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19291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曲五首》优秀经典ppt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 词 曲 五 首,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读准字音、节奏,k,pn,z

2、hng,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诗人简介,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巴山楚水凄

3、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故友徒然吟诵着向秀当年所作的思旧赋,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而自己也像神话中的那个王质一样,已无人相识,真是恍如隔世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发,飞驰而过,我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品读理解,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辛酸和愤懑不平,巴山楚水凄凉地,

4、二十三年弃置身。,品读理解,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用典(闻笛赋、烂柯人)。,表达诗人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品读理解,3.颈联写的“沉舟”“病树”是什么意思?“千帆过”“万木春”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尽显慷慨气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品读理解,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表达了作者什么精神

5、?,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1,2: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 3,4: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隔世。 5,6: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概,充满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7,8: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辛酸、愤懑,怀恋、怅惘,豁达、进取,积极、昂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典,比喻,富有哲理,积极进取、乐观豁达,思想感情,本诗

6、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读准字音、节奏,j,m,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诗人简介,写作背景,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是对三国

7、鼎立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诗人经过赤壁时,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写实,诗 歌 赏 析,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销蚀,拿起来,把它磨光洗净,认出是三国时代东吴破曹时的兵器。,诗 歌 赏 析,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慨,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两位夫人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品读理解,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为发? 这样写有何作用?,沉沙之折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诱发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为下文铺垫。,这是一首咏

8、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资料:,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赤 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

9、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用意在于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想感情:,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诗人。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逃出率兵抗元,

10、兵败被俘。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纪念馆,写作背景,此诗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年)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以此诗明志节。,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艰辛,在频繁的抗元斗争中已度过四年。,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的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风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

11、浮沉。,疏通诗意,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3、颈联两个“

12、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 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况危苦,抒情,舍生取义,名垂青史,比喻,对偶,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拓展延伸,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

13、慷慨就义。,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于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拓展延伸,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

14、为诗余小道。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宋词简介,宋词简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代表词人如柳永、李清照等。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

15、艺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还有辛弃疾、岳飞、陆游等。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宋词欣赏,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

16、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苏轼兄弟情谊深厚,当时苏轼41岁,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和他弟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时值中秋苏轼作词怀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 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阙,胜,绮,读准字音,读准节奏,qu,shng,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