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138262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6.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纬度天气系统ppt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3 低纬度天气系统 一、副热带高压 二、热带低压-台风 三、热带辐合带,2,副热带高压,一、副高的概述 二、副高各部位结构与天气特征 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3,一、副高的概述,1、定义: 根据三圈环流给出副热带高压是一个环绕副热带地区的动力性高压带。因为它位于副热带,气温较高,称暖副高(副暖高) 在北半球,因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常分裂成几个高压中心:,4,冬季,太平洋副高 (夏威夷高压),北非副高,大西洋副高 (亚速尔高压),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5,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东太平洋副高,大西洋副高 (亚速尔高压),北非高压,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6,2、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根据大气环流的理

2、论,冬季南北温 差小,低纬度环流弱,副热带高压弱;夏 季南北温差大,低纬度环流强,副热带高 压强。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强度夏季冬季,原因有如下两条:,7,西南,东北,西北,东南,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作用,夏季行星风系北移,副热带高压带,8,青藏高原的叠加作用,30N,高,热,西南季风,低纬度环流,低,9,3、副热带高压的形状,脊线的方向是:西南西东北东,10,副热带高压,一、副高的概述 二、副高各部位结构与天气特征 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1,二、副热带高压各部位的结构和天气,西北、西: 气流来自低纬,潮湿、温暖,上升气流强,云雨区广,有时是雷雨天气,北侧与西风带相邻

3、,常有气旋、锋面气旋活动。,东南、东: 受偏北、偏东气流的影响,较冷,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少云的天气。,西南: 受东风气流影响,天 气较好,当有热带天气系 统出现时,产生成片的云 雨,有时出现大风、暴雨 等恶劣性的天气,中心: 下沉气流强,晴朗 少云,风力弱,炎热。,北侧形成雨带,雨带位置位于 副高脊线以北6-10个纬度处, 和脊线平行( 见P154),12,副热带高压,一、副高的概述 二、副高各部位结构与天气特征 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3,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太平洋副高在夏季的一个单体,因范围大,势力强,则用脊线的位置代表西太平洋副高在大气中的位置. 副高活动具

4、有一定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与我国东部主要雨带的南北移动是一致的,并且雨带就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的5-8个纬度处。,14,18-20N,4月前后,20-25N,6月中下旬第一次北跳,7月中上旬第二次北跳,25-30N,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示意图,30N,8月初第三次北跳,15,20N以南,10月上旬第二次南撤,25N,9月上旬第一次南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示意图,30N,16,西太平洋副高的移动与我国东部雨带的关系,17,副热带高压移动的规律:,副高脊线北上南撤的移动,属于全球 性的,并且北进持续的时间长,速度慢,而 南撤时间短,速度快,并且北进与西伸相结 合,南撤与东缩相结合

5、。,18,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副高进退时间的早晚、位置的偏北或偏南、停留时间的长短都使我国出现旱或涝灾害。 1959年:副高在15N以南,10天后,突然跳到20N以北,使得华南、长江 再现干旱无雨的天气。 1972年:副高脊线偏东,则华北、华中、华 西出现干旱天气。 1995年:副高6月初入梅,使得江湖均超过警戒水位。,19,补充资料:,1998年中国洪水灾害与青藏高原1997年冬季积雪较厚有密切关系。 冬季积雪厚降低了青藏高原夏季的温度,减弱了青藏高压的强度,使得副热带高压出现异常。 请补充相关素材。,20,(二)梅雨,20-25N,梅 雨 区,梅雨的时间:6-7月 入梅:6月上旬 出梅:7月

6、上旬 平均:20天(10-30天) 早梅:5月中旬-6月初入梅,21,梅雨的天气特点,阴雨天多、空气潮湿、暴雨多、日照少、 闷热、时晴时雨、时冷时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边处处蛙” “雨打黄梅头,四五十日无日头” “梅雾不过晌,过晌断水流”(皖) “梅里西风毒如砒,梅里南风大水来”(浙) 某些年分梅雨期无雨空梅;少雨少梅,22,梅雨形成的原因(讨论),副热带高压,准静止锋或移动缓慢的冷锋,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北上,2020/10/17,23,梅雨 全世界梅雨只发生在东亚地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东亚位于全球季风最显著的区域内,冬季盛行的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在春末到盛夏间的季节转换时

7、间里,两种季风帶來的冷、暖空气相会合之后,即形成鋒面。,此时北來的冷气团与南來暖气团常势均力敌,僵持不下,使得气流汇合梅雨鋒面,常呈現近似滯留的状态。鋒面南側,南來的暖湿空气再鋒面區上升凝結成云,沿鋒面呈現帶狀分布。当鋒面来临时,常帶來持续的降雨,有时对流旺盛而发生暴雨雨,甚至导致洪水发生。,24,-3 低纬度天气系统 副热带高压 二、热带低压-台风 1、台风概述 2、台风结构 3、台风形成 4、台风路径,2020/10/17,25,1、台风概述: 在热带海洋上,空气潮湿、高温、不稳定,对流容易在低气压区域发展,对流发生时,水汽凝结,释放出大量热能,持续提供低气压发展的能量,终于致演变为一个极

8、強烈的热带性低气压,就是台风。 侵袭我国的台风,大部分发源于热带西太洋上,随后在太平洋高压南侧向西移动,其路径常不规则,形成台风预报的一大挑战。,2020/10/17,26,到底要有多少能量才能让低气压发展成台风呢?以典型例子而言,约在半径550公里的低压范围內,以每天平均降雨20cm,连续降5天即可估算出,约需50万顆原子彈的能量才能造成一一个台风。,2020/10/17,27,台风(中国及东亚地区)(typhoon) 飓风(美国及大西洋地区)(hurricane) 热带风暴(印度洋地区)(tropical storm),台风:形成在热带海洋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1、台风

9、概述 (1)概念,2020/10/17,28,标准:近中心地面最大风力,热 带 气 旋,热带低压:8级(17.2ms),热带风暴:89级(17.224.4ms),强热带风暴:1011级(24.532.6ms),台风:12级(32.7ms),台风,台风的强度:近中心地面最大风力 8级 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 960hPa,(2)热带气旋的分类,2020/10/17,29,台风源地,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西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东南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台风源地,菲律宾以东,关岛附近,南海中部,(3)台风源地和台风季节,2020/10/17,30,710月,以89月为最多

10、,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台风):,登陆我国的台风:511月,主要集中在79月 5月、11月,登陆海南、广东 6月、10月,登陆海南、广东、台湾、 福建、浙江 79月,登陆海南辽宁,2020/10/17,31,2020/10/17,32,2020/10/17,33,34,二、热带低压-台风 1、台风概述 2、台风结构 3、台风形成 4、台风路径,2020/10/17,35,2、台风结构,( ),2020/10/17,36,2020/10/17,37,(3) 气压场,台风中心气压很低,中心气压960hPa,气压梯度很大,等压线密集。台风外围的气压变化较平缓,气压水平梯度较小。 台风经过时,当地气压随

11、时间的变化曲线呈漏斗状,台风移近时气压急剧下降,台风中心过后,气压又迅速回升。,2020/10/17,38,2020/10/17,39,(4)温度场 暖中心结构 (5)水平流场,2020/10/17,40,水平流场,2020/10/17,41,(6) 垂直流场,2020/10/17,42,(7) 台风云系(螺旋状云系),成熟台风的云系分布图,2020/10/17,43,台风,强热带气旋,太平洋 台风,大西洋、印度洋 飓风,形成于热带或 亚热带海面,2020/10/17,44,这个“美丽”图案, 名叫卡特里娜,台风,2020/10/17,45,2020/10/17,46,2020/10/17,4

12、7,(8)台风降水,台风天气:狂风、暴雨、风暴潮,台风降水的来源:,云墙降水,螺旋云带降水,台风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降水,与台风相联系的热带云团的降水,台风降水:300400mm,阵性降水,2020/10/17,48,台风导致的风暴潮,2020/10/17,49,台风导致的特大暴雨,50,二 热带低压-台风 1、台风概述 2、台风结构 3、台风形成 4、台风路径,2020/10/17,51,3、台风的形成和生命史,2020/10/17,52,1、初始扰动: 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扰动

13、:东风波、热带辐合带,2020/10/17,53,2、暖性洋面 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2020/10/17,54,3、地转偏向力 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2020/10/17,55,4、适合的流场 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

14、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2020/10/17,56,台风生命史,2020/10/17,57,台风的消亡途径: 台风登陆 台风移到温带,58,二 热带低压-台风 1、台风概述 2、台风结构 3、台风形成 4、台风路径,59,台风路径,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1、 西移路径:,2、 西北路径:,3、转向路径:,移速:2030km/h,2020/10/17,60,台风的移动主要受大型环境流场(副高、西风带高空槽)的引导,台风路径,2020/10/17,61,2020/10/17,62,2020/10/17,63,2020/10/17,64,2020/10/17

15、,65,After Hurricane Camille, 1969, Mississippi coast,2020/10/17,66,1、热带辐合带,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由于辐合带区的气压值比附近地区低,曾称赤道槽。 从流场分析: 从气压场分析:,三、热带辐合带,2020/10/17,67,热带辐合带按其气流辐合的特性分为两种类型:,季风辐合带,信风辐合带,北半球夏季,由东北信风与赤道西风相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活动于季风区。风很小,几乎静风,南北半球信风直接交汇形成的辐合带。辐合带中吹东风,热带辐合带的分类,2020/10/17,68,热带辐合

16、带的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但各地区移动的幅度并不相等。 主要活动于东太平洋、大西洋和西非的信风辐合带,移动幅度较小,且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位于北半球;而活动在东非、亚洲、澳大利亚的季风辐合带,季节位移较大,冬季位于南半球,夏季又移至北半球。,热带辐合带的季节变化,2020/10/17,69,热带辐合带一般只存在于对流层的中下层。季风辐合带,由于赤道西风带多数情况下出现在 500hPa 层以下,其轴线随高度向南或西南倾斜;而位于海洋的信风辐合带,因交汇的两支气流之间几乎没有温度和湿度差异,以及临近赤道带地转作用的消失,结果辐合带在不同高度上几乎重合。,热带辐合带的天气,2020/10/17,70,热带辐合带,特别是季风辐合带是低纬度地区水汽、热量最集中的区域,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