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152522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 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数学考试中不难发现学生由于计算出错而丢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计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计算教学的顺序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顺 序;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以内的进位 加法 和退位减法,能做以内比较容易的加、 减法 . 依靠实物计算有所减少。 有 些儿童能够部分地或完全摆脱实物计算,进入抽象数的加、减计算。他们的推想方法是多种

2、多样的;二年级学生在做乘法应用题时,有的能用连加法计算,有些采取另外一种加法是把 人数作为相同数相加。 二、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 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 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 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 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 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

3、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 以内的加 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 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 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 要做到 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 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三,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各种各样计算题。 要得

4、到计算结果 ,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 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正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 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 导致计算出错。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 , 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如 学 生 在 计 算250 24 时 , 很 多 学 生 是 这 样 算 的 : 250 24=250( 20+4 ) =250 20+250=5000+250=5250这部分学生知道这道题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计算时由于 乘法分配律用错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试想,

5、我们的老师在教乘法分配律时,如果能 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质, 知道该定律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变为这两个数分别 与第三个数相乘的和,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 特别是学生到了高年级,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丰富了,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 于求成 ,而应帮助学生学会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做题时能灵活运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 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 心推敲,不要轻易的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在计算的时

6、候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 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 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 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 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 持续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 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以

7、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让学生在体 验快乐,感受趣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充分 体现“ 以学生发展为本 ” 的现代教学理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来自惊奇和疑问”,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 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 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 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 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来组织教学活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生

8、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 处在生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 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 入学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 知。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巧妙地利用车轮的形状向学生激疑:“为什么车轮要做成 圆的,而不做成椭圆形或长方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 生原有

9、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形体图形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长方形不稳, 有的说因为做成圆形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圆的车轮走的路程最少等等。正当学生为到底 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 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 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 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运用多种手段,体验学习过程 教师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使学生保持新鲜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我在课堂上基本采用以下三种教学形式: (一) 自主性学习形

10、式 : 1让学生有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的机会。例 如我在教通分时,出示几组信息: 面包的蛋白质含量是3/20、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是4/15、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是7/30,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几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有的学生用 折纸的方法比较、有的学生化成小数后再比较、有的学生把分子化成一样后再比较、有的学 生用了通分的办法。因为这个比较用以前学的知识可以解决,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加 工、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动口、动手的机会,能有成功的体验。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纵观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小组合作、自学探 究等等学习形式花样百出,

11、但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独立思考,因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将是“个别优秀生的表演”,没有独立思考的体 验将是“空体验”。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时,例举了很多百分数的实例,在学生已经有百分数的初步 表象后,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你认为什么样的数叫百分数?”当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发 现大部分同学有自己的观点要阐述时,再提出新的要求: “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 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合作性学习形式 : 这种形式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资源的共享

12、,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合作学习 不仅可以使组内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虚心 接受别人的意见等优良品质。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放录 像让学生统计 1 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 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我再放一遍录像,学生的统计数据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别。 这时我提醒学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 会很自然地想到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同学们开

13、始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 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尊重小组其他成 员,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当放完录像后同学们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 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 的效率。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 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旦有不同意见, 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 说服力不够, 理性分析欠缺, 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 学生一起合作

14、,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 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的举“”,有的 “” ,我没有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 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小小辩论会开始了。正方代表把手中的 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是,是。正方当然不让: “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只见反方同学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片纸, 指着其中的一份问: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15、正方由底气不足到服气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里。 我紧紧地握着反方同学的手说:祝贺你们,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 时,又深情地握了握正方同学的手说: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同学们带 来了一场有意义的争论!同学们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中,既有 紧张激烈的辩论,又有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课堂气氛紧张却又其乐融融。可见,意见不一 时,组织小组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 打下坚实地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 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

16、现问题的能力。例 如我在教圆锥的体积公式这一课时,因为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既是教学的重点,又 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圆锥的 体积公式。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什么体积有联系?(圆柱)比一比,哪小组最先探 索出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拿出材料袋,操作。”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 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同学们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 顺利发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通过在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 进行分析、比较,对规律的探索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 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造性学习形式,创新 其实质是创造性, 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质疑问难, 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在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