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15322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8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预测卷(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 预测卷 培训体系追求卓越培训班公共基础知识 预测卷 14.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B)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 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它是自然界规律 D.它是社会规律 16.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D) 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2、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D) 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C)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D)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观点 21.矛盾的

3、两种基本属性是(B) A.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对抗的矛盾和非对抗的矛盾 22.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C)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B) 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24.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B)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4、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只是人本能的反映 25.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 ”这个观点是(D)的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7.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 “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 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

5、” 。这句话表明(D) A.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2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 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29.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B)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求得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30.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6、.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31.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B) 。 A.计划机制 B.市场机制 C.社会机制 D.政府作用 32.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C)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变 3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D)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34.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C

7、) 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5.(A)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体察民情 C.了解民意 D.倾听群众呼声 36.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D) A.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37.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 种变化是(C) 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减

8、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B) 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39.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4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D)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A.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B.民主集中制 C.决策科学化 D.集体领导、民主集中 二、多选题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

9、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2.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CD)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3.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AC)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4.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CD)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

10、实现 D.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 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5.“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ABD)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ABCD)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AB) A.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11、.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BCD)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BCD)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ABCD) A.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

12、作用 11.阶级是(AB) A.一个历史范畴B.一个经济范畴 C.一个政治范畴 D.一个思想范畴 1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BD) A.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13.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 ”根据这句 话我们可以看出(CD) 。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民主权利越真实、越广泛 C.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民主的发展 D.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14

13、.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CD) A.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15.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ACD) A.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B.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C.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D.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16.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ABCD) A.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 使用价值是

14、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 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17.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BCD)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8.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A

15、BC) A.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 B.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19.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ABD A.提高法定准备金 B.提高贴现率 C.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20.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但“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对这句话的正确 理解是(AC)。 A.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有公有制经济持股的就是公有制 C.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D.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

16、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 1“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 爱” ,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 2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 3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4.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价值则是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量。 () 5.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就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6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简称。() 7.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最灵敏的调节手段。() 8历史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的作用。 () 9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10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