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191414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29 高一物理易错题练习及解析 1.( 2015春?永春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2.( 2012春?上高县校级月考)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B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 C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的功为零,机械能守恒 D机械能守恒的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

2、作用 3.( 2012秋?仓山区校级期中)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1,一个带负电Q2,且 Q1=2Q2现将另一电荷q放入这两个电荷的电场中,正好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q 只能放置在x 轴上某一位置 Bq 一定放置在x 轴上,有两个位置均能使q 平衡 Cq 一定放置在x 轴上,当q 分别带正、负电时,分别有一个位置能使q平衡,这两个位置不同 Dq 可能不放置在x 轴上,但与Q2的距离一定小于与Q1的距离 4.( 2015?广东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在x 轴上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Q1、Q2,其中 Q1带正电处于原点 O现有一个正电荷q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 轴正方向运动(只受电场力

3、作用),其vt 图象如图乙所示, q 经过 a、b 两点时速度分别为va、vb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1Bb 点的场强比a点的场强大 C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电势高Dq 在 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 5.( 2014春?兴庆区校级月考)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1,一个带负电Q2,且 Q1=2Q2用 E1和 E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 轴上() AE1=E2之点只有一处,该处合场强度为0 BE1=E2之点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C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0,另一处合场强为2E2 DE1=E2

4、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0,另两处合场强为2E 6.( 2009?上海模拟)两个点电荷固定于x 轴上,电量大小分别为Q 和 4Q,在它们形成的电场中,有一个 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 从无限远处移向坐标原点O,其电势能EP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当x0 时,电势能EP;当 x时,电势能EP0;电势能为最小值的位置坐标为x0试根据图线提供的信 息,确定在x 轴的正半轴上各点场强方向为;这两个点电荷在x 轴上的位置 是 2 / 29 7.( 2009?徐汇区二模)在如图(a)所示的x 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轴上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m 和 0.5m在 A、B 两点分别放置带正电的检验电

5、荷(检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改变检验电荷的 电量,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所带电量的关系如图(b)所示,电场力的正方向与x 轴正方向相同则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N/C,点电荷Q 的位置坐标为x=m 8.( 2014春?忻州期中)中国高铁的技术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高时速可达500km/h假设有一 高速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360km/h 的速度拐弯,拐弯的半径为1km,则质量为50kg 的乘客在拐弯过 程中所受到的火车给他的作用力的大小为(g 取 10m/s2)() A500N B1000N C500D0 9.( 2011?南昌校级模拟)2008 年 4 月 28 日凌晨,山东

6、境内发生两列列车相撞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其中一列列车转弯时超速行驶造成的一种新型高速列车,当它转弯 时,车厢会自动倾斜,产生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假设这种新型列车以 360km/h 的速度在水平面内转弯,弯 道半径为 1.5km,则质量为 75kg 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外力为() A500N B1000N C500N D0 10.(2014 春?平顶山期末)某学习小组做“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如图1,图中小车是在一 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 2 条、 3 条、 完全相同的 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

7、 次、第 3 次、 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 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和; (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不系橡皮筋,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不系橡皮筋,轻推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不系橡皮筋,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3 / 29 D不系橡皮筋,轻推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vW 草图如图2 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 与 V 的关系作出的以 下猜想可能正确

8、的是 AW B WV C WV 2 DWV 3 11.(2011?河南模拟)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 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填答案前的字母)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韵弹力 C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是为了使橡皮筋松驰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 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 v 草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 与 v 的关系作出 的以下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W BW CWv2 DWv 3 12.(201

9、0?福建)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 上,木板B 静止于水平面t=0 时,电动机通过 水平细绳以恒力F 拉木板 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B=1.0m/s 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 的质量 mA和 B 的质量 mB均为 2.0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05, 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1,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 10m/s2求 ( 1)物体 A 刚运动时的加速度aA; 4 / 29 ( 2)t=1.0s 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 3)若 t=1.0s 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 ,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

10、保持这一功率不 变, t=3.8s 时物体 A 的速度为1.2m/s则在 t=1.0s 到 t=3.8s 这段时间内木板B 的位移为多少?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不带电小环A 套在动摩擦因数为 = 的竖直杆上,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质量为 m2、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 B 与 A 用一绝缘细线相连,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电场中,恰好保持静止,则当电 场强度 E 存在最小值时,E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0 B30C45D60 14.(2011?徐汇区模拟)如图所示,一固定粗糙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将一质量为m1的小环套在杆上, 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杆与环之间的动摩擦因

11、素为 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环与小球保 持相对静止,并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下滑,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gsin gcosBa=gsin C D 5 / 29 15.(2013 秋?埇桥区校级月考)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某一值时,立 即关闭发动机后滑行至停止,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汽车牵引力为F,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恒为 f,全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1,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W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f=1:4 BF:f=4:1 CW1:W2=1:3 DW1: W2=3:1 16.(2013 春?宝应县期中)

12、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速度大小为V0开始加速运动,前进了s的距 离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在此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则汽车所受的阻力(假设恒定) 为;此过程发动机做的功为;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17.(2014?漳州二模)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 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 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 倍,则 h 等于() AB C D 18.(2015?宁波二模)一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大小恒等于其重力的0.1 倍,上升的 最大高度为H选择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上升至离地高

13、度为h 时,其动能是重力势能的2 倍,则 h 等于 () 6 / 29 AB C D 19.(2015 春?吉安校级期中)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 零势能面若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与势能相 等,则在下落的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相等处高地的高度等于 20.(2016 春?抚顺期末)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 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 力大小相等,且 ONM OMN 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 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有

14、一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7 / 29 21.(2016?合肥一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 端固定于O 点现将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 点,已知 OA 长度小于OB 长度,弹簧处 于 OA、OB 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在小球由A 到 B的过程中() A在 B 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的位置有两个 C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 22.(2016?北京)

15、利用图1 装置做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 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 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2 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 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 O 点到打 B 点的过程中, 重物的重力势能变

16、化量Ep=,动能变化量Ek= 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A利用公式v=gt 计算重物速度 8 / 29 B利用公式v=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试验去平均值的方法 根据以下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 h,计算 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 v2h图象,并做如下判断: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 程中机械能守恒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否正确 23.(2016 春?遂宁期末)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kg 的重物自由下 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 为第一个点, A、 B、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为 g=9.80m/s 2,那么: ( 1)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 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 及物体下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