、调节灵活度(Accommodative Facility) 调节灵活度是指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所做 出的反应速度,即测量调节变化的灵敏度。调节刺激在 两个不同的水平交替变换,在调节刺激每一变换后,当 视标清晰时立即报告,计算每分钟循环的次数。标准的 检测方法是使用2.00D的反转拍镜片, 在 1000px处进 行检查。调节灵活度检查包括双眼调节灵活度(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 BAF)检查和单眼调节灵活度 (Monocu

10、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 MAF )检查。一般 先进行双眼检查,若双眼检查时出现困难或异常,单眼 检查的结果对诊断有直接意义。 双眼调节灵活度(BAF)检查的操作步骤: 1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双眼处于打开状 态。注视 1000px处的( 20/30 大小的视标)。 (如图 3 所 示) . 精品 图3 反转拍和近视标卡 图4 偏振眼镜 2验光师将2.00D 反转拍镜片的一侧镜片置于被 检者双眼前, 嘱被检注视1000px处近视标卡, 当被检者 报告视标变清晰时,验光师立即将另一侧相反符号的镜 片反转至被检者眼前,待被检者报告视标变清晰时再立 即更换镜片。记录

11、一分钟被检者看清视标的循环次数 (看清 +2.00D 和 2.00D 为一次循环)。 3双眼调节灵活度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被检者有 单眼抑制现象的发生, 检查时可使用偏振镜片 (如图 4) 。 测量时被检者戴上偏振眼镜,若其只能看到两列视标说 明被检者有单眼抑制,需在记录中标明。 单眼调节灵活度(MAF)的检查与双眼眼调节灵活 度的检查方法基本相同,只是需要遮盖一眼进行检查。 调节灵活度的正常值:双眼8 周期 / 分钟,单眼12 周期 / 分钟。 . 精品 . 精品 二、调节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 (一)、调节幅度检查结果解读 1、由于移近法和移远法测量结束时视标距离顾客 较近,视标的视角在近处会比

12、较大,而负镜片法测量调 节幅度时需要不断增加负透镜,负透镜对物像有缩小作 用,故视标的视角会逐渐减小,所以测量结果会有明显 的差别, 通常情况下负镜法测量出的数值比移近法会小 2D 或 2D 以上。临床上一般建议使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幅 度,这样对调节异常的诊断更有意义。还有就是相隔一 段时间的两次测量调节幅度建议使用同一个方法,以便 观察调节幅度是否有变化。 2、通过测量被检者的调节幅度,并根据最小调节 幅度公式 15-0.25 年龄, 可知该被检者的调节幅度是否 存在异常。例如,一儿童10岁,移近法测得调节幅度 为 10D,该年龄的最小调节幅度为15-0.25 10=12.5D, 说明该被检者

13、调节幅度低下,可能属于调节不足的类 型,这样的顾客进行调节功能训练也是非常适合的。也 有验光师建议用平均调节幅度公式18.5-0.3 年龄计算 的结果来评估被检者的调节幅度是否存在异常。 (二)、调节反应、相对调节、调节灵活度检查结 果解读 . 精品 1、调节反应的测量方法有两个,MEM 是客观的检 查调节反应的方法,BCC 是主观的检查方法,因为检测 方法的差异所以检查结果可能略有不同,一般更加相信 MEM 的结果。 2、当调节反应出现超前时,说明顾客比较喜欢动 用调节,可能会在调节被刺激时出现多用调节的情况, 要询问顾客在近处阅读时是否有视疲劳现象出现,如果 此时伴随 PRA 值偏低,则顾

14、客出现视疲劳的可能性就更 大了,可以考虑视觉训练或者给予近处ADD 下加的方 法解决视疲劳症状。 3、 当调节超前伴随NRA 偏低,调节灵活度下降时, 那么顾客非常有可能过多的使用调节而又不能马上放 松下来,此时要考虑之前验出的远用屈光度是否准确, 是否有假性近视的成份,如果是青少年学生则建议去快 速散瞳或者重新雾视,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4、 当出现调节滞后时, 特别是大于 +0.75D 的滞后, 由于滞 后可能引起视近时网膜后成像,如果 PRA 偏低,调节灵 活又下降, 则顾客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出现近视屈 光度数的快速增加,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功能的训练使调 节滞后、 PRA 和调节灵活度恢

15、复正常,使得近视的加深 速度减缓下来。 三、典型案例 案例一: XXX ,男, 20岁,主诉看书15 分钟后出现视物模 糊和视物困难的症状。患者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 明显全身疾病和用药史。为其验光并检查视功能,检查 结果如下: 主觉验光: OD :平光(1.0) OS:平光(1.0) Worth 4 dots:4 . 精品 立体视: OK 近距水平隐斜:4 . 精品 BO 加-1.00D 镜片后近距水平隐斜8 BO AC/A :4 正常 AC/A 垂直隐斜:无垂直偏斜 集合近点( NPC) :125px 远用 BI 聚散力( NRV ) :X/8/3 远用 BO 聚散力( PRV) :X/

16、20/12 近用 BI 聚散力( NRV ) :10/18/10 近用 BO 聚散力(PRV) :12/23/11 符合 Percival 准则及 Sheard准则及 1:1规则 聚散灵敏度(近) :13cpm BCC:+0.75D MEM 动态检影:OU +1.25D 负相对调节( NRA) :+2.50D 正相对调节( PRA) :-1.00D PRA 减弱 调节幅度(移近法、移远法):OD :5D OS:5D 单眼调节灵活度(MAF) :OD :0cpm fail(-) OS: 0cpm fail(-) 负镜困难 双眼调节灵活度(BAF):0cpm(-) 解决方案: 视觉训练,调节训练,包括翻转拍、字母表操等。 案例分析: 检查结果为远方正位,近处4内隐斜,非常像集 合过度。通过分析近用BI、BO 聚散力数据群结果正常。 NRA+2.50D ,PRA 减少至 -1.00D。进一步检查,双眼调 节灵敏度,患者可非常快读出+2.00D 却不能一次清楚地 读出 -2.00D。当评估单眼调节灵敏度时,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