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183815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19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管理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第一章 旅游巨系统分析 1第一章 旅游巨系统分析 1 一、区位系统 1 二、自然环境系统 3 三、人文环境系统 5 四、旅游态势系统 7 五、本溪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 1313 一、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13 二、本溪市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14 三、本溪市旅游资源总体特征暨优势评价 25 第三章 规划总论 27第三章 规划总论 27 一、规划依据 27 二、规划期限 27 三、规划指导思想 27 三、技术路线 28 四、规划原则 30 五、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定位 31 六、规划目标 33 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产业指标体系规划 35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产业指标

2、体系规划 35 一、客源市场分析 35 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42 三、旅游市场营销 44 四、本溪市客源市场发展和旅游收入预测 48 五、本溪市旅游业发展指标体系规划 51 六、本溪市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确定 54 七、本溪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安排 56 第五章 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 59第五章 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 59 一、一个发展主轴(一横五纵五环)62 二、二大主体旅游产品系列 62 三、三级推进式 67 四、五条热游线 68 五、五个重点区域和五个旅游精品工程 70 六、六大生态旅游产品 74 七、七个重点项目 75 第六章 旅游精品工程和重点项目规划 76第六章 旅游精品工程和重点项

3、目规划 76 一、五个旅游精品工程设计策划 76 二、七个重点旅游项目设计策划 111 三、投入产出估算、效益分析和融资规划 131 第七章 旅游形象策划 133第七章 旅游形象策划 133 一、旅游形象定位 133 二、CI 策划 134 第八章 旅游网络系统建设规划 138第八章 旅游网络系统建设规划 138 一、市域内旅游线路规划 138 二、本溪区际旅游线路规划 142 三、本溪国际旅游线路规划 143 四、功能型旅游路线 144 第九章 生态旅游规划 145第九章 生态旅游规划 145 一、生态旅游规划 145 二、生态旅游规划原则 145 三、生态旅游规划目标 146 四、重点生态

4、旅游区建设规划 147 五、开拓专项生态旅游产品 150 第十章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154第十章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154 一、环境保护现状和问题 154 二、旅游环境规划原则 154 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55 四、生态建设与文物保护 157 五、旅游景区环境保护 160 六、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161 第十一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62第十一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62 一、旅游交通规划 162 二、旅游电讯规划 169 三、旅游电力、水利及医疗保障设施规划 170 第十二章 接待设施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172第十二章 接待设施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172 一、旅游饭店设施规划 17

5、2 二、旅行社发展规划 175 三、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177 第十三章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180第十三章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180 一、旅游商品资源与开发现状评价 180 二、旅游者购物行为分析 182 三、旅游商品开发构想 183 四、对策及措施 188 第十四章 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90第十四章 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90 一、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190 二、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191 三、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 192 四、旅游科学技术化战略 194 五、加快旅游立法工作 194 第一章旅游巨系统分析 一、区位系统一、区位系统 (一)宏观区位系统(一)宏观区位

6、系统 辽宁省本溪市位于东经 1233412546,北纬 40494135,地处东 北亚,近邻太平洋,其西南部的辽东半岛与对应的山东半岛构成首都北京和渤海海 防前哨的战略要地。 本溪市区位在国际上南出可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日本,北上可 去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西进经由沈(阳)通(辽)集(宁)线可进蒙古共 和国,是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心区之一。处于辽中城市群和长白山地边缘交绥带,具 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自然区位系统(二)自然区位系统 本溪市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区域,在中国自然区划系统中,属中温带湿润 气候区域,季风和大陆性气候明显。市域东西长 184Km,南北宽 87Km,中部最窄

7、处 仅 13Km,地域形态明显呈狭长哑铃状。市域面积 8420Km2,属长白山西延余脉的中低 山、丘陵地带,自然地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境内山脉 连绵、河流纵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明显的过渡性。 (三)行政区位系统(三)行政区位系统 本溪市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 阳市相距 63Km,与北方著名海港城市大连市有高速公路相连,毗邻鞍山、抚顺、 丹东和辽阳。本溪市辖两县四区,人口 157 万(2000 年),有汉、满、朝、回等 27 个民族。特别是满族发祥地和朝鲜族的聚居地更成为其独特的韵律。本溪与桓仁两 县皆为满族自治县。本溪市又是

8、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素以“煤铁之都”、 “工业粮仓”而享誉中外,新中国建国初期曾是十二个中央直辖市之一,90 年代, 国务院批复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为“较大城市”。 (四)经济区位系统(四)经济区位系统 本溪市 2000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 158.3 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 8.6: 53.5: 37.9,人均 GDP 为 10088 元,超过全国平均值,达到初步小康水平。但是作为国家 重工业基地,先后为国家提供了 3 亿多吨钢铁、煤炭和 100 多种工业产品,在为国 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形成了钢铁、化工、医药、建材、纺织、通讯等 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坚实的重工业基础

9、是其经济优势。由于全市目前面临着经济 结构调整、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以及安置大批下岗职工的沉重负 担和巨大压力。本溪市政府已把旅游业作为现有产业的接续产业,力争培育成为新 支柱产业,这是调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发展本溪经济、改 善城市面貌、重塑城市形象意义深远。全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转换调整时期,需要发 挥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本溪市今后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五)交通区位系统(五)交通区位系统 本溪市铁路、公路、空中航线互相连接,形成了网络。境内有沈(阳)丹 (东)、(本)溪辽(阳)、(本)溪田(师傅)铁路的枢纽站,3

10、条铁路总长 433.115Km。沈丹线是一条国际联运线,由沈阳经本溪、丹东过境与朝鲜铁路接轨, 并可与丹东大东港形成水陆联运。全市境内共有 35 个铁路站,每日途经本溪站及由 本溪站始发的主要旅客列车 26 对次,通过本溪站可直达北京、沈阳、大连、青岛、 长春、哈尔滨、丹东、平壤等,是其融入国内、国际的主要通道。全市现有公路 174 条,总里程 2445Km,其中国道 2 条、省道 5 条、高速公路 1 条,形成了以高速公路、 国道、省道为骨架,县道、乡道为脉络的路网系统。桃仙机场地处沈阳南郊 18Km, 距本溪市 50Km,有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相连,通过桃仙国际机场可与国内外 30 多个城 市

11、和韩、日、俄及香港特区实现空中来往。 (六)旅游区位系统(六)旅游区位系统 以本溪为圆心,辽、吉、黑、京、津、冀、鲁、蒙 8 省、自治区、直辖市 20 多 个主要城市都在 500Km 范围内。其地缘优势明显,东与吉林通化、集安毗邻,西邻 辽阳、鞍山,南接丹东,北达沈阳、抚顺,是辽东交通次枢纽之一。这种区位在旅 游业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空间优势,在辽宁省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 点”,提出建设“旅游大省”的新形势下,正构筑沈阳大连丹东旅游“金 三角”,本溪处在东干线的中部,与大连、沈阳、鞍山、辽阳、抚顺、丹东等市的 旅游发展有机整合,可形成与之共赢共荣的局面。 二、自然环境系统二、自然环境系

12、统 (一)地质地貌(一)地质地貌 本溪市山河交错,地质复杂,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较早,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发轫地之一。地质构造体系上大体可分为 5 个构造带: 1、北西向构造带,处在本溪地区北部和西部的太古代鞍山群地层中;2、近东西向 构造带,即太子河凹陷带,摩天岭至四棵杨树近东西向构造带和马鹿沟近东西向岩 体带;3、北东向构造带,主要是断裂构造;4、弧形构造带;5、伽玛射线地温异常 带。 本溪市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系长白山支脉千山山脉之东北端,以东北 西南走向为主,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西北部边缘有局部丘陵地。全境总趋势为东 南高西北低,而东西相比又东高西低。地貌组成以湿润

13、流水作用的山地侵蚀构造形 态为主,最高为佛顶山(又称老秃顶子) 主峰海拔 1367.2m,为辽宁第一高峰,市域 内有上百座山峰超过千米,被誉为“辽宁屋脊”。 (二)旅游气候(二)旅游气候 本溪市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和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主 要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寒冷期长,降水集中,湿度较大,地方性差异明显。本溪 市域因受局部地貌和不同下垫面特性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小气候:春季(3-5 月),西北部回暖较快,大风较多,中部和南部山区回暖较晚,大风较少,雨量适 中;夏季(6-8 月) 由于东南季风的深入,常受温带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湿 多雨,雨量集中,天气多变;秋季(9-

14、10 月),随着西北大陆干冷空气不断入侵, 偏北风明显增多,气温迅速下降,雨量显著减少;冬季(11-2 月),由于极地大陆 气团的长期控制,天气晴寒少雪,大地冰封,季期漫长。 1、太阳辐射、日照1、太阳辐射、日照 本溪市年日照时数为 2200-2400h。月平均为 230h 左右,各地日照时数以春季最 多,冬季最少(月平均 160-170h)。年日照百分率为 51-54%。夏季日照百分率最小, 月平均 44-45%,冬季日照百分率最大,月平均 54-60%. 2、温度2、温度 本溪全市年平均气温为 6-8,市中心区为 7.8,桓仁县城 6.4,小市镇为 6.3。气温的季分布为:春季 7-9,夏

15、季 21-23,秋季 11-13,冬季7-9 。 最热月为 7 月, 月平均气温为 22-24; 最冷月为 1 月, 月平均气温为12-14 。气温年较差为 35-38,平均无霜期市中心区为 166d,小市为 148d,桓仁为 140d。全市旅游季节为 5-10 月,其中尤以 6-9 月最佳。而冬季 12 月至翌年 2 月在 东部山区和人工湖区适合开展冰雪旅游。 3、降水3、降水 全市年降水量为 800-900mm。受地貌影响,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有自南 向北递减的趋势。其中以南部边缘地带降水最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900mm 以上;北 部地区降水最少,年降水量在 800mm 以下。春秋两

16、季降水量均为 120-130mm,各占全 年降水量的 14-16%;夏季为全年降水量最多季节,降水量为 480-580mm,占全年降 水量的 61-65%;冬季为全年降水最少季节,降水量为 50-60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6-7%。在东部山地选择有条件的海拔高度和坡向,如佛顶山可开展滑雪运动,在观 音阁湖、桓龙湖等地有条件发展冰雕艺术及滑冰、冰上垂钓旅游等。 4、风力4、风力 各地年平均风速 2-3m/s,平均风速以 4 月最大,月平均风速为 3.3-3.6m/s; 以 8 月最小,月平均风速 1.5-2.1m/s。全年6 级风的日数为 15-26 天;全年8 级风 的日数为 1-15 天。大风的季分布为春多夏少。 5、气候灾害5、气候灾害 年平均暴雨日数为 2.1d,大暴雨平均 3-4 年出现 1 次,在 4-10 月均可能出现。 形成灾害的大风风力多在 8 级以上,瞬时风速超过 17m/s,以春季 4、5 月最多。 气候特点是寒冷期长,受西北大陆干冷空气控制,偏北风多,这对旅游活动有 一定的阻碍作用,冬半年形成明显的旅游淡季,亟待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使之减少 冬半年旅游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