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48150619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训练一、基础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寒濑(li)苔藓(ti)万籁(li) 皑皑白雪(i)B纤手(xin) 青霭(i)一宿(s) 淅淅沥沥(l)C氤氲(yn) 羯鼓(ji)潺潺(chn) 一峰半壑(h)D仓颉(ji) 晌午(xing)惊蛰(zh) 鸟声啁啾(j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蜗壳羯鼓湿漓漓三翻五次B惊悸音韵湿黏黏雨意迷离C神秘像片灰蝴蝶蠢蠢而蠕D宛然幽静翠苍苍争腾多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红安、麻城人民的生活艰难竭蹶,他说:“我们

2、不能得鱼忘筌啊!”B在强调终极关怀时却又对眼下的生活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不及待。C只有具备洞幽烛微的慧眼,才能在审察了解事物时,做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一些假象所迷惑。D蒋介石对戴笠十分重用,言听计从。但蒋介石很快发现戴笠的军统特务人数已达到数十万之众,担心养虎成患,所以对戴笠始终心存防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惟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B今年春晚由“旭日阳刚”演唱的春天里抒发了农民工的理想,这些农民工在陌生的城市里虽然劳累辛苦,但他

3、们甘愿把汗水献给这座城市。C作者有意识地同时又十分成功地借鉴了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画外音”手法,画面组合相当成功。D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款额超过4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_。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我不算有钱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有钱不一定快乐看你怎么用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BC D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

4、文字,完成第68题。沙田山居 余光中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18个月了。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

5、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

6、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鸟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音。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壮哉崦嵫的神话,太阳的葬礼。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似乎很缓慢,又似乎非常敏捷,才觉霞光烘颊,余曛在树,忽然变生咫尺,眈眈的黑影已伸及你的肘腋,夜,早从你背后袭来。那过程,是一种

7、绝妙的障眼法,非眼睫所能守望的。等到夜色四合,黑暗已成定局。四围的山影,重甸甸阴森森的,令人肃然而恐。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

8、从云下传来,从夐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里。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这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猛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

9、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全文有删改)注:阒(q6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7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文章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1)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述理由。8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

10、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2)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三、语言表达9阅读下面语段,变换处画线句子的句式,使它们所在句子成为整句。在处填一个不超过十个字的短语,总结上文。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酝酿了北京的古老韵味;北京的尊荣大气是因历代帝王的看好这里形成的;时代的发展,又带来了北京的现代繁华。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漫步,置身于宫廷楼宇丛中,行走于高楼林立的街头。用心去感悟这座焕发美丽的古城:或许你才能真正感悟到北京_。答案一、基础运用1C解析:A项,“苔藓”的“苔”读“tixishng2B解析:A项,“三翻五次”

11、应写作“三番五次”;C项,“像片”应写作“相片”;D项,“争腾多姿”应写作“蒸腾多姿”。3B解析:A项,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B项,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应改用“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或“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C项,洞幽烛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D项,言听计从指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人非常信任,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4C解析:A项,病因:主语残缺。修改:应该在“几乎”之前加“他的作品”。B项,病因:搭配不当。修改:把“理想”变成“情怀”。D项,病因:成分赘余。修改:去掉“被”字。5D解析:回答提问,接上文。

12、与后文“奴隶”“主人”相关,接下文。引出怎么用。过渡到用。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6青绿(青翠、青碧)神秘(深沉)雄伟(巍然、磅礴)7(1)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仅答“思乡之情”不完整)(2)突出主题。理由:“成了山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常理应希望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可作者却有更高远的追求,“下楼去”维护祖国的统一。8(1)这句话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大山的静谧和“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三、语言表达9历代帝王的青睐,造就了北京的尊荣大气漫步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古老而独特的现代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