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161679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本节共设计1 个学案 高考导航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清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 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4研究物质组成的两个角度 对点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2)元素在自

3、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4)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5)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6)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7)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8)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解析: (3)化学变化中的单原子分子不能再分,如He、Ne 等。 (6)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 成的,如 NaCl,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是由分子保持的。(7)12 6C16 8O 和 14 7N2有相同的质子数、中 子数和电子数,

4、不是同一种粒子。(8)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 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 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1)(2)(3)(4)(5)(6)(7) (8) 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98%),无水氯化钙,变色硅胶硅胶的主 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 吸水后变为CoCl2 6H2O 呈粉红色 ,五氧化二磷,碱石灰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 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B CD全部 解析:选 C浓 H2SO4是 H2SO4与水的混合物; 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 变色硅胶是S

5、iO2 和 CoCl2的混合物; P2O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 CaO 的混合物。 3有下列物质:氧气二氧化碳臭氧 (O3)盐酸 铁碳酸钠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1)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 。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 。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 。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 。 (5)属于单质的有_ 。 (6)属于化合物的有_ 。 (7)属于混合物的有_ 。 答案: (1)(2)(3)(4) (5)(6)(7) 4按要求回答问题。 冰水混合物爆鸣气铝热剂普通玻璃 水玻璃有机玻璃漂白粉TNT H2SO4 含 氧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

6、保存的NO2 气体? CaSO4 5H2O? 液氯? 王水 ? KAl(SO 4)2 12H2O? 分子式为 C5H10的烃? 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_ ,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 _ 。 答案 : ? 拓展归纳 常见的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 水煤 气 爆鸣 气 天然 气 焦炉 气 高炉 煤气 石油 气 裂解 气 主要成分 CO、 H2 H2、 O2 CH4 H2、CH4 等 CO、 CO2、 N2等 丙烷、 H2等 烷烃、 H2等 (2)液体混合物 氨水氯水王水硬水 水 玻璃 福尔 马林 汽油 主要成分 NH3、 H2O Cl2

7、、 H2O 盐酸、 硝酸 含 Ca2、 Mg 2较 多的水 Na2SiO3、 H2O 甲醛、 H2O C5C11 的烃 (3)固体混合物 碱石灰漂白粉玻璃水泥铝热剂 主要成分 CaO、 NaOH、 KOH 、 H2O Ca(ClO)2、 CaCl2 Na2O CaO 6SiO2 3CaO SiO2、 2CaO SiO2、 3CaO Al2O3 Al 、金属 氧化物 二、以性质为出发点掌握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 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2)常见

8、的化学术语类型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馏蒸馏、分馏干馏 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潮解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 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油脂硬 化 2.单质 (出发点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试举例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物质转化过程: (1)金属盐 盐和金属: ZnCuCl2=ZnCl2Cu (2)金属酸 盐和氢气: FeH2SO4=FeSO4H2 (3)金属碱性氧化物 碱盐: Ca O2 CaO H2O Ca(OH)2 HCl CaCl2 (4)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酸盐:

9、S O2 SO2 H2O H2SO3 Ca OH2CaSO 3 (5)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CaOSO3=CaSO4 (6)碱盐 碱盐: 2NaOHCuCl2=Cu(OH)2 2NaCl (7)酸盐 酸盐: H2SO4BaCl2=2HCl BaSO4 (8)盐盐 盐盐: NaClAgNO3=NaNO3AgCl 对点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3)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 (4)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5)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10、(6)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7)加热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8)加热 NH4Cl 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9)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11)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12)用铂丝蘸取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1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 学变化 () (14)金属熔化、从NaCl 溶液中结晶析出NaCl 晶体、从浓盐酸中挥

11、发出HCl 气体均属 于物理变化 () (15)金属导电和食盐水导电都是物理变化() 答案: (1)(2)(3)(4)(5)(6)(7) (8)(9)(10)(11)(12)(13)(14) (15) 2(209 四川成都九中检测)下列与生产、 生活有关的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 应的是 () 解析: 选 A豆浆点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属于物理变化,A 项符合题意; CaO 与水的反应, Cu2与 OH 的反应均为化学反应, B 项不符合题意; 粮食酿酒涉及淀粉水解、 葡萄糖生成乙醇等化学反应,C 项不符合题意; 工业炼钢过程中,除去生铁中的杂质元素时 涉及化学反应,D 项不符合题意

12、。 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导电爆炸缓慢氧化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工业制O2 白磷转化为红磷 久置浓硝酸变黄 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AB CD 解析: 选 B缓慢氧化是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品红溶液褪色是品红与通入的SO2 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无色物质。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的原因是无水硫酸铜结合水 生成了胆矾。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生成了一种新单质。浓硝酸久置分解出NO2,NO2又溶 解在 HNO3溶液中,使硝酸变黄。以上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 物理变化。爆炸是一种现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都有可能产生爆炸现象。工业制O2 一般通过液化空

13、气法,是物理变化。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是是原子核内部发生了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 三、物质的分类 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1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到下图的括号中: 硫黄次氯酸NH3 H2O 铜硫酸氢钠NO2 2物质常见的分类标准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氢化物: HCl 、 H2S、 H2O、NH3等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成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Na2O、 CaO等 酸性氧化物: CO2、P2O5等 两性氧化物: Al2O3等 过氧化物: Na2O2、H2O2等 酸 按

14、电离出的 H 数 一元酸: HCl 、HNO3等 二元酸: H2SO4、H2S等 三元酸: H3PO4等 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 HCl 、 H2S等 含氧酸: HClO4、H2SO4等 按酸性强弱 强酸: HCl 、H2SO4、HNO 3等 弱酸: CH3COOH 、HF等 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 HNO3、HCl 等 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 碱 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 NaOH、KOH 、Ba OH2等 难溶性碱: Mg OH2、Cu OH2等 按碱性强弱 强碱: NaOH、Ba OH 2、KOH 等 弱碱: NH3 H2O等 盐 正盐: BaSO4、KNO3、NaCl等 酸式盐: NaHCO3、KHSO4等 碱式盐: Cu2OH2CO3等 复盐: KAl SO4 2 12H2O等 4把握物质分类的4 个“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 12C 和13C 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如 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C2H2与 C6H6最简式相同,但前者为 乙炔,后者为苯。 (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