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8133377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内容,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更好促进“名城名都”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推动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国家法律规定、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和审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作为今年一项重点监督议题。按照常委会要求,前阶段我委在王建康副主任带领下,就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开展了系列调研,摸实情,找短板,谋对策,并精心做好常委会视察的服务保障,为常委会审议做好充分准备。一是通过上门走访、专题汇报,深入了解市农业局、市农办、市海洋与渔业

2、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等涉农部门改革推进情况。二是通过集中视察、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7月下旬,在余红艺主任、翁鲁敏和王建康副主任带领下,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及有关专(工)委员分3组开展视察,实地察看农业基地和企业,听取各区县(市)工作汇报和代表意见建议。三是通过系统梳理、专项分析,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了解涉农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深入分析代表对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提出的议案建议,为实施依法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提供遵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3、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以规模经营、主体培育、服务优化、提质增效、功能拓展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xx年,全市农业增加值首次突破x亿元大关,列全省第二;劳均农林牧副渔增加值达到x多元,居全省第一;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评价得分x分,提前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一)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扎实推进改革深化。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为深入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推进会,进行

4、全局谋划、统一部署。二是强化分头推进。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涉农部门立足本部门职责,细化相关领域的改革举措,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书,推动各领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生效。三是强化上下协同。各区县(市)政府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事关区域发展全局的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体系,推进改革全面深化。(二)认真实施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改革推进。一是加强法治宣传。市农业局等部门每年开展“农业法律进千企入千社”、“送法下乡”等活动,举办农业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发放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开展农业法律法规现场咨询,进一步强化涉农领域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法治意识。

5、二是加强依法监管。认真执行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要求,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载体,切实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监管,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制度、约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标准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三是加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生鲜乳、餐桌安全等专项整治力度。近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动物防疫等涉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开展执法监管专项整治,分析问题,补齐短板,巩固改革成果,为改革深入推进保驾护航。(三)主动适应消费升级,加

6、快推进结构调整。一是调产业体系。按照“稳粮、优经、强特”的思路,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市水稻单产连续创历史最高纪录,经济作物、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培育出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微萌系列瓜菜等一批特色优势种业产业。加快发展林特产业,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加快重点畜牧园区建设,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实施捕捞渔民减船转产计划,促进渔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二是调产品结构。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

7、打造农业公共品牌。鼓励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提高农产品与市场的适配度。三是调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努力实现农业“清洁化生产、减量化投入、资源化利用”。天胜“四不用”农场成为全国六大区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之一。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打造平台、培育主体、壮大队伍。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x个,xx市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列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投资;全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家。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加快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

8、。(四)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整村委托流转,积极探索跨村整片整镇统一流转,稳步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动集聚规模经营。至去年底,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69%,耕地规模经营率达到69.6%。强化流转服务,保障农户利益,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二是推进“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出台农合联改革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抓好推进落实,全市市县镇三级农合联组织体系基本建成。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产品电商、农旅融合等服务平台,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发展新型涉农金融机构

9、,整合现有农信融资担保组织,完善涉农信贷投放机制,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对“三农”的融资支持。设立特色农产品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四是推进强农惠农助农服务。加强农村人才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逐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消除薄弱村,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不少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地区的总体格局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对照中央一号文件

10、和市委决策部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农业基础地位还不够牢。一方面,部分干部对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认为农业在GDP中占比小、贡献率低,很难出成绩,对如何推动改革深化、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研究不深。另一方面,我市农业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优质耕地逐步减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储藏、加工和流通设施建设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二)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一二三产业融合还不够深,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还不够快,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

11、地还比较少,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规模还比较小。绿色、有机食品、原产地理标志认证不少,但缺乏有规模、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传统的农产品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升级之间的供需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三)农业经营主体还不够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尚需加快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还需抓紧扩量提质,示范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农业生产经营队伍老化、弱化,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较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体不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四)农业要素保障还不够全。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

12、的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知识宣传不够广泛,农业科技应用能力还不够强,农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土地流转的流转期限短、面积小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需求。金融资源配置城乡不均衡,金融支农的政策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不健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动力比较弱,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五)农业体制机制还不够顺。农业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职能分散交叉,统筹协调难度较大。财政支农资金分块管理、整合不够,对农业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生产经营、生产资料流转、要素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仍需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引进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操作培训,技术

13、和信息咨询、检验检疫、市场促销等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三、对我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和攻坚战,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和根本措施,需要在深入剖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谋划、精准出招、扎实推进。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要以中央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性战略地位。深刻领会中央作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的现实基础、时代背景和战略意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坚持重农强农调子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强化农业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到全局中去谋划去推进,纳入“名城名都”建设的总布局,作为“六化协同”战略的着力点

14、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要清醒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来抓,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确保改革不断深化、取得实效。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各级各界充分认识到,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越来越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三农”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是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全面小康不仅是城市发展、市民小康,而且更加根本性的标志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同步发展,积极营造全社会支农护农爱农的良好氛围。(二)要

15、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断推进改革深入开展。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更要有依法改革的意识。坚持依法改革,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保障。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涉农领域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的依法经营意识。强化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依法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利益分配、权益调整等难题,保障改革沿着法治化轨道稳步推进。按照农业法要求,把握农业发展方向,完善农业基本经营体制,健全农业各项保障制度。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农产品

16、质量安全法要求,加强农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管控,消除管理漏洞和死角,筑牢农产品安全底线。人大要加强对涉农领域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找准法治短板,加强制度供给,为促进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针对涉农领域存在法律空白,或法律滞后现实发展的情况,适时考虑地方立法,积极向上级人大提出立法或修订建议。对于土壤污染防治等社会关注问题,要研究地方制定防治办法或进行人大立法的可能性。对于改革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要及时以立法的形式固化下来,保障改革工作深入开展。(三)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为目标,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在城市周边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建设“美丽田园”,实现农业与城市的共赢。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