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192295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自测试题 【梳理自测】 一、曲线与方程 1f (x0,y0)0 是点 P( x0,y0) 在曲线 f (x,y) 0 上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方程 (xy) 2( xy1)20 表示的是 ( ) A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 B 两条双曲线 C两个点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1.C 2.C 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 ( x,y)0 的实数解建立 了如下关系: (1) 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 x,y)0 的解 (2) 以这个方程的解为

2、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 方程的曲线 二、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1若 M ,N为两个定点,且 | MN | 6,动点 P满足PM PN 0,则 P点的轨迹是 ( ) A圆 B 椭圆 C双曲线 D 抛物线 2 已知点 A(2,0) ,B(3,0) ,动点 P(x,y)满足AP BP x 26, 则 P点的轨迹方程是 _ 3 过圆 x 2 y 24上任一点 P作 x轴的垂线 PN , N为垂足, 则线段 PN中点 M的轨迹方程为 _ 答案: 1.A 2. y 2x 3. x 2 4 y 21 以上题目主要考查了以下内容: (1) 直接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3、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 x,y)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写出适合条件 p 的点 M的集合 PM | p( M ) 用坐标表示条件p( M ),列出方程 f ( x,y) 0. 化方程 f ( x,y)0 为最简形式 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2) 两曲线的交点 由曲线方程的定义可知, 两条曲线交点的坐标应该是两个曲线方程的公共解,即两个曲线方程组 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反过来,方程组有几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无解,两条曲线就 没有交点 【指点迷津】 1一个核心问题 通过坐标法,由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明确曲线的位置、形状以及性质是解

4、 析几何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是解析几何的核心问题 2二个检验方向 求出轨迹方程后,从两个方面检验 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 方程的解表示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3五种方法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 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y 之间的关系 F(x,y)0; (2) 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 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 (3) 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 方程; (4) 代入转移法:动点 P( x,y)依赖于另一动点 Q ( x0 ,y 0) 的变化而变化,并且Q (x0 ,y 0)又在某

5、已 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y 的代数式表示 x0,y0,再将 x0,y0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 (5) 参数法:当动点 P(x, y) 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 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 可考虑将 x, y 均用一中间变量 (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考向一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题 1 已知两点 M (1,0) ,N (1,0) ,且点 P使MP MN ,PMPN,NM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 数列,求点 P的轨迹方程 【审题视点】首先设出点 P坐标为 ( x,y) ,然后计算各个数量积,根据题目已知直接表示等量 关系,整理求得点P的轨迹方程 【典例精讲】设点 P(

6、x,y) ,则MP ( x1,y) , NP (x1,y) ,MN(2,0) 故MP MN 2(x1), PM PNMP NP (x1)(x1) y2 x 2 y 21, NM NP2(x1)2(1x) MP MN ,PM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 2(x 2 y 21)2( x1)2(1x) 且NM NP MPMN 2(1x)2(x1)4x0, 整理得 x 2y23(x0) 故点 P的轨迹方程为 x 2 y 23(x0) 【类题通法】运用直接法应注意的问题 (1) 在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时,在化简的过程中,有时破坏了方程的同解性,此时就要补上遗漏 的点或删除多余的点,这是不能

7、忽视的; (2) 若方程的化简过程是恒等变形,则最后的验证可以省略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已知F(1,0) ,直线 l :x1,P 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P 作 l 的垂线,垂足为 点 Q ,且QP QF FPFQ. 求动点 P的轨迹 C的方程 解析:设点 P( x,y),则 Q ( 1,y) ,FP ( x1,y) ,QP (x1,0) ,QF (2,y) ,由QP QF FP FQ ,得( x1,0) (2, y) ( x1,y)(2,y) ,化简得 C:y 24x. 考向二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题 2 已知点 A 1 2,0 ,点 B是圆 F: x 1 2 2 y 24( F 为圆心 )上

8、一动点,线段 AB的垂直平 分线交 BF于点 P,求动点 P的轨迹方程 【审题视点】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转化为椭圆的定义,求椭圆方程 【典例精讲】如图,连接 PA , 依题意可知 | PA | | PB |. | PA | | PF | | PB | | PF | | BF | 21. P点轨迹为以 A 1 2,0 , F 1 2,0 为焦点,长半轴长为 1 的椭圆 其方程可设为 x 2 1 y 2 b 21. 又c 1 2,a1,b 2 a 2 c 23 4. 故 P点的轨迹方程为 x 24 3y 21. 【类题通法】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

9、曲线的方程, 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 若所求轨迹是某种圆锥曲线上的特定点的轨迹,则利用圆锥曲线 的定义列出等式,化简求得方程,同时注意变量范围 变式训练 2已知圆 C1:( x3) 2 y 21 和圆 C 2:( x3) 2 y 29,动圆 M同时与圆 C 1及圆 C2相外切,求动 圆圆心 M的轨迹方程 解析:如图,设动圆半径为 r . | MC1| r 1,| MC 2| r3, 所以|MC2| |MC 1| |BC2| |AC1| 312. 这表明动点 M到两定点 C2、C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 2,且小于 | C1C2| 6.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 ( 点 M到 C2的

10、距离 大,到 C1的距离小 ),这里 a1,c3,则 b 28. 设点 M的坐标为 ( x,y) , 其轨迹方程 为 x 2y 2 8 1( x1) 考向三相关点 ( 代入)法求轨迹 例题 3 设 F(1,0) ,M点在 x 轴上, P点在 y 轴上,且 MN 2MP,PM PF ,当点 P在 y 轴上运动 时,求点 N的轨迹方程 【审题视点】设 N ( x1,y) ,M ( x0,0) ,P(0,y0) ,由已知条件,建立 x0 ,y 0与 x,y 之间的关系: 用 x、y 表示 x0及 y0代入 x0与 y0的关系式 【典例精讲】设 M ( x0,0) ,P(0,y0) ,N( x,y)

11、, PM PF ,PM( x 0,y0) ,PF (1,y0) , ( x0,y0)(1, y0) 0, x 0 y 2 00. 由MN 2MP 得( xx 0,y)2(x0 ,y 0), xx02x0 y2y0 ,即 x0 x y01 2y . x y 2 4 0,即 y 24x. 故所求的点 N的轨迹方程是 y 24x. 【类题通法】“相关点法”的基本步骤: (1) 设点:设被动点坐标为 ( x,y) ,主动点坐标为 ( x1 ,y 1) ; (2) 求关系式:求出两个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式 x1 f x,y, y1gx,y; (3) 代换: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便可得到所求动点的轨

12、迹方程 变式训练 3已知 ABC 的两个顶点为 A( 2,0) ,B(0 ,2) ,第三个顶点 C在曲线 y3x 21 上移动,求 ABC 重心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 ABC 的重心 G (x,y) ,C(x0,y0),则 x x02 3 , y y02 3 , 即 x03x2, y03y2. 点 C在 y3x 21上, y 03x 2 01. 3y23(3x2) 21,整理得 y9x212x3. ABC 重心的轨迹方程为y9x 212x3. 求曲线方程的规范解答 典型例题(2014山东高考专家原创卷 ) 已知抛物线 y 22px 经过点 M (2, 2 2), 椭圆x 2 a 2y 2 b 2

13、 1 的右焦点恰为抛物线的焦点,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1 2. (1) 求抛物线与椭圆的方程; (2) 若 P为椭圆上一个动点, Q为过点 P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上的一点, | OP | | OQ | ( 0),试求 Q的轨迹 【审题视点】根据抛物线及椭圆的性质求其方程,利用直接法求Q点轨迹方程 【思维流程】 代入法求 P. 利用离心率的定义及a、b、c 之间的关系,求 a 与 b,写椭圆方程 设 Q点,进而设 P点,并转换两点坐标 把 Q 、P点坐标代入已知等式,并整理方程 根据 x 2 的系数为正数、负数、零讨论曲线特征 【规范解答】(1) 因为抛物线 y 22px 经过点 M (2,2 2

14、), 所以(2 2) 24p,解得 p2 2 分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 24x,其焦点为 F(1,0) ,即椭圆的右焦点为 F(1,0) ,得 c1. 又椭圆的离心率为 1 2,所以 a2,可得b 2413,故椭圆的方程为 x 2 4 y 2 3 1. 6分 (2) 设 Q ( x,y) ,其中 x 2,2 ,设 P( x,y0),因为 P为椭圆上一点, 所以 x 2 4 y 2 0 3 1,解得 y 2 0 33 4x 2. 由| OP | | OQ | 可得 | OP | 2 | OQ | 2 2,故 x 233 4x 2 x 2 y 2 2, 得 21 4 x 22y23,x 2,2.9

15、 分 当 21 4,即 1 2时,得 y 212,点 Q的轨迹方程为 y2 3,x 2,2 ,此轨迹是两条 平行于 x 轴的线段; 当 21 4,即 0 1 2时,得到 x 2 3 21 4 y 2 3 2 1,此轨迹表示实轴在y 轴上的双曲线满足x 2,2 的部分; 11 分 当 21 4,即 1 2时,得到 x 2 3 21 4 y 2 3 2 1,此轨迹表示长轴在x 轴上的椭圆满足 x 2,2 的部分 . 12分 【规范建议】(1) 在第(1) 问中要有代入过程及求解a、b 的过程 (2) 等价变换是解题的关键:即必须分三种情况讨论轨迹方程 (3) 区分求轨迹方程与求轨迹问题 真题体验

16、1(2013高考全国卷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 P在 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 2,在 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3. (1) 求圆心P的轨迹方程; (2) 若 P点到直线 yx 的距离为 2 2 ,求圆 P的方程 解析: (1) 设 P( x,y) ,圆 P的半径为 r. 由题设 y 22r2 ,x 23r2,从而 y22x23. 故 P点的轨迹方程为 y 2 x 21. (2) 设 P( x0,y0) 由已知得 | x0y0| 2 2 2 . 又 P点在双曲线 y 2 x 21 上,从而得 | x 0 y 0| 1, y 2 0 x 2 01. 由 x0 y 01, y 2 0 x 2 01 得 x00, y01. 此时,圆 P的半径 r 3. 由 x0 y 01, y 2 0 x 2 01 得 x00, y01, 此时,圆 P的半径 r3. 故圆 P的方程为 x 2( y1)23 或 x2( y1)23. 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