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17928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一、采购业务概述 采购,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物品(原材料、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或劳务 (技术、服务等)等需要进行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 任何单位要维持正常的生产或经营,都必须进行采购经济业务活动,可以说,采 购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中最频繁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采购与付款业务是企 业经营活动的首要环节,它与生产、销售计划密切联系,业务发生频繁,工作量 大,运行环节多, 直接导致货币资金的支出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容易产生管理漏 洞。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采购付款业务循环有效运行, 确保采购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发现并纠正错误

2、,防止欺诈和舞弊行 为,及时准确提供采购业务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在采购、 付款环节获得最大经济 效益。设计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采购 业务的工作特性, 设计出规范整个业务流程和每个关键控制点的规定、方法、措 施等,并规范执行,严格监督。 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 采购是存货管理的第一环节,它与生产和销售计划联系密切,它直接导致货 币资金的支出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 采购 是生产的准备阶段,为了生产适销对路的盈利产品,必须采购生产适用、价格 公道、质量合格的原材料。 对于流通企业来说, 要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 入,必须采购

3、适销对路且价格公道的商品。 1、存货的采购要与生产、销售业务的要求保持一致; 2、货币资金的支付或负债的增加必须以获得品质优良存货为前提,保持货款 支付或负债增加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3、合理揭示企业应享有的购货折扣与折让; 4、防止采购环节中违法乱纪、侵吞企业利益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5、保证采购业务在内、外部各环节的运行通畅和高效率; 6、及时、准确提供存货采购的会计信息。 . . 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 ,灵活兼顾。 1、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采购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 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 其发生错

4、弊现象的可能性就很小。就具体内控措施 来说,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关系 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 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证明;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经过互不隶属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例如, 在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 采购部门只有凭领导审批后的采购单或合同(纵向牵制) 进行采购,而采购的材料必需经过验收(横向牵制)后,才能办理有关手续。 因而只有经过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的核查和制约,才使发生的错弊减少到最低程 度,或者即使发生问题,也易尽早发现,及时纠正。 2、成本

5、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 虑,参与控制的人员和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 的错弊现象就越少, 但因控制活动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设计采购业 务内部控制时, 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要根据企业自身 经营的实际情况, 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科学设立,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 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3、岗位责任原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紧密联系 的,企业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工作岗位,并赋予其责、权、利,规定相应 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在设置岗位时必须考虑到授权岗位和执行岗位的分离、 执行岗位和审核

6、岗位的分离、 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的分离等, 通过不相容职责的 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 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 个环节,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 4、协调配合原则。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人员 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相互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 . . 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 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 、职务分离制度。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编制计划、 审批计划、市场调研、招标投标、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在这些 业务

7、中需要进行职务分离的主要有: 1、生产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使用量或销售需要量提出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 和数量,仓储部门依据提供的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及现有库存量, 制定采购计 划,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然后由采购部门依据经管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进 行公开询价。 2、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共 同组织招标投标来选择供应商,并会同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3、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所购物资的质检、验收、保管。 4、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 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 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 7、记录应

8、付账款的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相分离。 【案例】沈某在担任北京某A 公司工程处主任期间,用向他人索要空白合 同及商业零售发票, 伪造购销合同, 虚构了购买 350 万元电力电缆的事实, 并指 令保管员填写虚假的材料入库单, 又用写有 150万和 200万的两张空白发票平帐。 并到财务报销。 从案例看出沈某之所以能贪污350 万,除其自身道德因素外,还表明A 公 司采购流程内部存在严重问题。 1、电力电缆的请购审批和实际执行全由沈某一人完成,没有达到上述不相 容职务相互牵制的问题,为虚假采购创造空间。 2、采购和验收没有形成牵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验收 . . 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

9、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 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 、职务分离制度。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编制计划、 审批计划、市场调研、招标投标、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在这些 业务中需要进行职务分离的主要有: 1、生产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使用量或销售需要量提出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 和数量,仓储部门依据提供的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及现有库存量, 制定采购计 划,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然后由采购部门依据经管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进 行公开询价。 2、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共 同组织招标投标

10、来选择供应商,并会同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3、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所购物资的质检、验收、保管。 4、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 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 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 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相分离。 【案例】沈某在担任北京某A 公司工程处主任期间,用向他人索要空白合 同及商业零售发票, 伪造购销合同, 虚构了购买 350 万元电力电缆的事实, 并指 令保管员填写虚假的材料入库单, 又用写有 150万和 200万的两张空白发票平帐。 并到财务报销。 从案例看出沈某之所以能贪污350 万,除其自身道德因素外

11、,还表明A 公 司采购流程内部存在严重问题。 1、电力电缆的请购审批和实际执行全由沈某一人完成,没有达到上述不相 容职务相互牵制的问题,为虚假采购创造空间。 2、采购和验收没有形成牵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验收 . . 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 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 、职务分离制度。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编制计划、 审批计划、市场调研、招标投标、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在这些 业务中需要进行职务分离的主要有: 1、生产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使用量或销售需要量提出需要采

12、购的物资品种 和数量,仓储部门依据提供的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及现有库存量, 制定采购计 划,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然后由采购部门依据经管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进 行公开询价。 2、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共 同组织招标投标来选择供应商,并会同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3、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所购物资的质检、验收、保管。 4、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 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 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 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相分离。 【案例】沈某在担任北京某A 公司工程处主任期间,用

13、向他人索要空白合 同及商业零售发票, 伪造购销合同, 虚构了购买 350 万元电力电缆的事实, 并指 令保管员填写虚假的材料入库单, 又用写有 150万和 200万的两张空白发票平帐。 并到财务报销。 从案例看出沈某之所以能贪污350 万,除其自身道德因素外,还表明A 公 司采购流程内部存在严重问题。 1、电力电缆的请购审批和实际执行全由沈某一人完成,没有达到上述不相 容职务相互牵制的问题,为虚假采购创造空间。 2、采购和验收没有形成牵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验收 . . 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 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四、

14、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 、职务分离制度。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编制计划、 审批计划、市场调研、招标投标、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在这些 业务中需要进行职务分离的主要有: 1、生产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使用量或销售需要量提出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 和数量,仓储部门依据提供的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及现有库存量, 制定采购计 划,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然后由采购部门依据经管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进 行公开询价。 2、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共 同组织招标投标来选择供应商,并会同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3、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所购物资的

15、质检、验收、保管。 4、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 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 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 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相分离。 【案例】沈某在担任北京某A 公司工程处主任期间,用向他人索要空白合 同及商业零售发票, 伪造购销合同, 虚构了购买 350 万元电力电缆的事实, 并指 令保管员填写虚假的材料入库单, 又用写有 150万和 200万的两张空白发票平帐。 并到财务报销。 从案例看出沈某之所以能贪污350 万,除其自身道德因素外,还表明A 公 司采购流程内部存在严重问题。 1、电力电缆的请购审批和实际执行全由沈

16、某一人完成,没有达到上述不相 容职务相互牵制的问题,为虚假采购创造空间。 2、采购和验收没有形成牵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验收 . . 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 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一) 、职务分离制度。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编制计划、 审批计划、市场调研、招标投标、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在这些 业务中需要进行职务分离的主要有: 1、生产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使用量或销售需要量提出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 和数量,仓储部门依据提供的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及现有库存量, 制定采购计 划,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然后由采购部门依据经管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进 行公开询价。 2、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共 同组织招标投标来选择供应商,并会同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3、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所购物资的质检、验收、保管。 4、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 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